APP下载

南宋遗民谢枋得《叠山集》中的殉节思想

2018-04-03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遗民

(吉林财经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遗民是特殊时代的特殊士群,既有共性特征,在节行上亦有高下之论。有孤臣义士者,如文天祥、谢枋得、家铉翁、林景熙等;有隐居山林者,如方凤、周密、刘辰翁等;有隐于学官者,如戴表元、元珽、刘埙等。孤臣义士之所以备受推崇,缘于他们经历了大事件、大磨难的考验而葆有气节。谢枋得誓死不仕元,历时三年,三封拒聘书洋洋洒洒,激进而充满斗志。而押解及践行之作则体现出忠于君臣之纲、为信仰殉道的坚定,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其偏执扬厉的性格特点。本文以《叠山集》北解前后的作品为中心,探讨谢枋得的遗民心态和忠节情怀,分析其拒聘全节的思想内涵。

一、却聘之书:激发舆论热情,张扬忠孝节义

作为组织抗元的地方领袖,加之谢枋得在江南的威望和文名,这两点使他在元朝拉拢汉人方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元世祖向江南访求贤才,前后五次派要员名宦请其出仕。第一次是至元二十三年(1286)程钜夫荐宋遗士32人,谢枋得被列为榜首,他作《上程雪楼御史书》婉言拒绝。第二次是至元二十四年(1287),近臣同法师林樵、谷春诣江淮搜贤,仍以枋得称首,枋得抗颜谢之。第三次,次年(1288),行省丞忙古台奉旨驿召,亲临访问,执手相勉,谢枋得以母丧坚辞。第四次是该年江西行省参政管如德奉旨搜求江南人才,留梦炎又首荐,谢枋得作《上丞相留忠斋书》坚辞。第五次即在此不久后,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为了取媚元廷,执之至燕,枋得以死自誓,作《与参政魏容斋书》。次年(1289)四月抵大都,以绝食殉国。

宋亡十年后,元朝统治已稳定,江南人民也逐渐接受了新政权。谢枋得之所以引人注目,缘于他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秉持道义,以遗臣之身的一己之微薄力量对抗新朝的强大势力。三封却聘书《上程雪楼御史书》《上丞相留忠斋书》《与参政魏容斋书》见先生拒命之节,是他与新朝斗争的舆论武器,在当时产生巨大反响。

《上程雪楼御史书》开启拒聘之端。谢枋得时居母丧,从为人子的角度阐发了热孝在身,不能出仕的理由。93岁老母去世,自己理当尽孝,君主当遵从古礼,当“以道德仁义治天下”“为国家扶纲常”,不能夺人孝母之心;且自己乃“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1]2。以孝义出发而坚辞征聘,谴责元廷征召不仁不义。

《上丞相留忠斋书》是写给座师留梦炎的,流传极广,在当时“虽乡塾童孺,皆能诵而习之”[2]2181。表面上写得委婉恭顺,实则绵里藏针,令留梦炎无地自容。

留梦炎乃宋状元宰相,后仕元,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对于座师留梦炎,谢枋得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谢枋得曾得留梦炎举荐,至元二十一年(1284),他在《送史县尹朝京序》中写道:“回思少年遇知己,如忠斋留公、敬斋谢公、梅石赵公、则堂家公、实堂吴公、泉石青阳公,皆待以国士,期以邃业。”[1]33尽管如此,当做了贰臣的留梦炎向元朝举荐谢枋得,又“贴书促行”时,谢枋得立刻与昔日恩师反目为仇。在《上丞相留忠斋书》书中,他引述《左传》语“人各有能,有不能”来表明自己与先生的不同:“先生之所能,某自知,某必不能矣”,批判留梦炎贪图功名富贵,背弃君臣大节:“先生少年为抡魁,晚年作宰相,功名富贵”;宋亡后,先生“奔驰四千里,如大都拜见皇帝”,又拜望故宋三宫,这在世人看来是为宋百姓求太平,尽昔日君臣之礼,实则在谋划自身之计;而“先生此心,某知之,天地鬼神知之,十五庙祖宗之灵亦知之”,全篇反语,句句讽刺。接着又言,先生自己不知廉耻也就罢了,还要推举别人苟且偷生:“自先生过举之后,求得道高人者物色之,求好秀才者物色之,求艺术过人者物色之,奔走逃遁,不胜其苦。……然先生岂有心于害某哉!”[1]5-8一针见血,辞严气直,“梦炎读之汗下”[3]38。

《与参政魏容斋书》作于1288年,时谢枋得被魏天祐囚禁于建宁(今福建建宁县)崇真道院。魏天祐,福建人,至元十三年(1276)弃家归附元朝,任管军总管兼知邵武军事。文中,谢枋得再次阐述坚贞的品格,自古“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讽刺魏天祐降元失节,揭露他强行押解自己是谄媚元朝,是因嫉妒自己能坚守节操,信中写道:

鲁有公父文伯死,其母敬姜不哭。室老曰:“焉可有子死而不哭者夫?”其母曰:“孔子,圣人也,再逐于鲁,而此子不能从。今其死也,未闻有长者来,内人皆行哭失声,闺中自杀者三。此子也,必于妇人厚,而于长者薄也,吾所以不哭。君子曰:“此言出于母之口,不害其为贤母也;若出于妇人之口,则不免为妒妇矣。”言一也,所居之位异,则人心变矣!某义不出仕者也,今虽有忠谋奇计,则人必以为妒妇矣,恐徒为天下所笑,惟相度容之。干冒钧严,不胜悚惧![1]12

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甫文伯病死,妻妾有为之殉情自杀者,而其母敬姜不哭,敬姜谓自己之所以不哭,是认为儿子对尊长的情义淡薄而对妻妾的情义深厚。而此言若出于其母之口,则被视之为贤母;若出于妇人之口,则不免为妒妇。再次重申自己乃“义不出仕者也”,魏天祐想出强行押解的“忠谋奇计”是出于嫉妒。

南宋被异族所灭,虽死节之士众多,但投降叛国、出卖求荣者亦不在少数。谢枋得讥讽魏天祐、留梦炎之流,也是对那些降元、仕元宋臣的强烈讽刺。

谢枋得誓死拒聘,面对追逼,他愈发坚定信念,《与参政魏容斋书》以死立论:“宋室逋臣,只欠一死”“某愿一死全节久矣,所恨时未至耳”“惟愿速死,与周夷齐、汉龚胜,同垂青史,可以愧天下万世为臣不忠者”[1]11-12。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谢枋得志节不改,时刻准备从容就义。

三封却聘书大义凛然,措辞委婉曲折,而心迹自明,如同一封饱蘸鲜血的誓言,在当时尽人皆知,后世亦影响深远。明遗民刘命清曾作《八声甘州•谢叠山辞聘书》给予崇高赞誉,清蒋士铨咏《谢文节祠》叹道:“三复遗书悲却聘,至今心事日光明。”[1]186吴锡麒《悯忠寺新建谢文节公祠碑》亦赞曰:“一篇三千余字,请读建阳却聘之书;五甲六百余人,足耀宝祐题名之录。”[1]170

二、北行之作:塑造自我形象,树立道德理想

宋元鼎革,社会发生巨大动荡,方万山《重刻叠山谢先生文集序》云:“自康王无志中原,长城自毁,纲常之所存兴有几。数传至恭、端,祸遂不振。乃文、谢诸君子力持于易侯之波,身任于造次颠沛之际,此天地鬼神为之感动。”[4]2183称赞谢枋得“道逢患难正当行”[1]139的精神,虽然宋朝已无恢复希望,但纲常不能弃置,道义存则国仍存。在被羁押北行之际,谢枋得之作不以文采取胜,志在树立作为宋遗民的高洁形象。

谢枋得力学六经,淹贯百氏,常以古今忠义为标榜。西汉龚胜不仕王莽新政,绝食而卒,是谢枋得的精神偶像。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月十二日,枋得作《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刘华甫》:“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1]127,以偶像精神砥砺自己。易代之际,遗民作为特殊的士为世人瞩目,故遗民往往以非常态的举动在日益稳定的新朝社会中彰显自己的存在,亦从历史上寻求立身处世的精神偶像,寻求自我界定,塑造自我形象。

谢枋得被执北行是非常轰动的新闻事件,虽当事人已公开阐明宁死不屈之心迹,但送行者仍反复地表达对谢枋得的道德期许。临行前,枋得作《魏参政执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二子及良友》:“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按《宋诗纪事》卷六十七载此诗,题目作《北行别人》。《畿辅通志》卷一百一十九亦载,题目作《入燕别亲知》,其中“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句有异文,《畿辅通志》录为:“天下岂无龚胜洁,人间不独伯夷清”。(见:李卫,修《[雍正]畿辅道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37此时距宋亡已12年,在相对和平的氛围下,遗民要针锋相对地持身守义,以节传世,其举措、抉择相对于动荡之际要艰难得多。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道理即在于此。为了表达忠臣不事二君的伦理信条,他以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臣子之义,纲常之礼,维护社会的道德理想。送行者中既有王奕、陈杰、何中等名士,又有门人弟子,众人赋诗作别。其中张子惠《送叠山先生北行》“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一文钱。到头毕竟全清节,留取芳名万古传”[1]184,力透纸背,以死节相期,犹似王炎午之《生祭文丞相文》。在巨大的舆论声中,谢枋得已将自己推上节义仁孝的至高点,惟殉身以全节,否则难以收场。事实上,他就是这样设定的,也是这样做的。

拥有非常之志者,所走之路亦非同寻常。据李源道《故宋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载:谢枋得自幼以辛弃疾为榜样,欣然有持节之想,忠贞敢言,触忤权贵,成人后更“以植世教、立民彝为任”[1]168,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俨然是忠义的代言人。他不随波逐流,不与世轩轾,不取合于时,始终恪守忠义信条,认为“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1]14。他自信而刚毅,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揽振兴纲常之道于己任,担当起挽救民族大义的使命。

三、与世作别:以生命为代价,完成道德理想

谢枋得不是高官显宦,也非名儒巨卿,然而他的一生却走得轰轰烈烈。这既与宋代理学的浸润有关,也不乏其性情上的标榜与扬厉,亦是遗民形象自我界定固化之结果。解赴大都,一切都朝着自我预定与公众期许的方向推进,谢枋得从容面对,与世作别,端谨中寓有浪漫,严肃中隐含夸张与狂傲。

北解途中,正值冬天,谢枋得贫苦日甚,行于风雪之中。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二月十日,抵达龙兴。其时天气严寒,已投降元朝的旧交吕师夔赠与一袭寒衣,这使谢枋得极感受辱,坚定地拒绝,有诗作答:“身不丝绵二十年,后山冻杀分宜然。”[3]38谢枋得与吕师夔绝交于宋亡之际,二人各自站在宋、元立场对垒军前。面对变节者所赠寒衣,他以陈师道拒绝连襟赵挺之(变法拥戴者)的皮衣、冻病而死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态度:势不两立,丝毫不能因此而玷污名节。

北行途经小孤山,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城南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如一座陡峭的孤峰。谢枋得感此,即兴赋《小孤山》诗:“……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1]144由小孤山之独立联想到末世孤臣的艰难,尽管如此,无怨无悔,要留声名于世间。

被执后,谢枋得曾先后两次绝食,第二次绝食时,途经采石,作《绝粒偶书》(二首),其一云:“丹府金童善主家,百神听命静无哗。从今何必餐松柏,但吸日精吐月华。”[1]151早年参习道教,学辟谷养气,宗教的信仰亦给他以支撑,在对现实绝望之时达到一种相对安宁的境界,超然等待死亡。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是其现今仅存的一首词,也是目前所见的最后作品。该词作于北解途中,时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寒食节,途经郓州(今山东郓城)。谢枋得百感交集,自德祐元年(1275)临危受命,兵败易姓名而转入建宁唐石山中,后又隐居闽中,一直未能回到故乡江西弋阳,而今年的寒食节却将成为永别之期。其词上阙有“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句,漂泊流离十五载,人生境遇全然改变,但他从未怨天尤人,反而激发了性情中的刚烈和无畏。下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又何必,待过家上冢,昼锦荣华”[1]153,一反上阙乡土之思,抒发为国效忠,绝不恋身求生,屈节苟活的志向。这首词是谢枋得思想的凝炼,他热爱国家,忠于大义,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大丈夫生于乱世,消息盈亏,惟天所命,穷则晋处士,达则汉丞相,吾俯仰无愧怍”[1]92的人生诺言。

四、余论

宋亡入元后,统治日趋平稳,生活日渐安定,因而迫使遗民接世、就范的外力也更加强大,一些遗民的心态发生了隐微的变化。保持内外品性,坚守遗民意志,维护遗民形象,是抉择,更是考验。这既有自身的秉性,更有来自于外界的道德压力。当死节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生存的意义,思想坚固、持身严苛的遗民毅然决然殉节,完成自我证明。谢枋得如此受到后世敬仰,是因为他始终恪守儒家忠义道德,在道德理想上完成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虽时代久远,谢枋得其人其事对于砥砺民族精神,振奋浮华世风,仍具有借鉴和启示的意义。

[1] 谢枋得.谢叠山全集校注[M].雄飞,漆身起,黄顺强,校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佚名.昭忠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祝尚书.宋集序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猜你喜欢

遗民
清初遗民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杨剑兵《清初遗民小说研究》
试析几处西周墓地中的殷周杂处
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评介
西夏遗民余阙对魏晋六朝诗歌的接受
西夏遗民文献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
元代西夏遗民理学世家考论——以《师氏先茔碑铭并序》为中心
西夏遗民也儿吉尼与元末广西行省的设置与维持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
蒙元时期金遗民研究——以金遗民的地域特性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