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遗民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评杨剑兵《清初遗民小说研究》
2021-12-05程国赋
程国赋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2021 年6 月底,接到剑兵电话,在电话里他提到他主持的2016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初遗民小说研究”(编号:16BZW069)已经完成,准备出版,希望我写篇序言。剑兵主持的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而成的。2008 年,剑兵考入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跟随我攻读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方向的博士生,2011 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迄今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来,剑兵先后任职于湖北、江西和广东的几所高校,虽然工作单位几次变动,但剑兵对于清初遗民小说研究这份执着之情一直没有变。2011 年,剑兵完成的博士论文有四十余万字,于今,经过十年的辛勤耕耘,最终形成了近六十万字的书稿——《清初遗民小说研究》。综观全书,我觉得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与特色:
一、清初遗民小说概念的正式提出
遗民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出现于改朝换代之际,鲜明地体现出不同时代文人的心理状态、主观情感和民族情怀;同时,这些作品也是不同时代社会现实和文化思潮的集中体现。就清代初年而言,在文坛上出现大量的遗民文学,相比之下,遗民戏曲和遗民诗词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而遗民小说受到的关注比较少。就有关清初遗民小说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学界一直没有正式提出清初遗民小说的概念,也未对此进行全面厘清与阐释。剑兵的书稿在借鉴学界对文化遗民、明遗民、遗民意识等概念阐释与界定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并阐释了其核心内涵。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其一,创作时间。上限为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明廷灭亡,下限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下限时间的界定主要依据是明遗民方国骅(即方颛恺)(1637—1722)卒于是年。这是目前已有资料显示的最后一位明遗民去世时间。其二,创作主体与主题。创作主体必须为文化遗民,包括明遗民、非明遗民、遗民身份不可考作家。创作主题必须体现遗民生活或反映遗民意识。其三,小说作品的依据。作者判断某一作品是否为小说的主要依据是古代小说书目的著录。同时,对小说选本及小说总集收录的作品(古代小说书目著录的除外),作者则主要根据其是否具有小说因素而进行甄别,未具小说因素的作品不在此书考查范围。综合上述三个条件,作者认为,所谓清初遗民小说,是指在清初顺康时期由文化遗民创作的,体现遗民生活或反映遗民意识,且为古代小说书目著录或为小说选本选录并具小说因素的作品群体。
二、全面系统的研究角度
此书在界定了文化遗民、遗民意识、清初遗民小说等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了研究:(1)清初遗民小说的生成。此部分主要从思想基础、文化因素、史学情结、文学语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清初遗民小说生成的影响,以及清初遗民小说在这些方面的主要表现。如清初文字狱的兴起,既是清初遗民小说产生的文化因素,也是清初遗民小说的遗民意识曲折表达的原因所在。(2)清初遗民小说的作家。此书共统计出小说作家90 人,主要呈现籍贯相对集中、身份多近于平民、活动遍及大江南北等特点。同时,清初遗民小说作家在入清后,或隐居故里与山林,著书立说,教授生徒;或结社倡和,聊慰故明悲情;或游历名山大川,纾解亡国之痛;或积极抗清,表现对故国之忠诚;或入清为官,追求士人传统价值,但遗民情怀却一直挥之不去。(3)清初遗民小说的创作。此书已统计出小说作品有183 部(篇),这是迄今为止对清初遗民小说最为全面的统计。清初遗民小说具有多重创作主题,在创作特色方面主要表现为小说的才学化与文言小说的地域特点,等等。(4)清初遗民小说的艺术。此方面主要表现为富于情绪化的人物结局描写,不同小说体例在叙事结构上具有不同特点,如章回小说复合结构的多样性、文言小说单线结构的一致性、话本小说串联结构的新颖性。小说在语言上也颇具特色,如人物语言具有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之意的特点,叙事语言具有叙议结合的特点。(5)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小说评点属小说传播范畴,因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有其独特性与重要性,故于此独立成章。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形式主要包括序跋、夹批、尾批等。这些评点形式是我们解读清初遗民小说的创作动机、成书过程、艺术特色的重要手段。清初遗民小说评点中的遗民意识主要包括对于忠明者的赞誉,对阉党、农民起义者的痛恨,对清朝统治者的间接不满等,而这种遗民意识的出现又与评点者的遗民身份有关,与评点者同明遗民的交往有关,与当时史论中的遗民意识等有关。(6)清初遗民小说的传播。其中,传播方式主要包括评点、刊印、选录、禁毁、改编、续写等六个方面。传播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小说通过评点、刊印、选录、改编、续写的方式,使遗民情结得以流传;另一方面,统治者又通过禁毁的方式来阻止人们对故国的眷恋及与新朝的对抗。同时,清初遗民小说的评点也体现了传播者的民族情结。(7)清初遗民小说的比较。这种比较主要包括清初遗民小说之间的比较,清初遗民小说与古代遗民戏剧、古代遗民诗词之间的比较。其中,清初遗民小说与古代遗民戏剧在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塑造、遗民意识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清初遗民小说与古代遗民诗词在创作主体、记录现实、遗民意识表达等方面具有更多相似之处。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清初遗民小说是清初遗民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古代遗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初遗民小说与其他文体遗民文学共同阐释了元初以降易代文学的创作特色;清初遗民小说的艺术价值总体上处于明清小说两大高峰之间的过渡地带,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三、多样合理的研究方法
作者多处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此书在论述清初遗民小说作家时,统计了这些作家的生卒年、别号、籍贯、科考、主要任职、遗民身份等。通过统计,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家在主要生活时代、生活志趣、生活空间、功名与任职、遗民身份等方面的诸多规律。再如通过清初遗民小说著录、收录索引,可以准确查找小说作品在小说书目、小说选本中的位置,这无疑为清初遗民小说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文献基础。又如,此书统计了宋遗民、元遗民、明遗民诗词作家的籍贯及主要活动地区。这是清初遗民小说作家与这些遗民诗词作家比较的文献前提。同时,此书在分析元初、明初、清初遗民作家集中于江南地区的原因时,引用了大量的关于经济、进士、宰相、书院等方面的数据,使得其论证可以得到强有力的文献支撑。
另外,书稿还成功运用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作者从两方面采用这一方法:一是从宏观上将“点”与“面”相结合,例如第三章为创作论,它从总体上分析了清初遗民小说的创作主题、才学化及文言小说的地域特色。同时,书稿又列举典型个案,力求做到“点”与“面”的呼应。二是微观上也采用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如第三章第三节虽是“面”上的论述,即总体上分析文言小说的地域特色,却以《板桥杂记》《南吴旧话录》《研堂见闻杂录》等三部小说集为例展开。从书稿的写作来看,作者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比较合理。
四、不同文体间的互通研究
遗民意识是遗民文学的核心要素。此书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清初遗民小说与遗民诗、词、文、戏曲等文体间的关系研究,探寻它们在遗民意识表达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而总结它们之间的互通性与互动性。这种互通性研究既有利于我们掌握清初遗民小说的创作概况,又有利于我们了解元初以来的遗民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从而能够定位它们的文学价值、文学史价值及文献价值等。
自从着手开展清初遗民小说的研究到现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剑兵不惮辛劳,围绕这一课题深入开拓,取得突出的成绩,在这部书稿中提出很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但学无止境,就书稿而言,也存在一些可以继续完善的地方,例如,应更多地关注有关清初遗民小说的域外文献和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清初遗民小说存在哪些局限和不足;等等。不过瑕不掩瑜,总的看来,剑兵这部书稿材料丰富,研究方法合理,观点新颖;可以说是他“十年磨一剑”之后的力作。相信这部书稿的出版对于清代小说的研究,对于遗民文学的研究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