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延续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4-03胡艳芳
胡艳芳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由于大气污染加重、生活环境恶化、吸烟等因素,支气管哮喘发病近年呈现增高趋势。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多数患者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以达到哮喘的临床控制[2]。若贻误诊治以及护理管理不到位,随着病程的延长,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也会不断加重。我科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除在住院期间给予规范治疗和有效护理外,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延伸护理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本文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延续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0.47±13.55)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31±2.52)年;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1.25±13.64)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6.48±2.55)年。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其中包括用药、检查、健康教育、心理、住院环境等方面,出院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根据医嘱服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方式如下:在患者出院之前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根据其结果制定预防支气管哮喘复发的措施,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通过QQ群、微信群、电话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干预,每2周一次,连续进行3个月。干预内容如下:(1)询问患者是否按时用药,了解患者的运动、饮食、心理方面的变化,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2)告知患者避免对过敏源进行接触,鼓励患者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在饮食方面需要均衡营养,进而增强患者的体质;告知患者病情发作的先兆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3)指导患者对自身病情变化进行记录,对其讲解记录的意义、内容。(4)定期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加支气管哮喘相关健康知识讲座,对患者所有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在QQ群、微信群中定期发送有关支气管哮喘健康知识的文字、图片等。
表1 两组患者哮喘知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哮喘控制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哮喘知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哮喘控制评分比较( ±s)
组别 n 哮喘知识评分 依从性评分 哮喘控制评分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31.47±1.71 17.29±2.68 28.210 0.000 16.31±2.14 11.52±2.47 9.270 0.000 22.41±3.02 14.99±3.68 9.858 0.000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对哮喘知识了解、器具正确使用、哮喘控制以及用药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使用本院自制的哮喘知识问卷,分为完全掌握、掌握、未掌握,得分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深;其中分为按时服药、按量服药、按次数服药、对自身病情进行监测、根据医嘱进行增减剂量,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依从性越好;使用ACT问卷对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控制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 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哮喘知识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8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0例,占比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在患者出院之后仍能进行的延伸护理方式[3-5]。哮喘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把优质护理延伸到患者的家庭中,不间断的、针对性的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提高治疗护理效果,达到哮喘的临床控制。
有相关的临床研究表示,对患者进行1年系统的哮喘管理及教育,有一半以上患者的哮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有80%患者控制效果良好。部分患者出现对哮喘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对哮喘的激发因素及避免诱因的方法了解不全;对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病情加重的征象掌握不够;对吸入剂、峰流速仪、家用氧气机等相关仪器使用不正确;对过敏原认识不足;对病情不够重视。在延续护理中通过对患者个性化的评估,为每一位哮喘患者制定长期的防治计划:讲解哮喘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有效控制可诱发哮喘发作的各种因素,教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办法;指导患者掌握吸入剂、峰流速仪、家用氧气机的正确使用方法,教会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病情监测,认真记录哮喘日记;指导患者在缓解期参加社会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但需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哮喘;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参与对哮喘患者的管理,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6-9]。
通过QQ、微信群,患者彼此之间相互关心、鼓励,形成良好的氛围,树立治疗疾病、控制哮喘复发的信心,进而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使用延续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其对哮喘知识评分、哮喘控制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模式有显著效果,提高患者对哮喘治疗的掌握程度、用药依从性以及能够对哮喘更好的控制。
[1]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36.
[2]胡赟艳. 延续性护理在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上海医药,2017,38(15):50-51,54.
[3]刘蓉晖. 延续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90-191.
[4]刘蕊,刘丽晓.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5):69-71.
[5]龚亚平. 延续护理在改善哮喘患儿情绪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98-99.
[6]邱燕云,李月霞. 延续护理对院外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6):796-797.
[7]彭间英,覃雪玲,梁凤华,等. 微信和电话随访对哮喘出院患儿延续护理的效果[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62-163.
[8]李姗姗,郝英双.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出院后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59-61.
[9]刘忠英. 院外延续性护理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有效性观察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