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分析与对策

2018-04-0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气压纸片试管

王 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215001)

“老师,我上课都听得懂,可是碰到作业,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我该怎么办呢?”高一新生普通反映高一的物理课程难学,同时,高一物理教师也为课程教学技穷力竭.是什么导致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一却不及格?是不是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存在间断点?初中物理怎样教,学生应该怎样学,才能和高中物理紧密衔接?作者根据几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希望在新一轮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做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使初中生学完初中物理后,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学好高中物理奠定基础.

一、对初中、高学生的分析

初中、高中物理课程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的要求也大大不同.初中阶段是比较低级的形象思维,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高中物理对思维方式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掌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年龄在13岁到16岁之间的初中学生来说,其心理特征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学习的目标性与主动性还不够,有畏难情绪,也较浮躁.一方面,对待物理科目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科任老师的情感,另一方面,由于物理学科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在困难面前,难坚持认真思考.

二、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持续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此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导入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引人入胜的实验更能激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引入大气压强概念之前,可先表演两个魔术——看不见的魔力.

【实验1】先在一个广口瓶内装一些细沙,吹一个比瓶口略大的气球,将气球放在瓶口处,用力往下压,气球压不进瓶内,然后点燃一根火柴放入瓶中后,将气球放在瓶口,气球一下被吞进了瓶内.

【实验2】取一大一小两支试管,将小试管瓶口朝上套在大试管内,倒置,小试管从大试管内滑出,后在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再将小试管放入,倒置,小试管不降反升.

通过这两个新奇的实验,让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提出物理概念——大气压强,使学生不仅对大气压的存在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还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段,学生的注意力会发生分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且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充分利用这15~20分钟对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探究、讲解之后,可以再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重新调动课堂气氛.

【实验3】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然后向各个方向使劲甩动杯子,纸片还是不会下落.

三、加强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渗透

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其内容和研究方法.物理研究方法很多,包括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程序法等.学好物理,入门非常重要,若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就可以使学生尽快入门.

1.注重培养学生展示物理图景的能力

学好物理关键是能通过语言文字将正确的物理图景展示出来,并用适当的物理语言(概念、规律)表达出来.例如,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物理进行受力分析和对物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初中物理涉及的受力及运动情况都比较简单,通常只需解决的是受一对平衡力作用下的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只需画出这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受力分析就可解题.但到高中阶段,物体的运动复杂多样,有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类平抛),还有在变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等,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压轴题常常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能不断根据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轨迹图.这就要求在平时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熟练而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进一步画出相应的运动草图.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要抓好思路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把物理过程图像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例如,在处理力学问题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完整的受力示意图,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在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时,可根据速度不同进行分段等.如果学生在学完初中物理后,能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则在今后遇到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就能够顺其自然,正所谓柳暗花明.

2.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

在近年的中、高考试卷分析中,常出现学生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失分的现象,许多学生把物理题当成算术题完成,解题过程极其简单,没有物理公式也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过程;即使有了公式,又不代入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没有单位;关键字出现错别字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初中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解题规范,如物理量后一定要带单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求学生标上力的符号;在解答物理计算题时,严格要求学生采用传统的“已知”、“求”、“解”、“答”格式,并强调一定要先写出物理的原始公式,而且不同的物理量应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等等.解题过程规范化将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作为初中教师,教学中对学生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特别在批改试卷、作业时要毫不留情.

3.层层设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利用相关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课程内容时,当一杯装满水的广口瓶上盖一张硬纸片,将杯口朝下时,提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纸片不会掉下).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纸片?说明什么问题?(大气压的存在);接着将杯口朝侧面,物理现象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什么问题?(纸片也不会掉下,说明朝各个方面都有压强);此时还可进一步演示,将杯口朝各个方向,用力甩,纸片仍不会掉下(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由此引入大气压的测定.在教学中,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有一条完整的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4.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初二物理课程与浮力相关的计算题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力的平衡法、阿基米德原理等多种方法进行求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教学内容,也能够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

总之,初中物理是基础,高中物理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深拓宽.如果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能从低起点切入,循序渐进,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的思维方法,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沈春芳.初中物理分层合作教学的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5).

[2]谢琼,王元航.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猜你喜欢

大气压纸片试管
“大气压强”知识巩固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听话的纸片
纸片也能托住水
大气压强知多少
可怕的大气压
捣蛋吧,大气压
试管难题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