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职缺席与母职焦虑
——全面二孩政策下男性参与家庭照料的策略研究
2018-04-02李桂燕
李桂燕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明确了全面二孩政策,然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政策预期之间存在差距。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仅有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更是低到12.43‰[1]。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新增人口非但没有爆发,相反却持续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因素有哪些?许多学者作了很多研究,发现经济压力和照料能力是制约人们是否生育二孩的首要因素。不敢生、不想生在当前有很高的呼声。不敢生背后的经济压力是有目共睹的。生一个孩子容易,但住房的压力、教育的压力、医疗的压力都让人望而却步。不想生的背后是生出来,谁来照看。
如何让人们乐意生育二孩,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能力是人们的收入能力,与工资以及当下的物价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者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家庭照料能力,却与文化积淀或者思维定势相关,通过改变传统的文化定位或思想观念,是可以改变的。目前,家庭照料主要的特点是无酬劳动,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性别分工显著[2]。本研究调查了家庭照料的现状,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找到产生父职缺席和母职焦虑的制约因素,最终促进男性参与家庭照料,进而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父职缺席的研究
关于父职缺席,国内的研究不多,相关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方面。有几篇新闻报道涉及这方面内容,主要是从借鉴国外的做法来论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对策。
国内有关父职的研究主要包括:徐安琪和张亮利用上海的数据,分析了父职参与对夫妻配对资料的共识和歧见以及对男性自身和孩子成长的影响[3];王向贤研究了国内外父职的建构及发展变化过程[4]。
对于当下二孩政策下父职缺席的研究以及父职参与对家庭照料和二孩政策落实的作用,目前只有王向贤2017年在《中国妇女报》上的一篇报道,她建议从国外经验入手,立法推进父亲参与家庭照料。
(二)有关母职焦虑的研究
母职焦虑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国内研究母职焦虑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和社会学领域。《妇女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开辟“消费主义浪潮下的育儿文化与母职建构”专栏,陶艳兰、陈蒙、钟晓慧、杨可等从不同的方面论述分析了当下的母职焦虑问题,但是他们的研究聚焦的主要是发达城市的白领中产阶层女性,对于偏远城市和农村都没有论述,同时对于当下政策下的母职焦虑的原因未作深入分析,也没有对二孩政策给母职焦虑带来的影响和父职状况进行分析。
以上的研究,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分析家庭“不想生”背后的照料困境,构建父亲在场的策略,解构母职焦虑的状态,进而减少家庭照料的压力,从而让多数家庭都能“敢生”“想生”,最终促进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地。
三、研究发现
为了确保研究的全面性,项目组教师先后访谈了12个已经生育二孩的家庭和10个符合生育政策但是不想生二孩的家庭。访谈了家庭中二孩的父亲和母亲,并采访了二孩家中参与家庭照料的老人。这22个家庭来自农村和城市的不同地方,父亲和母亲的年龄从30岁到44岁,学历从高中到研究生,家庭年收入从5万元到300万元不等。一孩的年龄从6岁到16岁,二孩的年龄从刚出生到14个月。研究有以下发现:
不管是二孩家庭还是一孩家庭,家庭照料任务都主要由女性承担。特别是二孩的家庭,家庭照料负担加重,这对于两性尤其是女性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常态中的父职缺席
在目前的中国家庭中,父职的缺席成了常态。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所做的三期妇女地位调查数据都表明,女性承担了多数的家庭照料事务。虽然第三期的女性比男性多做家务的时间比第一期和第二期有所缩短(第三期的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每天多一个小时的家庭照料时间),但是家庭照料工作多是女性承担,这已是一个不变的事实。北京大学的佟新和刘爱玉所作的高层次女性人才的调查也显示,女性承担了大多数的家庭照料工作。
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让缺席的男性视为理所当然,同时,不断内化的女人,也接受了这样的“天生合理”的分工模式。
笔者:在您的家里,家庭照料的工作多数是女性来承担,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父亲:男人哪有时间啊?天天上班,累成狗,回家歇歇,还不正常吗?
笔者:那女人在家一天操劳也很累啊,也盼着有人下班替她一下,让她休息一下呢。
父亲:她们不上班啊,也让她们出去上班试试,在老板眼皮底下,那是非人的工作。再说,造物主也是公平的,女人天生心细,家务这些琐碎的工作,是适合女人干的。
笔者:在您的家里,您自己主动承担这么多的家务,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母亲:理所应当,咱们不上班,家庭里面都要有起码的和谐吧,谁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自古不都是讲究阴阳和谐吗,现在有的女人,教育自己的女孩不做家务,这才是傻子呢!女人不干家务,怎么能留住男人的心?家庭和谐的标志就是男人有男人的样子,女人有女人的样子。
(二)夹缝中的父亲在家
父亲在家是指父亲参与家庭照料,发挥父亲人文性的表意功能,不能只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功能。父亲参与家庭照料不但能促进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孩子智力发育和情感满足,还会促进孩子健康性格的养成;父亲参与家庭照料不仅能满足自身的成长与完善,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自身获得爱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同时父亲参与家庭照料也是夫妻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很多研究表明,丈夫参与家庭照料,是减少妻子产后抑郁的重要措施。
虽然父亲在家,对于家庭和谐甚至社会稳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父亲在家在当下却似乎是一种尴尬的夹缝中的存在。夹缝中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当下家庭结构的变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再加上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男女平等观念的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父亲本身也许愿意承担部分家庭照料工作,但是传统的性别文化以及女性自身固守的不平等的理念阻碍了父亲在家的状态。
笔者:家庭照料很辛苦,怎么能帮助分担一些照料的责任?
父亲:我有心无力,社会上最不容易的是女人,既要生孩子,还要养孩子。小命换大命啊,男人万一有个工作中的闪失还算工伤呢,女人生孩子有多少风险啊,没有人算工伤。太不容易了。可是我每每想做家务的时候,我妈妈就不高兴:大男人,大老爷们,在厨房里面转悠什么!
在生育二孩的部分家庭中,出现了一些“暖男”,但是这些“暖男”由于不被妻子和妈妈鼓励,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多数没能坚持多久就夭折了。
笔者:怎么看待当下家庭中的一些“暖男”?
母亲:在这个社会,评价男女成功的标准不一样,“暖男”只是一个事业不成功的另类表述而已。男人还是应以事业为主。而且男人也没有耐心,即使“暖男”也就是在妻子生病或者坐月子的时候,临时上阵而已,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三)无奈中的母职焦虑
在市场自由主义倡导的效率优先的影响下,当下的教育已经成为“寒门难出弟子”和“教育拼妈”的时代。当下少子化和科学育儿的兴起以及家庭对儿童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都将“密集母职”建构出来。所谓“密集母职”,即指人们认为母亲是孩子最好最理想的照顾者,因此母亲应该以孩子身心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全心全意投入孩子照顾,甚至放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这个“密集母职”概念具有时间密集的特点,母亲应该和孩子具有身心的相近性、亲密性,要常伴左右避免分离,母亲的身份要求她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关爱照料子女[5]。在高度市场化的教育领域内,商家也盯紧中产阶层对于其阶层地位下滑的担忧,在利润的诱惑下,各种机构塑造了很多教育神话,也编制了很多密集母职的童话,于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就产生了,商业机构在谋取利益的同时强化着这种母职规范的话语。密集母职和父亲缺席是因果关系,同时又相辅相成,两者的不谋而合是“男主外、女主内”分工体系在教育中的表现。
四、研究对策
(一)社会要健全0~3岁儿童照料体系
虽然将0~3岁的托幼体系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仍然期待社会能有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构建儿童照料服务体系过程中,首先要以居民的切身需求为第一要素,对于居民关注的儿童安全问题、收费问题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其次,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做好设计以及监督等工作,层层把关,各职能部门要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再次,要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力量以及成熟的社区组织开办早期照料机构,让0~3岁的孩子能有机构可托付。
(二)大众传媒重塑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
要进一步践行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要求,大众传媒在塑造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中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选取在家庭照料中积极主动的典型男性案例,用榜样的力量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到家庭照料的大军中去[6]。大众传媒在宣传性别平等观念的时候,积极抵制刻板的定型的分工模式,同时大量宣传男主内、男性带孩子、男性参加家庭照料的图片和案例,创造男性参与家庭照料的典型,积极推广,打破男性照料沉默的现状,赋予男性家庭照料的能力和权利。
(三)男性要实现从“供养者”到“养育者”角色的转变
首先,男性要意识到照顾孩子是困难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工作,虽然没有薪酬,但是其价值远非金钱能衡量。要将男性发展私人领域中的自我和女性发展公共空间中的自我相结合。其次,通过制度政策等规定:男性参与家庭照料不是福利,而是责任。对子女提供日常照顾是父亲的权利、需求和责任,子女照顾责任需要落实双亲化。再次,赋权男性,男性要打破照料领域内失语的局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夺照料领域的话语权。挣钱养家是男人的工作,但是照顾家庭,也是其分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