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8-04-02高瑞兰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钝角周长圆柱

高瑞兰

(上杭县实验小学,福建 上杭 36420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有创新才能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发现和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对数学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诱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中,进而抓住契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完《三角形的分类》后,笔者让学生做猜三角形的游戏。在一个信封里装有不同的三角形,先露出一个三角形的钝角,问学生:“这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迅速判断是钝角三角形。又露出一个三角形的直角,学生同样迅速判断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一个三角形的锐角,学生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迅速判断为锐角三角形。当笔者将这个三角形从信封里拿出来时,学生发现它不是锐角三角形,而是钝角三角形。此时,激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质疑问难:“你有疑问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结果有学生提出了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能根据三角形其中的钝角或直角,作出正确判断,而根据其中一个锐角却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呢?”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笔者结合三角形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领悟:如果只出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还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判断的方法:按角的大小分类、判断是什么三角形,主要看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而如果只呈示其中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它最大的角是什么角,也就无法判断它属于什么三角形了。这样,让学生经历“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问中思,在问中学,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引导发现和提出问题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现,是学生学习活动经验内化提升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笔者让每个学生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圆形硬纸片,上课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测量出自己准备的圆形硬纸片的周长吗?大家试试看。”有的学生用滚动法把小圆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出圆的周长;有的学生用绕线法把线在小圆片的边上绕一圈,再量出线的长度而得出圆的周长。笔者及时肯定了学生能积极思考,想出巧妙的办法,学生也以为问题得到解决,自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接着,笔者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这两种方法都是化曲为直,它们有缺陷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这样测量出来的圆的周长,精确吗?”也有的学生提出:“用这两种方法动手测量圆的周长,是不是太麻烦了?有时还要两人合作呢。”还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求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它不能滚动,还是用很长的绳子去绕花坛一周,然后拉直测量它的周长吗?”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用一根细线,一头系一支粉笔在手中甩了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圆周运动产生的圆,还能用以上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让学生领悟到上面两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有没有通用的、更加简洁的方法求圆的周长呢?学生产生疑问,引发思考,这就是学习的开始。紧接着,继续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实验,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圆形硬纸片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分析比值有什么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并概括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这个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亲历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体验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给方法,引导发现和提出问题

要使学生乐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肤浅,也可能针对性不够强或者没有思考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示范,引领学生提问题,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题。通过示范、引领,让学生逐步学会提问题,使学生尝到提问题的甜头,增强学生提问题的自信心。

(一)在预习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时,仍然会有不理解、不明白或感到困惑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教给预习方法,要求学生把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提出。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布置学生先预习,然后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问题:“长方体的6个面是不是都是长方形?”“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样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乐于提问题、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二)在揭示课题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课题既是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揭示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求。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结果有的学生提出:“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提出:“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类推新知识,有利于实现新知识的同化。

(三)针对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完《认识厘米和米》后,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本上用尺子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将尺子的零刻度和纸条的一端对齐,然后看纸条的另一端指着几,就是几厘米。而我手中的是一把断尺,没有零刻度,能用它来量纸条的长度吗?”这个问题有探讨价值,于是继续引导学生利用断尺测量纸条的长度,让学生感受测量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拓展延伸,引导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挖掘教材内容,对一些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地探究。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后,鼓励学生进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把圆柱等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你还能想到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圆柱与长方体比较,它们的体积不变,但表面积变化了,它们的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有的学生提出:“还可以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具演示,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圆柱等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不变,但长方体的表面积发生了变化,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而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高,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果把增加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当作长方体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的底面周长有什么关系?还可以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这样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既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萍萍,姚月仙.从教师提出问题走向学生发现问题——在新课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

[2]任挺,盛群力.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天津教育,1998(6).

[3]刘伟.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 在互动中获取知识[J].科技信息,2013(7).

猜你喜欢

钝角周长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合金钢钢轨组合式钝角辙叉
数学能力月月赛(6)
在“拼”中解决问题
巧算周长
周长小诊所
变换思路一题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