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跟岗项目的改进策略
——以福建省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为例
2018-04-02林小文
林小文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通过“送进去”和“请出来”相结合的方式,对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了一系列师资帮扶项目。“送进去”的方式有名师送培下乡活动、选派优秀教师赴重点县支教、网络远程培训等;“请出来”的有专题集中培训班、选派重点县校长教师赴省市优质校跟岗学习等。选派重点县校长教师赴省市优质校跟岗学习项目(以下简称“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因真实情境体验、个性化学习等优势,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一、基本情况
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是省教育厅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扶贫开发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加快发展的七条措施的通知》精神,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推动跨地区教育协同合作,提升重点县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全省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始于2013年下半年,累计已安排1490名校长教师参加学习。每学年末,省教育厅印发下一学年跟岗通知,分配跟岗名额和接收地区,并对组织管理提出相关要求。项目经费由省财政全额承担。2016年应部分重点县要求,每县名额增加到15个;并为发挥重点县所在设区市优质校的优势,安排5个名额在本设区市。
二、问题分析
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是政府主导型项目,采用“行政指令分配”运作模式。跟岗名额由教育行政部门分配、跟岗人员由校长指定;跟岗学校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指导教师为领导安排。在运作中,多方参与、场所分散的管理难度所带来的粗放式问题不断显现。
(一)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重点县教育局、跟岗学校和跟岗人员对项目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是一些重点县教育局以应付心态做完跟岗项目。省教育厅一直都强调“重点县教育局要根据本地教育发展规划、教育人才培养需要”选派跟岗教师。但有些地方仍旧孤立看待跟岗项目,将跟岗学习视同为常态化、年度性、独立的项目,没有从中长期人才培养角度制订人员选派方案。二是部分跟岗学校将项目视同工作负担,与跟岗人员的关系流于表面。一些指导教师没有真诚地接纳跟岗人员,以浮于表面的经验介绍和散养的学习方式对待任务。三是一些跟岗人员走马观花地完成学习。上级文件要求其要主动学习,但一些跟岗人员在尚未明确自身需求的情况下,以随意的心态参加,表现出自主性与自觉性不足等问题。
(二)规范化程度不高
每年的跟岗文件对组织管理提出概况性的要求,字数约1100字。首先,相关基本标准的缺失。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缺少明确的跟岗人员遴选标准、跟岗学校遴选标准、过程考核与结业考核标准、训后辐射平台建设标准等。省里没有出台这些基本标准,设区市没有明确要求,这为跟岗人员与跟岗学校遴选与确定的随意性、学习过程的松散性、学习效果的低效性、辐射平台的缺乏等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次,相关管理没有制度化。整个项目没有配套管理办法、质量监控规定。各地的组织管理情况水平层次不齐,且学习质量监控方面缺少刚性约束。工作人员主要依据年度通知抓落实,实际执行效果过多地依赖于其对项目的重视程度、认同程度。最后,相关工作机制没有建立。项目运行中缺少训前测评机制、双方学校的沟通机制、过程监督机制等工作机制。
(三)信息化程度偏低
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的信息传递是“Excel+邮件”方式为主,且信息交换主要是发生在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存在两类不对称:一是跟岗人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负责接收任务的设区市按文件要求选择省市优质校作为跟岗学校。而跟岗人员则来自内陆贫困地区。训前,指导教师对跟岗人员的实际水平、所教学校学情等信息一无所知;跟岗人员不了解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时间只有20天,扣减周末,实际学习时间只有16个工作日。当结束磨合期,跟岗人员真正明确学习重点与内容时,所剩时间已不多了。这种实际需求方与实际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致使事前不了解、事中太匆忙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跟岗学习的实效性。二是跟岗学校与派出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与跟岗学校缺少信息分享机制,派出学校只能通过跟岗人员的主动汇报才能掌握相关信息,缺少来自跟岗学校的实时信息。训后,派出学校只能通过一张《学习考核表》和学习总结,了解和掌握学习情况。这种过程实时反馈的缺失和结果反馈的不完备,限制了派出学校对项目实施情况的了解。
这种“行政指令分配式”运作模式,是因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力有限,使得跟岗项目成为单个人、一次性的学习活动,没有形成溢出效应,实现一人跟岗多人收益的项目初衷。其结果是无法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师个人的学习效果,影响了跟岗项目的运行质量。
三、改进策略
跟岗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的体验式、个性化的培训,兼有师徒式传帮带优点的学习方式。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的初衷是为重点县教师提供了一次专业成长的平台和机会,让重点县教师有一次深入名校、走进名师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因此,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的改进方向是充分释放学校和教师的学习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改革运作模式,赋予自主权扩大受益面,提高重视程度
1.创新项目运作模式。一是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运作模式从“行政指令分配式”转变为“申请资助式”。“申请资助式”的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赋予申请人自主性,要求申请人自行选定指导教师,按照教师个人自愿提出申请,经测评、指导教师愿意、双方学校同意、重点县审批的流程实施。审批重在对申请人的专业成长情况、所在学校发展现状、本地教师人才培养规划、结合拟跟岗学校的条件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二是调整组织架构设计。将教育行政部门的角色定位为指导者、出资人;增加重点县教师进修校,负责组织与管理工作。三是搭建训后辐射平台。训后,重点县通过开展交流座谈、学习汇报会,开设讲座、公开课、示范课等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共享学习成果。这既强化跟岗人员的学习自觉性,又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带动区域教师水平整体提升。
2.丰富跟岗形式。一是探索四类跟岗模式,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跟岗学习机会。将目前单一的跟岗方式转变为跨省、跨市、跨县、县内等4类子项目。二是构建长短时间结合跟岗。可将为期20天的跟岗时间调整为2、3、6、12个月等四种类型。三是试行全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相结合。允许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学习。改革后的跟岗项目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多样性的学习选择和跟岗机会。
3.强化经费保障。省市县三级按比例出资,共同设立重点县教师跟岗专项经费。经费由重点县教师进修校代为管理,使用范围包括跟岗培训费和代课费支出。一是跟岗培训费采用申请支付。在跟岗人员入学后,跟岗学校向重点县教师进修校提出培训费转账申请。跟岗人员的食宿、培训指导费和交通费(含往返)等费用在跟岗学校报销。二是安排代课费。代课费用于支付因全脱产和半脱产所产生代课费用,以便跟岗人员安心学习。
(二)改进管理制度,推动项目规范运作,完善规范化程度
1.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一是建立训前测评机制。训前测评主要对申请人的跟岗积极性、批判性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进行测评。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针对跟岗人员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机制。将跟岗学校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学校考核,强化和激励跟岗学校责任意识,对考核优秀的在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考虑。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双方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角色,承担起监督职责。重点县教育局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监督者和出资人。跟岗学校所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与监督者。四是建立网状沟通机制。允许各参与方之间直接互通联系,分享跟岗信息,特别要建立双方学校互通互联的工作机制。
2.制定出台配套标准。省里制订跟岗人员申请基本标准、跟岗学校基本标准、指导教师基本标准、跟岗考核基本标准和训后辐射平台建设基本标准等。重点县在不低于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可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3.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省里制定《跟岗项目组织实施办法》《跟岗项目质量管理规定》《跟岗项目经费使用规定》等,并制作《跟岗学习指导手册(跟岗人员)》《跟岗学习指导手册(指导教师)》《跟岗学习指导手册(派出学校)》《跟岗学习指导手册(重点县教师进修校)》等,方便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学习、指导与管理等工作。
(三)开发信息平台,实现全程实时共享,提升信息化水平
开发重点县教师跟岗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跟岗项目的管理信息化、过程规范化、信息实时化、资源共享化。首先,省里搭建项目信息平台。平台设置申请与审批模块、过程管理模块、结业考核模块、训后辐射管理模块、资源分享模块等;赋予各方参与者以相应权限,做到实时录入、实时共享。其次,主动对接教育部相关信息系统。项目信息平台可对接教师信息系统和学校管理系统,分享考核结果,为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遴选、做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最后,主动对接省教育厅公共资源共享平台。允许教师通过账号漫游到省教育厅公共资源共享平台,分享跟岗学习心得,展示学习成果,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同时也进一步扩大跟岗项目的影响力。
改进后的重点县教师跟岗项目将是一种以区域教师人才培养为导向,集项目化深耕细作、信息化平台支持、规范化制度保障为一体的“申请资助式”跟岗模式。该模式不仅扩大了跟岗人数,让更多的重点县教师受益;还转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角色,推动其在更高层面上去推动教育公平。该模式赋予跟岗人员、指导教师、双方学校的自主权,有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不断优化跟岗模式、提高跟岗成效创造了条件。该模式还为丰富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创新县域教师培训体系提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