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现代传媒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2018-04-02范娴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范娴瑛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不断增强国家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价值观取向将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在现代传媒背景下,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引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才能实现中国梦。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家庭结构改变以及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超速发展,尤其是西方价值观、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基本状况

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平稳、向上的态势,他们爱国爱党、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拥有较为明确和健康的价值趋向。[1]但也必须看到,有的大学生在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观念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态势

1.政治态度基本坚定,热点问题普遍关注。大学生爱国意识浓烈,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对当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党的领导高度信任。[2]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同,对我国政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普遍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于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热点问题,能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比较客观理性地认识评价,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2.道德观念基本正确,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认同,并积极响应认真践行。大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评判能力,道德行为取向趋于合理,整体道德素质良好;基本上都能遵循团结友善、相互包容的原则来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助人与人为善,乐意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危难举措基本妥当,见义勇为行动理智、积极;[2]消费观念基本正确,诚信素质基本良好。

3.学习目的性基本明确,追求德才兼备愿望迫切。[2]大学生大多注重业务学习,学习动力普遍强劲,渴望为国为民奉献智慧与施展才华,渴望丰富和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赢得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经济富强的时代,他们的家庭、社会、学习环境相较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中许多为独生子女,大部分不用承担家庭经济上的困难,有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能够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去。物资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环境既更加丰富,又更加复杂,他们的思想行为在受到家庭、社会、学校影响的同时,也深受现代传媒传播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1.重功利轻道德,政治觉悟还不够高。在经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强调实现自我的价值和利益诉求,偏重于经济收入水平,生活情趣趋于平庸化;重视提高学习技能,注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忽视道德修养,忽视政治理论和道德修养的学习,情绪消极,认为政治理论空洞,对自身发展不够有益。

2.价值取向多元,以实现自我为中心。目前,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推崇不受约束的自由,以满足自我需求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甚至忽视传统道德规范,缺乏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道德意识。

3.缺乏奉献精神,理想信念模糊。一些大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读大学就是为了“文凭”,没有理想信念,对前途迷茫,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不愿意承担义务,自由散漫,缺乏奉献精神。

4.社会责任严重不足,诚信缺失。一些大学生缺乏信仰,不讲诚信,不遵守公共道德和社会信用准则。有的甚至不惜伤害社会公众利益或集体利益。考试作弊、为入党和评先评优弄虚作假、伪造简历、借款不还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现代传媒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现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现代传媒对他们的影响根深蒂固,依赖程度前所未有。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现代传媒的发展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了环境空间。同时,现代传媒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现代传媒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机遇

1.现代传媒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空间、渠道和环境。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媒介。计算机与手机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及首要途径。新传媒打破了传统传媒和教育的时空限制,其信息传播的广覆盖、立体化、快捷性和强互动等特点,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了有效载体和平台,成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也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2.现代传媒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和方式。 以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略显枯燥。现代传媒克服传统媒体形式的弊端,能有效地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通过声影兼备、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及人机互动、在线沟通的新型互动方式,让大学生在更为生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形式,增强了对大学生吸引力和感染力。

3.现代传媒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主体性作用。传统媒介单向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平等开放、交流交互等特点,大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了大学生平等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作用。现代传媒环境,不仅深刻影响被教育者,而且也深刻影响教育者,教育者应更加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现代传媒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挑战

1.现代传媒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大学生对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依赖及海量信息传播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现代传媒具有开放性、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其信息传播已超越时空的界限,大学生缺乏历史知识、理论武装、社会阅历,不成熟的心理特性,极易受西方思想文化观念和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渗透,干扰了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现代传媒的特性影响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极易迷失方向。在网络中易受不具代表性或激进言论所左右。现代传媒环境下,网络等媒介海量信息传播和多元主体弱化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地位。

2.现代传媒文化背景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对很多历史问题认识不清,政治敏感性差,思想不稳定,难以分辨是非曲直,对西方价值观和思潮辨别力弱。[5]再加上现代传媒的虚拟空间,网络上各种有害信息以及谣言等违法违规和不道德信息的传播,减弱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力,极易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同时,在现代传媒的环境下,由于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任危机,出现了性格孤僻的心理障碍。

3.现代传媒的特性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传媒环境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明显发生变化,大学生可以自由释放自己的情绪,发表意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同时,现代传媒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快捷性和丰富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优势受到冲击,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局面的掌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现代传媒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在现代传媒大背景下,急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主导、引导、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在现代传媒环境下,我们应从现代传媒的媒介特征、传播内容和传播主体等三方面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把握其传播特点,抓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机遇,探寻科学有效的途径,增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一)把握现代传媒优势特征,搭建有效思想教育平台

现代传媒环境下,加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为主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信息技术,可通过建立有特色的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开发教育软件、小程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舆论主阵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1.占领主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网站建设。[4]高校应创建主题教育网站,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独特网站设计,用丰富信息资源、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力。

2.发挥现代传媒特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载体。根据现代传媒的特点,教育者可通过现代传媒的多种形式唱响思想文化教育主旋律。通过建立思政论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创建理论学习QQ群、微信群等手段,吸引大学生参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及时把握思想动态 ,及时引导和解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培育中的新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传媒中的传播力,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6]

3.贴近大学生需求,创建现代传媒语言体系。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热衷于新鲜事物。在对互联网的使用中,他们创造了网络流行语,并且更倾向于接受由网络流行语言及图片构成的信息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可把握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言的的使用趋势,可通过例如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推送及抖音短视频等广受年轻人欢迎的传播方式,以及开发生动活泼和趣味性较强的电子教材和教育软件开展网络互动,让大学生在多样化参与中学习,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传递正能量,发挥现代传媒正面教育的导向作用

在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创新传播的内容、体裁、形式、方法等,传播好声音,讲好故事,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能力和吸引力。

1.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同步传递媒介好声音。实现媒体、平台和内容的互融互通,提高媒介产品的传播力。积极推动新旧媒体融合,打通不同媒体、不同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不同内容形式的融合,真正做到系统地向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舆论斗争中及时发出好声音。[7]

2.把握传播前沿技术、多样化呈现传播内容。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新媒体引入智能化时代。[7]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论教育也要跟上媒体技术发展的脚步,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所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内容制作方面,要顺应新媒体智能化和视频化趋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小视频、网络课堂等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围绕主旋律、多角度呈现传播观点。要做到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既要自信从容地讲成绩,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现阶段中国所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一味地宣传成绩,回避热点问题,并不能完全展现中国的面貌,也会招致当代大学生的质疑。只有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基础上,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新时代的中国价值观的主流和问题,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7]

(三)增强现代传媒信息甄别力,不断提高教育主体媒介素养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宣传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体,教育者应对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政治理论水平。作为教育主题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把握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深刻剖析社会热点问题,看到本质;另一方面善于运用现代传媒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

2.不断增强教育主体运用现代传媒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紧跟现代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熟练运用现代传媒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教育的方法、方式和途径。

3.不断加强受教育主体媒介素养教育。针对大学生特点,高校可根据自身优势通过开设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展座谈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现代传媒媒介素养和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可组建大学生现代传媒评论员队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传媒素养。

(四)不断强化现代传媒传播管理,净化媒介环境

高校要加强管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净化媒介环境,避免不良的负能量信息传播,形成正能量主流舆论传播环境。加强监管,强化现代传媒安全知识的教育,完善现代传媒传监管体系,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环境。

1.构建现代传媒安全管理监控机制。要掌握现代传媒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技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善于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防御技术手段,实现现代传媒监控,防止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渗透,及时遏制不良信息传播,进一步完善现代传媒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手段推进现代传媒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现代传媒管理员工作队伍。现代传媒管理员主要对信息传播进行分析、监控,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传播动态,适时开展舆论引导或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有力保障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力,减少负面信息对核心价值观导向的干扰。

3.切实增强现代传媒自我约束力和道德自律。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现代传媒的法律和公德教育,增强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现代传媒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众,杜绝不良信息的发布,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