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修齐治平”思想及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启示

2018-04-02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大学

孙 立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是治国安民的基础工程和先决条件,居于教育金字塔顶层的高等教育更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着眼于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高等教育具有“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属性,[1]其在指引学生探寻真理的同时,也应该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政治需要。针对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严峻复杂,个别大学生出现思想多元化、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目标自我化、行为方式庸俗化等现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应顺应国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传承发展,自信担当,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出自先秦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第四十二篇,是内圣外王之学,它以倡导内“修身”以成圣入世,进而上升至外“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为王的终极人生抱负,通篇以精炼又富有逻辑的语言阐释了中国古代理想人格“君子”的培养理念和路径,即“修齐治平”。“修齐治平”思想中的“修身”包含了以明德修身为本的“修己”和以美好德行影响感化他人的“治人”两个方面,与当今大学生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目的相契合,同时揭示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修齐治平”思想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将个体道德修养与家国天下命运紧密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有诸多相通之处,提供了由内及外、由心及物、由己及世的思想教育内容和行为教化模式,具有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大学》中蕴含的思想道德精髓,将“修齐治平”思想融入到担负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要求,[4]对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彰显自身个性发展的同时,坚持崇德修身为本,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自发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修齐治平”思想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契合

从以往对《大学》思想的朴素社会认知来看,“修齐治平”通常被分为三个部分递进阐释,即:以自我完善为基础(个人),通过治理家庭(家族),进而取得国家天下太平(国家天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家”的概念变得宽泛,除了传统意义的家族之外,还可以引申为各种党群、干群、社区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狭义上的国家也可以称之为“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修齐治平”思想也发生了逻辑重构:“修身”的根本地位不变,“齐家治国”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作为修身的外化和巩固,“平天下”是修身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渊源。

(一)明德修身与立德树人相契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离开了德,人的发展就会偏离轨道,国家的发展就会陷入孤境。明德修身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积淀形成的精神成果。孔子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总结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德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立德立功立言,被后世认为是成功人生的“三不朽”,而“三不朽”中“立德”被摆在太上之位,是人生追求最重要的部分。儒家这些以德为本、立人立己的思想在《大学》中得以完整阐释。《大学》的修身思想从根本上表明了以明德修身为本的价值取向,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内圣”还是“外王”,若身未修,则“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将沦为“未之有也”。中国社会虽持续革新蜕变,但以德为人才之本的教育理念并未改变,且不断完善,育人强调“德教为先”,做文章讲求“文以载德”,做官要注意“为政以德”。新中国成立以后,国际形势严峻,国内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德”的高度重视,促学习、树典型,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为新中国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的道德教育,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做重要讲话时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5]揭示了当代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崇修德身、立德树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高度重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德,它的三个倡导及其全部内涵立足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既包含了个人之德,也涵盖了国家社会之德。“修齐治平”修身思想中的“与国人交,止于信”“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等论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之德的历史文化渊源之一。“修齐治平”的明德修身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立德树人要求相契合。

(二)齐家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层面相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层面之德与“修齐治平”的齐家治国思想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齐家思想所倡导的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睦邻友好等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是达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治国理政目的的基础,这种“文明和谐”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以秉承发展。治国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民为邦本”,它的最直接的目标是富民、安民,国家富强而还利于民,就会“道得众则得国”,否则“失众则失国”,这种儒家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等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因。“修齐治平”的齐家治国思想的本质是万事万物和谐仁爱、安定共进,其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否则,不公则易争,不平则易鸣,只有“公正”,社会才能安定有序,真正达到齐家治国之目的,而今,这一“公正”理念也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层面的倡导,是在对“修齐治平”齐家治国思想精华和合理因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的历史赓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是“修齐治平”思想的时代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决定了它的基本理念必然与“修齐治平”思想相契合,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平天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契合

以“明德复性”为个体教育的根本目标,以“齐家治国”为成就“外王”的开始,然“君子”的目标不局限于这一点,而应当以“平天下”为终极追求。中国古人富于远见智慧,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倡导天下观,讲求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后世张载的《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及王阳明的“大人者,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等论述,都是关于天下一体思想的继承发展。社会发展至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大融合,各国的联系依存与日俱增,人类命运已进入休戚与共的“地球村”时代,“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是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利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外交目标和理念。[4]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新命题,与“平天下”的最高追求有着共同的价值担当。

二、“修齐治平”思想对高校思政教学的启示

随着中国经济大门的敞开,各种西方思潮也蜂拥而至,其中以“极端利己主义”为代表的个人至上思潮在国内蔓延,引起社会道德滑坡,倘若任其发展,必将造成国家政治信仰沦丧、民众理想信念迷茫,民族凝聚力坍塌,更遑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面对诱惑,容易摇摆不定,是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主要目标。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引领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存在缺乏目标导向,思政课程各自为政的问题,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思考不深。其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着高校思政教学的培养理念,“如何培养人”则关系着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高校思政教学应当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改变过于注重理论,不接地气,无法触及学生灵魂的现状,结合时代重任,将“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之道的精华和合理因子贯穿于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之中。

(一)教学理念维度

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启示下,树立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终身向学的高校思政教学理念。

1.以“明明德”启示立德树人。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和方向目标,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人才基础。

2.以“亲民”启示以人为本。“亲民”思想重视调动学习主体追求德行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主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方能“止于至善”。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应充分利用新时代大学生抵触灌输式的教导,偏好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取而代之以学生和教师共同主导的双主体教学理念,围绕充分激发学生明理向善的本性来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

3.以“止于至善”启示终身向学。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应注重引导学生对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永无止境的追求。“止于至善”是“修齐治平”思想中修身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尽善至美的追求。而事实上,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至善”是没有止境的,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应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向学的精神,引导学生意识到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不能止步于课堂、止步于学校,而应当不断地进行身心锻炼,改造主观世界,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教学内容维度

在“修齐治平”思想内容的启示下,高校思政教学应弘扬和谐仁爱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重视对学生的基本品德教育,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

1.重视人格修养教育

高校思政教学应重视以德为本的人格修养内容,在加强思想品德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将《大学》中蕴含着丰富律己修身思想的“君子慎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等思想精粹,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帮助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明辨德财的辩证关系,让《大学》的修身思想内容成为涵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文化源泉。

2.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修齐治平”思想历经千年积淀创新,结合了现代文明之后的崭新的时代表达,既汲取了“修齐治平”思想的精髓,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承载着中华民族当前的精神追求。高校思政教学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尤其注意弘扬和谐仁爱文化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第一,弘扬和谐仁爱文化。“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不断承继和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向往,也是中国当前正在积极追求的社会状态。纵观近几年发生的恶性事件,家庭成员、校园同学、工作同事,甚至是毫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都曾因为小小摩擦而发生恶性伤人事件。如此种种,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背道而驰。高校思政教学应进一步弘扬《大学》“仁、让、慈、孝、悌”的齐家和谐思想,并结合时代特色,引导大学生在彰显个性的同时,隆礼重法,和而不同,讲究和谐,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生生不息、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古往今来,无数先贤留下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名言,岳飞的“精忠报国”,班固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华罗庚的“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无不彰显了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推动中华民族的一次又一次的飞跃。高校思政教学要以史育人,厚植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肩负时代重任,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3.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教育

“国治而后天下平”,平天下是“修齐治平”的最终理想,也是当今高校思政教学的新命题。2018年“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正式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共同体的内涵是指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应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相一致,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思考和实践的主题,引导大学生积极作为,勇于担当,认真学习和践行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生存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主题的社会价值观,以“民主自由”为主题的政治价值观,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树立全球责任意识,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升到担负家国使命与时代大任的新高度。[6]

(三)教学方法维度

改变高校传统的填鸭式思政教学方式,在“格物致知”“絜矩之道”的启示下,高校思政教学方法应注重引领、示范,触及学生灵魂。

1.以格物致知,启示教师重引领,诱导启发教学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通常以教师照本宣科地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简单直接地给予学生一堆死记硬背的思政原理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权利,导致思政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到学生的灵魂。“修齐治平”思想中的“格物致知”乃“大学始教”,是人“明明德”的第一步,它表明了要想达到自我内心的认知,首先就要主动去接触事物并穷尽它的道理,只有对万物之德穷尽钻研,才能真正形成修身智慧。结合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就是要以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观察世界,明辨是非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思政教师首先可以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然后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思政案例,建立问题机制,以问题来自学生,点评来自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手段,诱导学生自发思考,还思政课堂的主动权于学生,使其在主动追求中学习,在学习中主动追求,真正做到对思政学习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知行合一,以行为本。[7]

2.以絜矩之道,启示教师重示范,躬行践履教学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高校的思政教师不仅要通过传授知识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更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政素质,以身作则、身教示范。《大学》第十一章全面阐释的“絜矩之道”思想内涵有二,一曰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一曰推己及人的传递功能。[8]结合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就要求思政教师躬行践履、以身作则,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美好行为给学生以道德上的示范引导,另一方面以推己度人的利他精神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感化,在工作和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爱国”的为民之道,“敬业”的处事之道,“诚实友善”的为人之道,以教师的同理心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并与学生的同理心相交叠,良性循环,用自己的学高身正促进思政教学从理论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化。

结语

当今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思政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基因上具有同根性,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同质性,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大学》所阐发的“修齐治平”思想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目前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十分丰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将“修齐治平”思想进行逻辑重构,建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局,并从“修身”与当今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契合,“齐家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平天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契合的角度,论述了“修齐治平”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并以此为出发点,对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理念、内容、方法给予启示。

但是,“修齐治平”的思想毕竟诞生于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引入“修齐治平”思想的同时,需要注意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摒弃其中蕴含的忠君思想,在批判中加以继承。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