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要突出“四化”

2018-04-02杨文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四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杨文新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课程建设是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核心,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的重点。课程建设质量对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起重要影响。目前,各地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都非常重视培训工作,培训越来越受到校长们的喜欢,“但课程建设滞后,缺乏标准的课程体系仍然是导致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1]。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设要重点关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等四个关键要素,要在突出课程目标主题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实施多样化和课程评估综合化等方面下工夫,从而建构科学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助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

一、课程目标主题化

当前校长培训存在课程目标泛化,主题不够突出的问题。课程目标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培训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培训课程编制最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是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人员对中小学校长培训类型的岗位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目前,我们国家中小学校长培训类型主要有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四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培训,其培训的时长、内容、形式等有不同要求。但不管是何种类型,我们认为都需要有一个主题,作为培训的主线贯穿始终,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解决课程目标泛化的途径是要突出课程目标主题化。课程目标主题化是以一句高度凝练的主题化的语言来概括课程的核心要求。课程目标主题化是确保培训课程目标明确的着力点。以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组织实施的“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为例,我们把高(完)中任职资格培训的课程主题确定为“基于专业标准的高(完)中校长专业素养提升”,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课程设置就以高(完)中校长专业标准为主线,突出任职校长掌握“规划学校发展”[3]等六条专业标准职责基本内容和要求,为校长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再如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项目,根据省教育厅提出的“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深厚、治校能力突出、办学业绩卓越、教育视野宽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名校长”的培养目标,我们把课程目标聚焦在“办学思想凝练”主题上,成为名校长培养人选和工程实施者三年培养期内的工作主线。

课程目标主题化的落实和成为共识需要培训机构要安排专门时间对学员进行解读,让学员明确课程目标的核心要求,以便在培训过程中配合课程实施者吸收内化。

二、课程内容模块化

当前校长培训存在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乏逻辑感等问题。解决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乏逻辑感等问题的途径是要突出课程模块化。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细化,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在校长培训满意度测评中,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包括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犹如饭店的菜肴,菜肴质量影响顾客的评价。因此,课程内容设置科学与否影响整个培训质量,影响学员对培训的整体评价。提高课程内容质量的途径是在课程目标主题化基础上,对课程内容系统建构,力求使课程内容呈现模块化。

首先,课程内容模块化设置要充分考虑国家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4]。我们在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中就非常重视这一精神的贯彻落实,在课程内容上设置了“理想信念教育模块”,重视对名校长培养人选的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办学的政治方向。为此,先后组织名校长培养人选走进福建古田,瞻仰古田会议会址;走进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走进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宣誓墙前重温入党誓词、瞻仰红船、学习“红船精神”。这些理想信念资源成为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深刻教材。

其次,课程内容模块化设置要充分考虑校长专业发展需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精选培训内容,满足校长专业发展需求”[2],对任职班、提高班和高级研修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意见》精神,在高(完)中正职校长培训班主要围绕课程主题,课程内容设置涵盖理论类课程、政策类课程、研讨类课程、引领类课程和经验类课程等五大模块。课程内容既考虑校长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也注重校长的实践性知识,突出实践取向和问题导向,受到校长们的欢迎。

此外,在课程内容模块化基础上,还要对应形成系列专题。系列专题和课程模块形成严密的逻辑链条,构成课程内容体系,与课程主题呼应。

三、课程实施多样化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确定后,采取什么方式实施课程和谁来组织实施课程也非常重要,必须加以重视。当前校长培训存在课程设施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解决课程设施方式比较单一问题的途径是要突出课程实施多样化。

首先要突出课程实施方式的多样化。《意见》指出,要更新培训理念,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采取专家讲授、案例教学、学校诊断、同伴互助、影子培训、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2],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比如在承担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项目中,我们就非常重视影子培训方式的实施。通过组织参训校长参加影子培训基地学校的行政会议、观摩学校教科研活动、与影子培训基地学校教研(科)室、德育处(室)、教务(导)处(室)等管理部门人员开展座谈交流等,让参训校长与基地校长如影随行,细致观察基地校长的工作,自觉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全方位地学习基地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治校方略,学习、借鉴影子培训基地学校的办学治校先进经验,促进参训校长思考学校发展的路径和校长自身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各自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影子培训成为参训校长最受欢迎的课程实施方式。

其次要突出课程实施师资的多样化。好的课程设置了,还需要有好的和适合的师资来实施。在课程主题化和模块化基础上,要遴选好的师资和适合的师资来为课程实施服务。我们非常重视课程实施师资库的建设。多年来,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课程实施师资队伍构建,主要有三大类人员组成:一是高校研究机构人员;二是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三是一线优秀校长教师。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校长培训成人学习的特点,注意工学矛盾,要充分考虑培训课程集中实施和培训课程网络平台实施相结合,同时还要体现校长的主体性,要重视参训校长的问题,强化校长的参与,重视校长的体验[5]。

四、课程评估综合化

课程评估是培训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主办方、委托方和培训机构本身都很关注课程评估,因为它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校长培训存在课程评估方式简单化问题。解决课程评估方式简单化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要突出课程评估综合化。

教育部非常重视评估工作。要求各地要“采取专家实地评估、学员网络匿名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加强校长培训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2]并且要求发挥评估结果的作用,要把评估结果作为培训任务调整和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

以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为例,教育部校长国培办公室非常重视评估工作,从2013年工程开始实施起,每年都开展评估工作,并且通报评估结果,把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培训机构竞标的重要依据。评估按照学员满意度调查占40%、专家评估占40%、培训单位自评占20%的权重形成评价结果。

课程评估综合化不仅要求评估方式和权重的综合,也要考虑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综合,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

猜你喜欢

四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