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性质之辨与立法模式研究
——以互联网新型权利为视角
2018-04-02李伟民
李伟民
(中国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8)
一、“个人信息权”概念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人类生产、生活、管理等一切活动,均以信息或数据的形式展现,信息真正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①美国于2015年10月通过《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法》,欧盟于2016年4月通过《数据保护法》、2016年7月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指令》。中国也相应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应对互联网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冲击和变化。②信息的重要性引发人们对其性质的思考,当信息与个体完美结合后,学习信息、生活信息、工作信息成为识别个体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区分个体的重要资料,也成为商家拓展市场的重要资源和渠道。③信息单独存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意义上的“无体物”。④信息一旦和个人人身结合,性质即发生了变化,成为全新的法律概念,⑤人们不得不思考其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特殊的信息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身体健康、生活安宁,⑥并且不能完全脱离人身而存在,也不能随意被买卖;刑事打击侵犯个人信息交易和泄露,已经成为常态。⑦当下,“个人信息权”与人身权同样重要。
互联网经济成为新的经济模式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网上购物和接受服务、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的经营模式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些互联网平台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采集每一位使用者的个人信息,个体的生活爱好、消费习惯、出行信息都在被搜集和整理中。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技术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比如,公共场所摄像头安装范围不断扩大,很多电影院都安装了具有夜视功能的摄像头,⑧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陆续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未来的人们无处可藏。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数据海量、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多样等特点,构成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每一位个体在享受互联网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处于“裸奔”状态,个人隐私、个人信息都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状态。充分认识到这种大的变化,并制定出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在当今社会显得更加重要。在个人信息不断被侵害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探寻更佳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正处于“互联互通”的网络科技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印记会深深地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个人信息权”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0条首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⑨第111条首次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权”,并且没有包含在第110条一般人格权“隐私权”和其他人身权中,明显是和“隐私权”并列的一项权利;第127条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做了规定,有学者认为“虚拟财产”是“多种权利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这些创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关于“个人信息权”的提法,已被学界认可和接受,理论界基本没有争议,但是关于“个人信息权”的性质,学者认识不一。有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权”是宪法权利,也有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权”是财产性权利,还有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
本文认为,从信息到个人信息是社会的进步。“个人信息”(personal data)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信息的总称,它包括个体的出生、身份、工作、家庭、财产、健康等各方面的所有信息和资料。从个人信息到“个人信息权”是立法的进步。“个人信息权”是个体对其信息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有权防止他人干扰的权利。“个人信息权”不是宪法权利,不是财产权,也不是人格权,而是一种互联网时代新型的民事权利。以往的争议基本围绕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与财产权等概念的不同而展开,从而陷入“个人信息权”是宪法权利、财产权、知识产权、人格权之争论的泥潭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和生效,预示着“个人信息权”新型民事权利法律地位正式得以确立,关于“个人信息权”性质的各种争论应该休矣。
二、“个人信息权”非宪法权利
随着个人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学者从宪法角度来论证“个人信息权”的性质,认为,“个人信息权”应视为“一种宪法基本权”。还有学者以“信息自决权”与“个人自由”来论证“个人信息权”属于宪法权利,认为“信息自决权”是中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权利。持“宪法权利”观点的学者,普遍引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作为论证的法律依据,认为其中的“人格尊严”条款提供了包括“信息自决权”在内的与人格有关的新型基本权利的解释空间。同时,有学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出发,认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概括性权利条款,是“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未列举的基本权利得以存在的主要依据。认为“个人信息权”是宪法性权利的学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强调了个体对信息的控制,倾向以人的自由、人权来证明“个人信息权”是宪法权利。从另外一个维度看,持“个人信息权”是宪法权利的学者认为,一旦上升到宪法高度,无疑加强了权利的保护,这一基本人权“客体说”是从宪法的角度看待“个人信息权”属性的必然结果。也有学者以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1款规定的“每一个人有权自由发展人格”来论证“个人信息权”。
本文反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来解释“个人信息权”。第一,该条款只是宣示性条款,无“人权”的具体内容;第二,“人权”与“与人有关的权利”不能等同,“个人信息权”最多解释为与人紧密相关或者有关的权利,但不是“人权”本身。本文也反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解释“个人信息权”。据国内学者的学说和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所规定的“人格尊严”与德国基本法中的“人的尊严”不同。他们认为,将人格与尊严放在一起是为了提高一般人格权的保护力度,也就是说涉及“人的尊严”的人格领域会受到更强的保护。同时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109条规定的是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权,而不是具体人格权。以“人格尊严”解释“个人信息权”,必然得出“个人信息权”是“一般人格权”的结论,与“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的观点没有任何实质区别。
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则上只对与人的基本生存有关的权利进行宣示性规定,如各种自由性权利,具体的“权利”还需要部门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予以明确。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法,主要是民法和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款目前不能作为裁判保护民事权利的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案件几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宣示性的“宪法权利”只是浩如烟海的“权利”中的一叶小舟,只是“权利”中很小的一部分,“宪法权利”与“人权”“公民权”也不能等同。把“个人信息权”认定为“宪法权利”,表面上是加强了“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而事实上更加虚无,缺乏实际操作性。
三、“个人信息权”非财产权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采集、分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权”是一种新型财产权。个人信息与特定自然人身份关系相对紧密,但是与公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他们从商业价值角度定义“个人信息权”,认为它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进行支配的一种新型财产权。这种观点限定“个人信息权”只能存在于对个人信息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条件下,这种明显不能推而广之的理论,难以概括“个人信息权”的全部特征,遭到反对在所难免。个人信息可以交易的实例也说明,个人信息虽含有财产性因素,并具有稀缺性,但这却不能说明个人信息是所有权客体。
传统民法理论以是否具有财产价值,把依据民法理论产生的私权权利分为财产权与非财产权。财产权如物权、债权等,非财产权如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因为出生而取得,因死亡而消灭,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不得转让与抛弃。受这种私权权利划分的观念影响,分析一种私权的性质,难免陷入非人身权即财产权的结论之中。再加上受个人信息可以被商业开发和利用的影响,就顺理成章得出“个人信息权”是财产权的结论。随着社会发展,以财产利益来区分民事权利类型的分类方法也面临挑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私权权利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如继承权、社员权是兼具财产权和非财产权双重性质的权利。再如关于股权的性质,曾经在学界引发争论,有学者认为股权之本质是所有权,另有学者认为股权是债权,还有学者认为股权是社员权。经过充分争论,最后认为股权是综合性权利。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上虚拟的货币、礼品、网络游戏账号、微信账号、邮箱等事物如何正确定性,对民法私权权利的划分标准提出了挑战。有学者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客体具有无形性的特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要以动产、不动产等有形财产为调整对象,缺乏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明确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必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确认网络虚拟财产的新型财产的法律地位。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7条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做了规定,算是对互联网“无体物”的及时回应。有学者认为,特殊的网络账号,特别是网店、自媒体、公众号等,本身不只具有单一的财产属性,应是集财产权、信用权、商誉及知识产权为一身的综合类财产权。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这类事物具有特殊性,明显与一般的财产不同,但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类特殊的财产,在面对能否继承等问题时就暴露出了其理论内部的矛盾:如果这些虚拟物质是财产,那么应该允许死者的继承人予以继承;如果不能被继承,其财产性就会受到质疑。2004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贾斯汀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死亡后,其父亲要求继承儿子雅虎邮箱中的照片等资料,被雅虎公司以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为由拒绝,产生诉讼,法院最终也没有支持原告交付雅虎邮箱账号和密码的要求。该案例说明,新型互联网虚拟的各种账号,具有财产权的外观,但是内容涉及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等,目前难以简单归入新型财产权中。
本文认为,这类依托互联网存在的新的虚拟物不只彰显单纯的财产性特征,还体现了与特定主体的紧密联系。如果把这类虚拟的事物直接定义为财产或财产权,将面临财产继承性的挑战。如果允许私人的邮箱账号、微信账号作为财产被继承,将会产生秩序上的混乱。本文认为,忽略个人信息与民事主体的紧密联系,而直接认为“个人信息权”是新型财产权的观点明显理论不足:一般的财产可以脱离民事主体而单独存在,如无主物,但是个人信息高度依附于民事主体而存在,离开特定主体的信息至少不再是个人信息。
四、“个人信息权”非人格权
传统人格权是现代私法的产物,以现实社会发展为适用基础,在互联网时代,其保护理念受到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挑战,如隐私权在网络共享时代逐渐被商事化,数据权逐渐显现。权威民法学家对人格权进行了阐述,认为其属于非财产性权利,指存在于权利人自身人格上的权利,亦即以权利人自身的人格利益为标的的权利,是支配权、绝对权、专属性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不得转让与放弃。常见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都属于“一般人格权”。且“一般人格权”也是一种具有发展性、开放性的权利,随着社会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有学者认为,隐私权为现代人格权的一种。所谓隐私,又称个人秘密,指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知悉的秘密,包括私生活、日记、照相簿、生活习惯、储蓄、财产状况、通信秘密等。“隐私权”是自然人保有其个人私生活秘密并排除他人非法侵犯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没有“隐私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0条对“隐私权”拥有更高的地位进行了明确,同时把“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并列,认为既不存在隶属关系,也不存在包含关系。
王利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生效之前,对个人信息的定义提出了相应观点,认为它是“与自然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学习信息、生活信息、工作信息等”,并且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确认“个人信息权”,将其规定为一种独立的具体人格权。无论是采用单行立法模式,还是分散立法模式,首先都应当解决“个人信息权”是何种权利的问题。王利明认为,“个人信息权”虽然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但是应位于“人格权”之下,实质是一种“独立人格权”。刁胜先认为,个人信息民法保护采取“个人信息权”的称谓是可行的,但是其性质宜归入人格权与基本人权范畴。“个人信息权”属于一般人格权,对传统人格权起补充作用。齐爱民与王利明观点一致,认为“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具体人格权,是指信息主体依法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同时认为“信息删除权”是“个人信息权”的内容。王叶刚认为,“个人信息权”是具体人格权,并且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分则”中设置独立的“人格权编”。
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和信息数据结合,产生了新的权利——“数字遗忘权”或者“被遗忘权”。2014年,欧盟法院以判例形式确定的“被遗忘权”,是指允许信息的权利人所要求对其之前尴尬的信息进行处置的权利,是一种新的权利。有学者认为,“被遗忘权”属于“隐私权”,属于公民人格自由下的数据自由权利。也有人认为,中国有必要引入“数字遗忘权”制度,这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国内部分学者似乎发现了个人信息与隐私之间的关联,也察知两者的不同,但是多数学者最终的结论是,“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一样属于“人格权”。
认为“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的学者,普遍先从“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关系展开,个人信息中当然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因此极易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保护个人信息。当前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高科技发明面临着被误用或滥用的风险,会对个人隐私等人格权带来现实威胁,这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格权立法,提升人格权的保护水平。另外,现代社会人口集中,交通便捷,大众传媒普遍深入,新工艺器材如窃听器、远距离照相机、录音机、针孔摄影机等的发明及进步使人格随时有遭受侵害之虞。在现代社会中隐私易泄露,应加强人格权保护。虽然以保护个人隐私实现保护人格权,可以间接实现保护个人信息之目的,但是,个人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并不是个人隐私,如求学信息、工作信息以及半公开状态下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个人信息,单纯用“隐私权”是无法对它们加以保护的。
即使是权威民法学者,在证明“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时,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纠结。王利明认为,在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已成为个人重要的权利,并且是个人享有的一项人权;但与此同时他又承认个人信息具有财产和人格双重属性,以致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人信息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人格权。
本文认为,个人信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含有个人的私密和敏感信息,则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有关,当然也与人格权有关,故而,侵犯了个人信息,既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也侵害了人格权;除此之外,两者没有必然关系,两者是彼此独立的两种权利,人格权不能囊括“个人信息权”的所有特征。两者是并列关系,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偶合而已。
五、“个人信息权”非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但是在中国法律中之前并没有“知识产权”明确的定义,只有各种学理的定义,被称为“列举主义”和“概括主义”。有各种各样关于知识产权的表述,但是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知识产权是明显区别于传统所有权的另类权利,是法定之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列举的方式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定义。关于知识产权的性质有多种说法,知识产权是公权利、人权、私权公权化的权利、兼具私权属性和公权属性的权利等观点存在中国法律界多年。现在知识产权是私权已经达成普遍共识。知识产权是否财产权,学界认识不一。有学者认为,虽然有知识产权包含人身权内容的学术观点,但是知识产权本质上是财产权,并且称之为民法上的第一财产权利;也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是“潜在的财产”,将知识产权一笔归入“财产权”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主张不要轻易把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合并在同一个“款项”里;还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或“无体财产权”。学界有知识产权客体扩大化的趋势。有学者认为,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权利人能够通过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任何“成果”都是知识产权的客体,既包括有体物,也包括无体的数据,甚至包括虚无缥缈的“信息”;另有学者认为,当代信息时代里,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向“信息产权”扩充的趋势,同时提出了“信息财产”的概念,并且认为知识产权是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把“数据信息”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这被认为“数据信息”是知识产权观点最好的佐证,但是庆幸的是,在后续的草案和最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数据信息”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中去除,说明“个人信息权”不是知识产权,两者存在明显不同。
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是对智力成果保护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制度。生活中,只有部分信息可能达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例如,达到独创性的信息可能是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达到新颖性的技术信息可能是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具有经济价值的商业信息和技术信息可能是商业秘密保护的客体。个体对这部分个人信息即享有“个人信息权”,同时还享有知识产权。但是,大部分个人信息不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等特征,不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因此,认为“个人信息权”是知识产权的观点明显存在以偏概全的缺陷。把“个人信息权”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也不能起到完全保护的作用。
六、“个人信息权”是独立的新型民事权利
在国家管理过程中,“权利”系外来语,在拉丁文中为jus,在法语中为droit,在英语中为right,在德语中为recht,是正义、直道之意。关于权利的本质,存在三种学说,分别为“意思说”“权益说”“法力说”。“意思说”认为权利之本质为意思之自由或意思之支配;“利益说”认为权利之本质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法力说”认为权利本质是指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肯定权利乃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之力。“法力说”是学界的通说。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民事主体处于不断扩张的状态,权利客体也在不断扩张,权利内容必然相应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用传统民法非财产权即人身权的观点对权利进行分类,互联网环境下虚拟的主体和客体成为民法新的内容,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迎接新型权利的到来。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未对权利和权利客体做认真区分,在知识产权法学领域,存在把“版权”作为“著作权”的客体的情形。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把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的客体做了区分,“作品”是著作权法的客体。民法上的权利客体应当包括物、智力成果、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以及特定行为,与之对应的是物权、知识产权、人格权、身份权及债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私法性质的民事权利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从重视人权开始,现代法开始承认人格权作为私权而独立存在,从人格权中产生了肖像权、姓名权以及更加具体的隐私权。1993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生了新的权利,有“知情权”、“选择权”、“人格尊严保护权”、“索赔权”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变得更加紧迫和复杂。2013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又增加了几项新的权利,如“7日无理由退货权(后悔权)”、“个人信息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领域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和商家对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所承担的法定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为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早日出台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来看,把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和“人格尊严保护权”在同一个法律条文里进行规定,究竟是说两者都具有“人格权”的特性,还是说两者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本文理解,应该是后者。
本文认为,个人信息是与个体密切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的总称,“个人信息权”是指信息主体对其信息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有权防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对个人信息进行管理的部门众多,如公安机关、银行等,涉及行政法、商业银行法等领域。对个人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如果发生在消费领域,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不能因为个人信息与公法相关,就想当然得出个人信息是公权的结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并生效,“个人信息权”的私权利地位正式确立,我们不能因为“个人信息权”偶然会和“人格权”发生部分重叠,就想当然得出“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的结论,我们也不能因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具有外在的财产性和商业价值,就想当然地得出“个人信息权”是财产权的结论,就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领域我们从不会认为“后悔权”和“个人信息权”是财产权。
“个人信息权”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本质是私权,是继股权、知识产权之后的又一新型民事权利。股权既有非财产性质的表决权、选举权,也有财产收益的分配权、公司剩余财产的取回权。关于知识产权的性质,在理论界曾引发争论,如作品署名权是人身权还是财产权争论不休,知识产权是财产权还是人身权也存在争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在序言部分明确承认“知识产权是私权利”。随着中国《民法总则》颁布生效,权威民法学者的观点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没有明确使用“个人信息权”的概念,但在解释上也可以认为,其承认了独立的“个人信息权”。我们认识“个人信息权”就如认识股权、知识产权的性质一样,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多年前,有人问我“股权”是什么?我回答“股权就是股权”。现在当有人问我“个人信息权”是什么时,我同样回答“个人信息权就是个人信息权”。这看似平白的答案,却道出新型民事权利性质辨析的旨趣。
七、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探索
纵观世界范围内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英、美、法国家分散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和欧盟采取的统一立法模式。
个人信息保护的统一立法模式是指由国家立法,统一规范国家机关和民事主体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的立法模式。此种立法模式为欧盟所倡导,对此后的国家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客观地说,此种影响并不是因为欧盟采取了统一立法模式,而是由于这种模式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法律制度相吻合。具体来讲,个人信息保护的统一立法模式,又可以分为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日本模式又称为统分结合模式。
美国分散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事后救济。与美国不同,欧盟更加强调事前预防,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统一化,从而形成了“个人权利本位”和“预防为主”的欧盟信息保护法。美国1974年通过了《隐私权法》(又名《私生活秘密法》)。进入信息时代,又于1988年制定通过了《计算机比对与隐私权保护法》,1996年通过了《信息自由法》,2015年初通过了《网络情报共享和保护法案》,从而确立了美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也称为美国隐私权保护模式。欧盟于1981年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约》,1995年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指令》《欧盟一般个人信息保护条例》,2016年通过了《刑事犯罪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指令》,2016年4月通过了《数据保护法》,用以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和隐私。2016年7月通过了首部网络安全法《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旨在加强基础服务运营者、数字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通过这些立法,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欧盟的独立地位,将自动化处理的信息保护问题从普通民事法中独立了出来。
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就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立法计划,目前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公布。中国现有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与行政法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只是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了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规定,尚未构成体系化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的规定、第33条“保障人权”的规定、第40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规定被学者解释为“个人信息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关于“公民肖像权、名誉权”的规定,被看作是宪法条文的具体化,它虽然没有关于“个人信息权”的明确规定,但是确实能间接保护“个人信息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隐私权”的规定,对部分个人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只是没有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2013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和“个人信息权”,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做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仅对居民身份证在使用、管理方面的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保护范围明显较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做出修改完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修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另外,在其他的法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也相应有特定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中包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关注的重点。仅通过民法典确认“个人信息权”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独立的单行法去确立各项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规则。尤其是个人信息不仅涉及保护问题,而且涉及管理问题,因而其可能涉及许多公法规范,这些公法规范不宜在民法典中规定。此外,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利用等涉及大量的技术性规则,民法也无法囊括其他关于个人信息的行为,有些规则也不宜在民法典中规定。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和生效,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也就是说,单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在民法确定“个人信息权”法律地位的情况下,需要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其他部门法中制定特殊领域“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
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掌握如下重要原则:一是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于“个人信息权”是私权的首要地位;二是确立公法关于“国家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战略指导地位;三是以制定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契机,确立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保护范围、保护任务、保护措施、法律责任等制度;四是以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不同部门法关于“个人信息权”的相应法律条款,以起到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作用。
注释:
①参见周汉华:《互联网法律的国际经验》,载中国互联网协会编:《互联网法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25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第39条规定,“促进有关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网络安全服务机构等之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第51条规定,“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第76条定义,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③商家依据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广告推送。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无体物”没有做明确规定,学理上有“无体物”的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7条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规定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不足。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7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
⑥《清华大学教授被诈骗千万细节:隐私泄漏》,http://www.sohu.com/a/114885401_223764 ,2017年9月14日最后一次访问。《山东准大学生9900元学费被骗光,郁结于心离世》,http://edu.sina.com.cn/l/2016-08-24/doc-ifxvcsrm2355249.shtml ,2017年9月14日最后一次访问。
⑦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做出的修改完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修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5月9日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这些足见法律对“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力度之大,也足见“个人信息权”的重要。
⑧笔者在2017年2月曾接受《环球时报·海外版》采访,对各大影院安装红外线摄像头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其中关键的问题涉及消费者知情权,即相应单位在采集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时是否坚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等原则。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0条中的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以及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