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

2018-04-02陈文君肖奚强

关键词:多义性歧义指代

陈文君,肖奚强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引 言

江苏教育电视台“有一说一”栏目曾有过一期访谈节目,标题是“看不见你的爱”。乍看之下,以为这期节目会以“感受不到对方的爱”为主题展开一对怨偶的爱恨纠缠。然而与我们设想不同的是,其访谈对象是一对盲人,因为眼盲而互相看不见,却彼此深爱着对方,这才是其标题的含义所在。这一出乎意料之处引起了我们对“看不见你的爱”这一结构所存在的歧义现象的关注。

我们主要从歧义类型的角度对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进行歧义分化和歧义成因分析。回顾已有研究,歧义类型问题较早被学界关注。赵元任1959年在国外语言学刊物上发表《汉语中的歧义问题》(“Ambiguity in Chinese”)一文,就对歧义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国内相关研究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该时期关于歧义类型的研究,如徐仲华(1979)、施关淦(1980)、吴启主(1980)、吕叔湘(1984)、黄国营(1985)、陈昌来(1988)等,主要通过列举进行,涉及歧义的各种类型。

该时期后期至今,关于歧义类型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从语体角度可将歧义分为口语歧义和书面语歧义,如石安石(1988)。

二是从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来说,歧义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语音歧义由同音词造成,词汇歧义由多义词造成,语法歧义由结构层次、结构关系或语义关系不同造成”(尤庆学,2001)。其中,后面两种歧义类型较受重视。相关文献中,石安石(1988)、柳广民(1994)、邢凯(1997)、程工(1998)、何洪峰(2003)、陈一民(2004)等的研究对词汇歧义、语法歧义都有涉及;蔺璜(1993)、税昌锡(2006)、王红旗(2006)、于景超(2007)等则研究语法歧义。

三是随着对歧义与语用关系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从语用学角度分出的语用歧义,主要探讨语境、交际等语用因素与歧义的关系,如徐思益(1985)、王建华(1987)、张宁(1988)、熊文华(1989)、郑文贞(1993)、柳广民(1994)、凌德祥(1997)、邢凯(1997)、程工(1998)、周红(2002)、徐以中(2003)、杨亦鸣(2005)等。

此外,还有从其他角度分析歧义类型的研究,如黄成稳(1982)、马庆株(1985)、吴英才、李裕德(1997)等。 但这些研究相对零散,未形成系统。

依据前人对歧义类型的分类来考察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可以发现:该结构的内部要素“看不见”“爱”“你”的多义性符合词汇歧义的特点;该结构体现在不同结构层次中的语义关系的歧义,符合语法歧义的特点;一般语境义和特殊语境义的并存和语用歧义相关。因此,本文将在对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对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进行语义分解,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

一、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

1.词汇歧义

何洪峰(2002)所概括的双重歧义因素①组合中,有一种是词语多义结构和词语多义结构的组合,在单个歧义结构中则可表现为多义词和多义词的组合。从词汇歧义看,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的构成要素“看不见”和“爱”都存在多义性,其组合属于多义词的组合。文炼、允贻(1985)指出词语的指称意义与句子的意义相关,由此可知词语的指称意义也会导致歧义,这也应是词汇歧义的一种。该歧义结构的一个构成要素“你”就存在这种词汇歧义现象,表现为指称义的多义。

一是“看不见”的多义性表现。

感官动词“看”一般可理解为“使视线接触人或物”,②属于行域范畴;也可理解为“观察并加以判断”,③属于知域范畴。那么,由它构成的表否定义的“看不见”是否同样隶属于行域和知域?陈颖、陈一(2016)从认知域角度对比“看见”“看到”时指出,“看见”仅表视觉义,属于行域范畴,而“看到”则表视觉义、认证义,属于行域、知域两个范畴。

为了验证“看不见”是否属于多重认知域,我们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看见”“看不见”各500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属于行域的“看见”有468例,占总例数的93.6%;属于知域的“看见”有32例,占总例数的6.4%。如:

(1)只有这些亲手推动数字变革的驱动者,才可以在大脑皮层里看见那样一个遥远却又快速贴近我们的未来世界。(《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2)像在意大利影片《邮差》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影响和启发。(《中国当代电影史》)

上面两例中“看见”的宾语并非具体的事物、行为等,而是抽象的,且例(1)的状语“在大脑皮层里”提示了该处与人的认知相关,无法用视觉义解释,更适合用认知义来解释。

属于行域的“看不见”有451例,占总例数的90.2%;属于知域的“看不见”有49例,占总例数的9.8%。“看不见”与“看见”一样,主要隶属于行域,表视觉义,这是它最直观的语义;少数隶属于知域,表感知、认识义,主要表现为所带宾语一般为抽象概念、情况等,如:

(3)有些作品里人不仅与政治完全脱离,甚至与社会也脱了节,从中看不见社会的环境和时代的精神,人成了自然人……(《1994年报刊精选》)

(4)这是卡贝学说的革命方面,但卡贝是一个历史唯心论者,他看不见作为资产阶级社会掘墓人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读书》第30卷)

上面两例“看不见”的宾语“社会的环境和时代的精神,人成了自然人……”和“作为资产阶级社会掘墓人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都是抽象的而非具体实际的,它们指向的谓语“看不见”应表认知义。

因此,就词汇歧义而言,“看不见”最直观的语义为视觉义,即“视觉上接触不到”,其次也表感知、认识义,即“心理认知上感受不到或认识不到”。

二是“爱”的多义性表现。

心理动词“爱”常做谓语,表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④也可做宾语,如本文所讨论的歧义结构中的“爱”。我们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随机搜索了500个“爱”做宾语的例子,并据此分析处于宾语位置的“爱”的语义。经统计分析发现,有4例“爱”表示“充满喜欢、热爱之意的行为”,约占总例数的0.8%,其余496例表示“爱意、爱情”等抽象概念的约占总例数的99.2%。如:

(5)他要用自己的爱去教学生学会爱。(《1994年报刊精选》)

(6)树根表示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代表炽烈的爱,火柴梗表示男方态度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CWACALT0049)

例(5)“用自己的爱”是“教”的方式,是具体而非抽象的,这里的宾语“爱”表示“充满爱意的行为”,而例(6)的“爱”是“代表”的宾语,表示一种寓意,是抽象的,这里可解释为“爱意”。

由此可知,“爱”做宾语时,倾向于表示“爱意、爱情”等抽象概念,这是它做宾语时最直观的语义。

综上,“看不见”有视觉义和感知、认识义两种语义,而前者是它最直观的语义;谓语、宾语位置的“爱”可解释为“爱意、爱情”和“充满喜欢、热爱之意的行为”两种语义,而前者是它最直观的语义。因此,当都具有多义性的“看不见”和“爱”组配在一起构成动宾结构时,语义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看不见”表视觉义,“爱”表示“充满喜欢、热爱之意的行为”;二是“看不见”表感知、认识义,“爱”表示“爱意、爱情”等抽象概念。

三是“你”的多义性表现。

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存在活用现象,可指代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指称义。“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一般指代听话人,但也可指代对话者双方。这时的“你”是泛指,“你”所指代的对象是作为一个集体概念而存在的。吕叔湘(1985)已指出,“你”在表示泛指时,“有时候‘你’既指对方,也包括自己,实际上等于咱们”。例如:

(7)老通宝虎起了脸,像吵架似地嚷道:“水路去有三十多‘九’呢,来回得六天!他妈的,简直是充军!可是你有别的办法么?茧子当不得饭吃,蚕前的债又逼紧来!”(茅盾《春蚕》)

该例中的“你”并不单指老通宝的儿子阿四(听话人),实际上是指包括阿四、老通宝在内的他们一家所有人,是个集体概念。

受语境的影响,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中的“你”的一般用法和活用现象并存,前者指代听话人,后者泛指对话者双方。

肖奚强、张亚军(1990)在分化歧义句式“N1+V得+N2+VP”时发现,在同一组句式中,N1、N2所代表的人称不同,会导致动作的发出者产生变化,由此也会产生单义、歧义的不同结果。由此可见不同的人称对歧义现象的影响。同样是单数人称代词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和第三人称代词“他”,替代“你”进入该歧义结构,即构成“看不见我的爱”和“看不见他的爱”,进行语义分解后的结果不尽相同。

首先来看“看不见我的爱”。第一人称代词“我”一般指代说话人。吕叔湘(1985)提出,“我”的活用就是跟“你”联合起来指一群人中的个体。这种情况的“我”往往与“你”连用,如“我一言,你一语”“你看我,我看你”。而“看不见我的爱”中的“我”并不符合这一活用条件,应是其一般用法,所以和“看不见你的爱”中的“你”不同,这里“我”未出现活用,无法分解出特殊语境义。

至于“看不见他的爱”,我们认为“他”与“看不见你的爱”中的“你”一样得到活用,并指代不同的对象:一是指代语境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二是泛指相爱者双方,指代第三人称复数,同样可存在于特殊语境(相爱者双盲)中。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说话人的角度有关。当说话人站在转述者的角度进行转述,事件本身与说话人无关时,第二种情况就可以存在。

“咬死了猎人的狗”与“看不见你的爱”,虽然结构层次切分相同,但是前者不存在词汇歧义。首先,与“看不见”“爱”句法位置相同的“咬死”“狗”,都与具体动作行为和具体事物相关,语义单一;其次,与“你”句法位置相同的“猎人”,是指称人的名词,这里不存在泛指用法,语义单一。因此,在分化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时,该结构所表现出的语义要比“咬死了猎人的狗”更为复杂。

2.语法歧义

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的语法歧义主要体现在不同结构层次中语义关系的歧义。对比“咬死了猎人的狗”,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构层次切分,这两个歧义结构可分别切分为“咬死了猎人的狗”“咬死了猎人的狗”和“看不见你的爱”“看不见你的爱”。

首先来看“咬死了猎人的狗”。“狗”是名词,就语义关系而言,“咬死了猎人的狗”中“猎人的狗”是“咬死了”的受事,其中“猎人”是“狗”的领属性修饰成分;而“咬死了猎人的狗”中“猎人”是“咬死了”的受事,“狗”是“咬死了”的施事。如果采用变换分析法,“咬死了猎人的狗”可变换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咬死了猎人的狗”则可变换为“狗咬死了猎人”。

再来看“看不见你的爱”。“爱”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中,其语义指向不同。在“看不见你的爱”中,“你的爱”是“看不见”的受事,“爱”的语义指向“你”,“你”是“爱”的经事;而在“看不见你的爱”中,“你”是“看不见”的受事,“爱”的语义指向该结构隐省的经事。因此,“看不见你的爱”无法像“咬死了猎人的狗”一样,仅依据变换分析法,通过动词、名词间的施受关系进行相应的变换来消除歧义。

二、歧义结构的语义分解

综合上文对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词汇歧义、语法歧义的分析,对该结构进行语义分解,发现“看不见你的爱”存在两类语义,即:一般语境义和特殊语境义。前者又可分解为两种语义:一是表示(可以看到表达爱意的行为,但是)心理上感受不到爱意;二是(因为距离问题)从视觉上看不见表达爱意的行为。在“看不见你的爱”中,以上两种一般语境义都存在,分别解释为“你的爱意,你所爱的对象感受不到”和“你爱的对象(因为距离问题)视觉上看不见你表达爱意的行为”。我们认为,第二个语义是该歧义结构最为直观的语义。依据上文“看不见”使用倾向性的统计结果来看,“看不见”倾向于表视觉义。“看不见∕你的爱”中,谓语“看不见”是该结构的中心语,语义优先选择“看不见”的直观语义,与之组配的“爱”只能解释为可被视觉接触的具体的行为,据此推断,第二个语义应为该结构的直观语义。然而在语义分解时我们发现,第二个语义相较于第一个,其存在需要出现“距离远”这一前提条件。若不出现该前提条件,“看不见∕你的爱”无法直接推导出第二个语义,这是语境的歧义消解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因此,“看不见∕你的爱”的最直观语义为第一个语义,其中“看不见”语义为感知、认识义,“爱”则相应地表示“爱意”这一抽象概念。

综合以上语义分解可以得出,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的语义远复杂于“咬死了猎人的狗”。其两种结构层次中构成要素“看不见”“爱”“你”的语义选择并不相同,受语义关系和语境的影响,语义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并存:不同结构层次的一般语境义主要因为语义关系的不同,对“看不见”“爱”“你”的语义的选择各有侧重;特殊语境义则直接决定了“看不见”“爱”的单义性和“你”的多义性。正因为如此,“看不见你的爱”才无法像“咬死了猎人的狗”一样,仅凭结构层次的切分来分解歧义。

三、歧义原因分析

“看不见你的爱”歧义的出现,从词汇歧义角度来说,主要与其构成要素“看不见”“爱”的多义性相关;从语法歧义角度来说,主要与其结构层次不同导致的语义关系不同相关。此外,还受到特殊语境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受特殊语境义(眼盲)的影响,该结构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存在活用现象,可指代不同的对象,且一般指称性用法和活用并存,具体表现为该歧义结构的两种结构层次在特殊语境中的语义都有两解。

四、结论

与“咬死了猎人的狗”相比,歧义结构“看不见你的爱”的结构层次切分方式与之相同,但语义更为复杂,主要分为一般语境义和特殊语境义两类,在不同结构层次中,语义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究其语义的复杂性,原因在于:

1.“看不见”“爱”本身具有多义性,对该歧义结构进行层次切分时,受语义关系和多义性的影响,“看不见你的爱”和“看不见你的爱”的语义不平衡,前者语义多于后者,且“看不见”“爱”的语义选择也有所侧重。

2.受特殊语境义的影响,“看不见你的爱”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一般指称性用法和活用并存,可指代不同的对象,即实指听话人、泛指相爱者双方。

注释:

①何洪峰(2002)“把含有某种造成歧义的直接原因的语法单位叫作歧义因素”。如“小王没找到”,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歧义,这个结构就是一个歧义因素。该文中的双重歧义因素就是两个歧义结构构成的复杂歧义结构。

②此处解释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28页。

③此处解释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28-729页。

④此处解释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 陈昌来.说“这个人谁都不相信”这类歧义句[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2] 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一民.歧义格式及其分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 陈颖,陈一.“看见”“看到”差别的认知阐释[J].语文研究,2016,(1).

[5] 程工.从对歧义句分析看20世纪的句法学[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5).

[6] 戴黎刚.现代汉语歧义研究述评[J].北方论丛,2004,(3).

[7] 符淮青.“看”和“看见”等词义的同异和制约[J].汉语学习,1993,(5).

[8] 何洪峰.论双重歧义因素组合的结构[J].语言研究,2002,(3).

[9] 黄成稳.说歧义[J].中学语文教学(北京),1982,(8).

[10] 黄国营.现代汉语的歧义短语[J].语言研究,1985,(1).

[11] 李荣宝.歧义研究述评[J].福建外语,1992,(2).

[12] 林新年.歧义结构分析方法述评[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9).

[13] 凌德祥.语境与语用歧义[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4).

[14] 刘礼进、熊绍丽.汉语访谈话语中“你”的非听话人所指用法[J].汉语学习,2012,(5).

[15] 蔺璜.三个不同平面上的歧义现象[J].语文研究,1993,(3).

[16] 柳广民.歧义类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994,(6).

[17] 吕叔湘.语文札记[J].中国语文,1965,(4).

[18] 吕叔湘.歧义类例[J].中国语文,1984,(5).

[19]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20]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开明书店,1951.

[21] 马庆株.述宾结构歧义初探[J].语言研究,1985,(1).

[22] 邵敬敏.关于歧义结构的研讨[J].语言导报,1985,(10).

[23] 邵敬敏.歧义分化方法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24] 邵敬敏.寻求歧义研究的解释力度:从认知视角到社会视角——兼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1,(3).

[25] 沈志刚.“你”的临时意义及其修辞作用[J].汉语学习,1986,(3).

[26] 施关淦.《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读后(一)[J].中国语文,1980,(1).

[27] 石安石.说歧义[A].中国语言学报编委会编.中国语言学报(三) [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8] 税昌锡.VP界性特征对时量短语的语义约束限制——兼论“V+了+时量短语+了”歧义格式[J].语言科学,2006,(6).

[29] 孙汝建.人称代词的活用[J].汉语学习,1981,(3).

[30] 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汉语学习,2008,(4).

[31] 王红旗.施受歧义产生的条件[J].语言研究,2006,(4).

[32] 王建华.语境歧义分析[J].中国语文,1987,(1).

[33] 王维成.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1).

[34] 文炼.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0,(1).

[35] 文炼,允贻.歧义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6] 吴启主.《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读后(二)[J].中国语文,1980,(1).

[37] 吴英才,李裕德.现代汉语的歧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38] 肖国萍.近二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6).

[39] 肖奚强,张亚军.“N1+V得+N2+VP”句式歧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40] 徐思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5,(5).

[41] 徐以中.副词“只”的语义指向及语用歧义探讨[J].语文研究,2003,(2).

[42] 徐以中,杨亦鸣.副词“都”的主观性、客观性及语用歧义[J].语言研究,2005,(3).

[43] 徐仲华.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J].中国语文,1979,(5).

[44] 尤庆学.汉语歧义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1,(4).

[45] 于景超.“V+了+ T+的+ N”结构的歧义试析[J].语言科学,2007,(4).

[46] 张宁.语境等级与歧义[J].汉语学习,1988,(1).

[47] 郑文贞.歧义句与修辞[J].厦门大学学报,1993,(3).

[48] 赵元任. Ambiguity in Chinese(汉语中的歧义问题)[J].Studia Serica Bernhard Karlgren Dedicata,1959.

[49] 周红.语用歧义的产生及其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

[50] 朱德熙.句法结构[J].中国语文,1962,(8).

[51] 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上)[J].中国语文,1978,(1).

[52] 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下)[J].中国语文,1978,(2).

[53] 朱德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5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猜你喜欢

多义性歧义指代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奥卡姆和柏力对简单指代划分的比较*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eUCP条款歧义剖析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