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2018-04-02

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直观阶段知识点

韩 敏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在家访中常常发现,班里所谓“差生”,他们的小学成绩似乎还不错,但是进入初中阶段后成绩却日渐下滑。其实,在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学生的成绩出现波动,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做好过渡阶段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的学习状态。

一、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不当的因素

1.思维方式的要求差异。由于小学阶段属于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一些基础数学知识的积累。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不可避免地使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来“掌握”知识,而这个阶段对于数学学习中“为什么”的探究,要求较低甚至没有要求。这一特点直接造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机械记忆加直观理解”的思维模式。进入初中阶段,教师默认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已经掌握,开始要求学生思考数学中的“为什么”,而且数学的教学方向也由直观的教学逐渐演变为学生数学思维逻辑和能力的培养,即用缜密的逻辑来证明直观的感受。

2.教学方式的差异。小学的数学课上,教师通过直观的手段来让学生接受知识。而初中课堂上,理论教学内容占的比重较大,并且开始出现代数、几何学科,一些抽象的概念比较多,使用直观的手段很难让学生理解。

另外,小学数学由于知识层次简单,教师日常所讲的习题能够完全覆盖知识点,因而学生只要做到平时认真听讲,考试便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初中阶段由于知识内容增多,难度提高,受课堂时间及教师精力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仅能通过典型例题的举一反三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覆盖。这就需要学生要有一定量的习题练习,才能够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由于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在“玩中学习,学习中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进入初中后,由于教学内容多,课堂时间紧凑,教师很难像小学课堂那样花较多时间来营造课堂气氛。学习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1.督促学生养成上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偏多,知识点偏难,学生如果不通过课前预习,很难在课堂上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习积极性被挫伤,影响后续学习效果。同时,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第一步,这个习惯对初中以及之后的学习都很重要。

2.引导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动一遍”,学生听课更是如此。初中课堂,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特别是教师在面朝黑板板书的时候,也是学生走神的“好时机”。做课堂笔记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讲课的节奏,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另外,课堂笔记记录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师授课的思路,方便学生课后做好所学知识的复习、梳理和归纳总结。

3.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调节。学生由小学迈入初中,标志着由儿童期进入少年期,学生此时处于学习阶段和心理成长的双过渡时期,相对陌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激增的学习压力会让学生出现不适应的状态。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实现知识点的平稳过渡。同时在学生犯错时也要坚持引导鼓励为主,让学生在这一衔接阶段仍能保持小学阶段时的学习热情。

4.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对症下药”。对于一些所谓的“学困生”,要结合家访情况,分析造成“学困”的原因,对症下药。同时通过一些摸底测试,来了解学生数学的基础功底,对于一些基础确实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开小灶”,最大限度地进行“学困生”的转化。

总之,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学科的衔接不仅是知识内容方面,更多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模式以及学生心理上的“衔接”,这也是广大初中教师需要重点探究的地方。学生只有平稳渡过这段衔接期,才能在以后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直观阶段知识点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