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读深耕 丰盈语文课堂

2018-04-02郭随溪

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背景细节题目

郭随溪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实现高效阅读的目标,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这样说,细读文本,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技巧,通过细读文本,能够让学生深入文本,咀嚼语言,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本真课堂的构建,让语文学习更加充实、丰盈。

一、细读背景,奠定阅读基础

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自己的教学步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面对知识经验都明显不足的小学生,在教学距离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生活经验较远的文本内容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本内容的背景资料。这样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背景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正确、高效解读文本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一个学生的视角出发,向我们描述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在文本中展现出来的是刘老师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以及热爱生活的执著追求。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采用了细读文本背景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背景资料,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本文的作者是苏叔阳,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在“文革”期间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挨批斗、遭棍打、游街示众、被关进牛棚等,但是作者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不仅如此,苏叔阳还饱受疾病的折磨,患癌十几年的时间,他仍然乐观生活,出书7本,创造了人类战胜病魔的奇迹。如今苏叔阳已经70岁了,仍然坚持工作。通过阅读背景资料,学生认识到苏叔阳就是文本中刘老师的影子,在这样的背景资料补充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文中关于刘老师的“笑谈残腿”“转写板书”“放追风筝”三个事例,学生就更能感受其中的动人情感。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文本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读,让学生对文本相关背景知识有了详细而深刻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阅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抒发体验就更加深刻了,有助于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二、品味题目,初步感知意蕴

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题目进行细读,这样也能促进学生深度解读文本。众所周知,题目是文本的眼睛,是文本内容的浓缩以及高度概括。在阅读过程中,细读文本题目,可以让学生以小见大,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初步认识,对文本意蕴的理解有初步的感知,这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细读文本的方法。

例如,在《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从文本的题目入手进行细读,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从而对文本的深刻意蕴有自己的初步体会。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同学们,一篇文本的题目就是它的眼睛,我们可以透过眼睛发现很多秘密,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对于文本题目的分析,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能让你发现什么内容呢?请你仔细分析,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吧。”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文本题目进行大胆联想,认为这个诗意的题目其实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出游图。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那么,在美丽的春天出去郊游,你能想到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呢?”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列举出春意盎然、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词语,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细读,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感受到文本的基本意蕴,这样学生的阅读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就能更好地阅读文本,收获丰富的知识。

三、比较内容,提升鉴赏能力

细读文本,除了文本的背景和题目之外,对于文本内容的细读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解读文本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部分,而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进行文本细读,能够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鉴赏品味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在教学《如梦令》这首词时,教师就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诗词学习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但是这也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不容忽略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诗词阅读方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作者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区别,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和后期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认识到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而教师补充的《声声慢》是作者晚期的作品,一个是“美酒”,一个则是“苦酒”,在读懂诗人内心的同时认识到李清照早期生活美满,而她晚年的生活却是孤苦无依的,这样的比较阅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让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显著提高。

四、品读细节,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内容重点体会,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内容获得深刻的体验,帮助学生突破文本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让学生在深入品读细节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和自己的感悟进行品读。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达方法,而在指导学生体会的时候教师就从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寻找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如,在描写父母之间的爱的时候,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没有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绘具有生命情感的阳光也不忍心惊动父母的细节刻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本中深厚的情感。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细节描写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到情与景之间的关系,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文本细节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以及内涵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在这样细读文本细节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直接品读重点,实现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目标。

总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一词一句或者一段,进行细读推敲,品味咀嚼,才能构建出精彩纷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品悟理解,让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妙,语文课堂也才能变得更加丰满充盈。

猜你喜欢

背景细节题目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细节取胜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