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ISO9000标准
2018-04-02周凌
周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163
课程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以提升课程质量为基础。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应按照ISO9000标准,构建高标准的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职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
尽管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做了诸多探索,但在提高课程质量方面成效并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在于课程建设理念与导向相对模糊。现有高职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通常对教学大纲、计划、教材、内容、授课方式等比较重视,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教辅部门的管理形式等一系列活动的共同协作效应有所忽略。
2.缺乏科学的问题诊断机制
对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职业发展所需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多数学校而言,科学评判现行课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缺陷,并非易事。为了更客观、科学、全面查找原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漏洞,需要建立问题诊断机制,使问题自动凸显。校方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3.缺乏可行的评价标准
课程质量评价标准是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的指挥棒。但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可行的、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造成部分课程与行业、企业需求不符,部分课程与学生认知能力不符。在建立课程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性质的专业课程,综合考量行业的发展要求、企业相应岗位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毕业生的反馈,制定课程质量保障评价标准。
4.缺乏高效的管理模式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还未从管理层面推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使得已建设完成的课程未能实现有效使用与持续完善。由于缺乏高效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的设置、设计、建设与质量考核,仍应用传统型管理模式,人为因素与不确定因素较多,无法客观反映课程质量,制约了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高职院校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与缺乏合理的奖惩机制有关。对教师在建设课程、维护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学校应给予认可和尊重,并对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明确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对不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也应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二、ISO9000标准要求高职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八个方面
1.关切利益相关者诉求
课程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在建设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关切各类利益相关者的高标准诉求:满足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诉求;满足教师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助力其在提升科研教学水平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满足政府、家长和社会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期望;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的诉求。
2.建立课程质量保障组织推动体系
高职院校校长既要对课程管理高瞻远瞩,又要能统筹规划各种资源,切实肩负起构建课程质量管理工作体系的职责。分管领导则要组织制定课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构建后的推进工作。二级学院领导则是具体专业、具体课程的质量管理指标的制定者和日常课程管理的实施者。在各层级领导的积极组织和合力推动下,依照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将课程质量管理工作执行到位。
3.全员有效参与是课程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石
课程组的每一位教师、学习课程的每一位学生,以及为本课程做实验准备的实验室管理教师、课程网络平台管理教师等,都与课程质量保障息息相关,每位相关者都是课程质量的创造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质量意识、工作严谨性、相互配合度等,都直接影响课程质量。学生是课程教育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 “向学习要质量”的意识对课程质量的提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课程管理相关指标时,既要考虑其考核作用,也要注重其激励作用,使师生都能发自内心地对课程质量提出高要求,持续提高课程教育质量。
4.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质量保障运行管理机制
依据过程管理方法,可将课程看做由课程设置论证、课程内容研讨、制定授课计划、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网络平台管理、课程质量评估、反馈与改进管理、课程学习的学生管理、教学资料管理、实验设施管理等一系列流程按一定方式组成的过程网络系统。根据课程质量指标,优化各个流程,确定各流程之间的联结方式,以课程教学实施为中心,制定各流程衔接方案,制订解决课程信息流、实验器材流、资金流、学生流、教师流、教学资料流等问题的方案,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手段解决过程管理问题。
5.各方联动共促课程质量提升
ISO9000标准要求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课程管理由多个层面、多方关系组成。在不同层面,如教务处、二级学院、教研室、课程组和教师之间开展管理系统识别,形成分级管理并有机结合,特别是对各层级的管理对接要明确、细致,既不留真空地带,也不重复管理。因此,需认真梳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管理职责,识别哪些部门可以合并,哪些部门需要新增,并制定各部门职责制度、工作标准,以有效控制课程质量。
6.依托PDCA循环管理持续改进课程质量
课程质量提升是一个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为实现课程质量管理目标,可采用PDCA 法。所谓 P,指“计划”,对照标准,找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制定改进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和方法;所谓D,指“执行”,按照制定的计划要求实施;所谓C,指“检查”,对照课程改进要求,检查、验证执行效果,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所谓A,指处理,根据课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制定标准、程序、制度。前两个阶段的重点是课程教学实施与改进,是质量的运行系统,主要由课程组、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完成;后两个阶段重点是课程质量监控与制度的修订完善,是质量的监控系统,由教务处、二级学院等部门完成。这四个环节构成一个闭环,为保障课程质量管理提供机制保障。
7.基于大数据重定课程质量保障制度
大数据背景条件指“数据和信息分析”。课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应是在各个课程管理阶段所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出的适应本课程性质的管理办法。在课程开发和建设期间,既可以通过与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行业专家交流、与毕业生座谈等途径收集数据,也可通过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取得相关数据,制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通过教师间相互听课、师生交流等方式,收集多方反馈意见及相关统计数据,作为课程质量管理改进阶段的重要依据。
8.市场需求是保障课程质量的主要引领力量
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始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家长与社会为学校的课程教学提供了资金、物品、场地等资源,可看作课程质量管理的供方,他们的需求一定程度代表了市场需求。家长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政府与社会要求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培养专业素质高、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从而逐步提升社会整体素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家庭培养智慧、健康的有用之才。如此,学校才能得到供方的认可并获得持续支持,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对照ISO9000质量管理八大关键点,可知,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由以下五大体系组成:即课程质量目标体系、课程教学过程监控体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课程质量反馈体系与课程质量改进体系。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课程质量目标体系
制定课程目标,需坚持ISO9000标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 “与供方互利”原则。为此,制定课程标准,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第一,开展企业调研。根据相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明确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第二,对照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和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第三,通过组织毕业生座谈会等形式,选择有代表性的毕业生,就其任职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综合评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课时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2.课程质量监控体系
课程教学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应纳入课程质量监控范围,充分体现ISO9000“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等原则。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可以由几个子体系构成:校级质量管理领导组对课程教学质量实施宏观监控,可开展不定期检查;二级学院和教研室对课程进行不定期和全方位监控,并结合教研活动,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组成员可每周进行相互听课,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改进教学设计,更新教学资料;学生管理部门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监控。所有监控数据都可作为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依据。
3.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课程质量评价是教学实施与改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ISO9000的 “领导的作用”、“管理的系统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原则。完善的评价体系是课程质量优化的关键环节,应包括:学校形成的系统性内部审核体系;用人单位、社会以及家长组成的“外部顾客”形成的外部审核体系;第三方专业审核机构形成的外部审核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应以科学的评价指标为依据。评价指标是课程改进的方向,科学的评价指标能为课程质量的优化提供正确导向。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指标应包括:课程建设质量、学生培养效果、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环境设施四大指标。各项指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全面提升每项被评估要素的水平,才能全面提高课程质量。
4.课程质量反馈体系
课程质量反馈体系应体现ISO9000“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等原则。课程质量反馈体系应以前期监控体系与评估中得到的数据为依据,确保完整性、有效性、真实性。
课程质量反馈的内容应包含:课程设置问题、教学目标设定问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评估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课程质量反馈的对象应包括任课教师、学生、实验器材管理者、课程组、教研室、学生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领导等所有层级。
5.课程质量改进体系
课程质量改进体系应体现ISO9000“持续改进”的原则。对于被要求改进的部门与教师,需要根据制度制定改进计划与改进方案,并与监管部门联合确定复查时间及复查指标,使反馈的问题在一轮轮的改进与复查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并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使课程质量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
高职院校构建科学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员全过程的课程质量管理让每位任课教师、每位学生、每位教辅人员,以及相关领导之间能形成无缝对接,在人、财、物、信息的利用方面形成最佳组合,从而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叶莹,张时珍,张风琴.试论ISO标准与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对接[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29-31.
[2]吴晋雯.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构[J].职教通讯,2017(2):42-45.
[3]田申,何金祥.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制度建设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2):47-50.
[4]陈寿根,万里亚.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建构原则与实践模式[J].教育管理,2017(1):31-36.
[5]刘静.PDCA循环在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中的应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6-68.
[6]杨林.基于ISO9000质量管理原则下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5(31):71-74.
[7]支馨悦.高职院校时间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林区教学,2016(10):13-15.
[8]徐宏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之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