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声乐教学过程中正确的歌唱方法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性

2018-04-01孙梦薇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3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声区假声唱法

孙梦薇(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有越来与多的人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追求,我从事声乐教学多年,发现如今声乐学习者的群体的构成越来越多样化,有儿童青少年,有为了求学的高考生,有非声乐专业的大学生,还有很多社会各个阶层的声乐爱好者。这样的现象说明,我们的社会是在进步的,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对物质以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更高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很多声乐学者来说他们并没有一套系统的、正确的、规范的歌唱方法,有的甚至用错误的歌唱方法唱了多年,嗓子唱坏了却不知道事出何因。有的高考生一味追求唱较大的作品,而忽略了自己真实的声音条件和歌唱水平,这样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很多老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而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地练习。下面我们就可以共同探讨一下,何为正确的歌唱方法,将正确的发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声乐理论知识是打开声乐之门的钥匙

声乐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技巧类课程,对于任何一位声乐学习者而言,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后期的发声、歌唱都是无法顺利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科学的、规范的理论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地、不厌其烦地讲授给学生,甚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将理论知识拿出来进行正反验证,让学习者能够体会得更加深刻且掌握地更加牢固。

首先,在教学过程的初级阶段,要给学习者讲授关于声乐歌唱时的一些发声器官。

发声的呼吸器官有胸腔、肺和膈。人体的呼吸器官是有胸腔中的胸廓、肺脏、膈肌所构成,从而使胸腔在呼气肌肉群、吸气肌肉群及膈肌的通力合作中产生缩小与扩大胸腔的呼吸运动。膈肌在发声呼吸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租用。它的运动状态是这样的,当我们吸气时,横膈膜胀起,两肋感觉到膨胀感,当我们呼出气息时,两肋膨胀感渐渐消失,横膈膜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像一个倒扣的盆地。我们的呼吸运动就是在横膈膜松弛与收缩循环中不停的运动中进行的。

发声的共鸣器官有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胸腔实际指的是大气管与支气管的共鸣作用,这些圆的管状腔体,由于共鸣空间大,适合低音区的音响在这里形成胸腔共鸣。在歌唱中,时刻要提醒学生,胸腔共鸣的重要性,在唱中低音区时,胸腔共鸣发挥着主要作用,在唱高音区时,胸腔共鸣虽然减少,但不是没有,始终要强调胸腔共鸣的存在性,否则发出的声音是不完整的。颈椎的前方,咽腔是指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高度的食管上端,分为三个部分:鼻咽腔、口咽腔和喉咽腔。在歌唱时这三个咽腔要完全且充分的打开,在打开的时候吸气时时会感觉到有一小股凉气顺着鼻腔到达软腭喉口的位置的,如果没有充分打开,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所谓头腔,实际上是增加了头骨中各种空窦腔体共振的结果。头骨空腔就是鼻窦。这些含气的鼻窦空腔共计四对,左右对称排列,他们均能依照声音频率产生相应的共鸣谐振,从而使歌声更增加了明亮的共鸣泛音音色,产生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

二、循序渐进的学唱步骤

世上没有那位伟大的艺术家在短期内能使自己的事业一蹴而就的,学习唱歌如同登山,登地越高就越困难。凡是有志献身声乐事业的青年,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拉贝来依说得好:“谁具有耐心,谁就有可能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古语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达到目标,学习声乐亦是如此,只图快,往往“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的学唱步骤有以下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巩固中音区是这个阶段应该达到的目的。中音区发生状态既声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音区的音色和质量。沈湘教授说:“在中音区练唱时,先找出几个容易唱响、唱起来最省力的音来练。”练好了再向两头儿延伸,扩展音域。初级阶段应该多去寻找呼吸和嗓子合作的感觉。用意大利的五个基本元音a/e/i/o/u在一个八度以内常昊每一个音。

中级阶段,要通过呼吸、发音、共鸣、语音等歌唱基本要素全方位调整,使声音在中声区的音域中得到强化训练,重点是掌握共鸣技巧,使声音听起来更有质感,在发声感觉上要多感受声音松弛的特点。这样声音听起来才会上下通畅且统一。

高级阶段:是声乐学习趋于成熟的阶段,中音区有了基础唱越来越轻松,这个阶段就可以逐渐发展高音区了,并且要多花些时间在换声点上,也就是“换声区”,确定了“换声区”的高音唱法,并使其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是学唱的高级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大约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取得一些效果。

三、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

在歌唱训练中,常遇到学生这样问:“老师,我学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面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真给不了正面回答。大多数是初学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规范的声乐训练,对音乐形象较模糊,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初不要受唱法的限制,运用科学的发声法打好基础是我们歌唱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谈到两种唱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所谓美声唱法按字义讲,“belcanto”即优美的歌唱,并兼有美丽的歌曲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美声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它的含义是科学的发声所造就的完美的声音。它声音结实圆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谓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定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民族唱法的本义是立足于民族沃土,以山歌、民间小调等为演唱主题的一种演唱形式,声音清脆甜美,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受唱法的局限,力求练好精巧的呼吸、完善的共鸣,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是极其重要的。

四、注意真假声和声音统一性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不乏有这样的学生,歌唱训练时,常出现真假声问题。有的学生只用真声,他们觉得真声在听觉上音响效果响亮,也就是所谓的“音量大”,但这种真声缺乏表现力,听起来很“白”,最重要的是,容易损害噪子。还有些学生单一用假声来歌唱,演唱时感觉轻松,但声音听起来空虚、飘浮无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训练时,要用混声的训练方法,它即综合了真声与假声的发声优势,避免了两极的弊端,声音发出来既圆润结实,并富有一定的穿透力。若真假声结合的好,也将大大扩展歌唱者的音域。所以在歌唱训练中,运用真声较多的同学要学会溶入假声歌唱,注重气息的控制,使其歌唱共鸣位置提高。运用假声较多的同学,要学会朗诵,只有说的不假声,唱的假声也就少了,要以说代唱,逐渐进入到混声共鸣的歌唱状态中来。这样便可大大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

在歌唱教学当中,演唱一首作品常存在声区不统一的情况,这是一个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作品的高音在f2以上,没有扎实的演唱技巧也就唱不好高音了。我们说两声区之间的这个“坎”在过渡时如没有痕迹,那就基本上解决了声区的统一问题。演唱时声音在高声区如果出现喊叫,那就要加强歌唱呼吸练习,做到声音的高位置与深呼吸统一起来。再者,要稳定喉头。气息浅时往往就上提喉头,使咽部共鸣腔不能充分打开,就会发出较挤卡的白声了。所以在训练中,有效地多练一些母音“U”可稳住喉头,又增加了咽部共鸣,也避免了声音的喊叫。如声音在高声区出现抠、压现象,就要除加强呼吸训练外,还要注重气息的流畅,要把气息送入头腔,并要学会用假声歌唱即学会用头腔共鸣,声音位置一高也就不存在抠压的现象了。在中高声区如声音不抠,不喊,是流畅的,也就意味着声区统一了。

五、结语

总之,我们在声乐教学训练中,应该将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教授给学生,并且要示范到位,让学生能够明确的感受到正确的声音和发声方法。应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孤立地看待,只有正确地、全面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演唱水平有较大提高。

猜你喜欢

声区假声唱法
谈声乐“真声”与“假声”演唱技巧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假声的有效利用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