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与超越
——评周新民著《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

2018-04-01李雨庭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民先锋作家

李雨庭

“访谈录”是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形式而进入大众视野的。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的助力下,学者访谈录、对话录逐渐增多,电话访谈、网络访谈也层出不穷。这种专访报道的“访谈录”被成功借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作为对话批评的一种被广泛使用。“60后”作家因为小说艺术形式的刻意创新,而这种创新又与早期先锋作家的注重作品社会内涵差别较大。探知“60后”作家的真实面貌、还原“60后”作家创作的心灵现场和创作状况,便成为周新民教授《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 (以下简称《访谈录》)的主要任务。

实际上,“访谈录”这种批评文体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和中国孔子的《论语》,在当事人讲述中还原历史现场,在对话中了解访谈对象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生活趣事等信息。对这种对话式文本的理论总结尤其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最为经典。巴赫金的“意义产生于对话”原则认为,“人的想法要成为真正的思想,即成为思想观点,必须是在同他人另一个思想的积极交往中”①。对话话语的典型是访谈者以自己的问题激起被访谈者的认同、补充、反驳等回应,因此,只有开放式的对话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巴赫金强调,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只能通过对话得到体现,人在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只有经过对话,才能实现思想情感以及意义的交流,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话关系实现存在的意义。“访谈录”就是典型的对话,在访谈过程中,对话双方思维是开放的、兼容的,对话双方不会将思维和客体凝固化,思维和认识在同对话者的交流中得以认识、把握和整理,在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中感受到对方思想的脉搏。所以对生活经历、艺术风格等没有共同点的一个作家群进行深度研究,周新民所采用的“访谈录”,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访谈录》所选择的访谈作家具有独特的个性,整体上又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从籍贯地理到文学地理基本覆盖全国,其创作全面反映了当代文坛的整体样貌。《访谈录》历时6年,30多万字篇幅,具有相当的阵容和规模,几乎涉及到了当今文坛最具个性和影响力的“60后”作家:东西、许春樵、艾伟、王跃文、李少君、陈先发、安琪、路也、邱华栋、马竹、王开林、韩永明、葛水平、姚鄂梅、欧阳黔森、马步升、叶舟、晓苏、盛琼、郭文斌等,这些作家个性成熟、风格独特;访谈的作家地理涉及广西、贵州、海南、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山东、山西、甘肃、宁夏、新疆、北京等,在地域版图上基本反映了全国的文学面貌;访谈的内容涉及家庭出身、童年经历、青春求学、创作心得、投稿策略、作品获奖、文学形式、文学观念、文学生态以及文学前景,也涉及到先锋技巧与传统资源、都市景观与地域特色、经验借鉴与融化创新等,使读者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常常感叹于周新民教授的努力,厚重而珍贵。

周新民认为,“60后”作家在先锋文学落潮写实文学兴起之际展露文坛,具有双重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也拥有两重失落,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写作有着与先锋和传统不可分割的关系:既相互连通又具有不同于它们的独特气质,尤其在描摹和回应我们时代生活的种种面相与问题上,更具有深入性、现实性、动态性、跨域性等。“60后”作家群的创作视野、题材、艺术方法、观点、写作理想都有其鲜明的时代面貌和地域特色。不管是底层诉求还是主流叙事,都带有时代症候的表述,为国家的“核心文化理念”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

从访谈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访谈录》是目前学界出版的唯一一部专门论述“60后”作家的学术著作,为国内外研究者和读者展现了一幅全面而个性的“60后”作家画廊,弥补了“60后”作家研究的空白,其意义独到而深远。其中大部分是周新民教授与作家“面对面、心对心、性情对性情”地交流整理而成的,谈话语言时时可见机趣,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也有一些文本是电子邮件的往来,访谈者和作家的成熟理性、深刻思考,在文本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追溯“60后”作家的创作缘起、童年经验、生活磨砺,有稿费的诱惑刺激,有生命倾诉的本能冲动,有自觉的人生追求,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一种自我生命和个人价值的觉醒与升华。在访谈对话的思想交锋与碰撞中,具有热烈的生命温度,也展现了作家与访谈者的性情爱憎和文学追求,学术风格也跃然纸上。

《访谈录》令人印象深刻还在于访谈者对话题的深度挖掘与追踪。作为访谈者,周新民阅读了这些作家的几乎全部作品,而且每次访谈都是对作家做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进行的,并有其他访谈作为前期铺垫和经验积累。如2003年对王安忆《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的访谈②;2007年对刘醒龙当代小说精神问题访谈③;对陈应松文学启蒙与道路等问题的访谈④;对先锋小说叙事模式的形式化论述⑤;对新时期中国式形式批评的创建问题的思考⑥;等等。因为有这些多元又完整的学术储备与探索,在对“60后”作家的访谈过程中,访谈者时常有精彩的提问和追述,与作家的讨论切磋中常常迸出思想的火花,发现对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亮点。如关于作家东西小说中对“生存焦虑”的书写,这是作家本人没有意识到的,访谈中被瞬间惊醒与激活,成为作家自己甚为满意的书写关键词。又如:访谈者看到了作家马竹小说中人性冲突的善与美,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喜悦中,激荡出马竹对笔下人物赤子般的爱怜;对邱华栋的北京文学新质的挖掘、对安琪坚守诗歌的肯定与赞扬、而对叶舟的访谈重点又在边疆书写西北性格的聚焦;在对晓苏的访谈中,又着重探讨“新乡土小说”中转型期人心、人性、人情的兴趣。诸如此类,使访谈内容具有了鲜活的个性与艺术。

掩卷沉思,该著述勾勒出“60后”作家的崛起与影响力,纵向上是对传统文化资源以及“五四”、“改革开放”所开创的面对世界、接受外来影响的精神状况和心理态度,横向上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文化的交锋融合和市场体制的急剧转型。对作家内在思想的关注和把握准确到位,在20位作家的多样化访谈中形成众多的对应和共鸣。在访谈盛琼时,把“历史传承”、“文化传承”的问题带入其中,既针对客体也反思主体,在主客体的交往互动中理清一些云遮雾罩的问题,在参与中抚今追昔。访谈者这种性情对性情的话题选择与挖掘,激活了访谈作家的创作记忆,也还原了他们创作的历史现场与心理现场,让我们看到“60后”作家创作本相的个性差异与丰富性,从而收获对作家、对文坛的立体认知。

周新民认为,“60后”作家在走向文学的路途上是崛起于先锋退潮之后,他们在借鉴先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超越现实和自我,从而实现“60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在20世纪80年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有以马原、格非、苏童、余华、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的叙事艺术的实验,如《冈底斯的诱惑》、《谜舟》、《妻妾成群》、《古典爱情》、《透明的红萝卜》等作品,其叙事技巧、观念解构、价值取向、传统伦理、魔幻与民间,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等观点的传递给文坛带来奇异之风。“‘60后’作家几乎毫无例外地享有先锋文学固有的滋养”⑦,“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先锋文学普遍退潮的情况下,‘60后’作家及时调整了那种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与生俱来的探索姿态,一方面继续着文学的先锋性,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文学未必只有先锋”。⑧在对东西、许春樵、艾伟、王跃文、李少君、陈先发、安琪、路也等作家的访谈中,周新民发掘出“60后”的“先锋”与20世纪80年代“先锋”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差别,在求证“60后”作家继续保持先锋探索激情的同时,他作出了“60后”作家在叙事形式、人物内心、思想艺术、文学理想等方面的多重探索比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更深入、更丰富的独到判断。如东西的《城外》、《幻想村庄》叙事时间和形式上都有更深广的拓展,在关注人物心理、对人性隐秘的揭示,显示了挑战道德禁令的勇气;许春樵《季节的景象》、《季节的情感》、《季节的背影》等“乡村系列”小说在白描与写实之外,还有心理感觉与心灵体验“将非经验的抽象感觉形象化,将经验的形象叙事抽象化,从而造成双向反讽式的叙事张力”、“情景的不合理配置”、“时间与空间的变形”、“细节的放大与收缩”⑨,成为表达“中国式”情感和质地的先锋;艾伟则是“一方面注重象征艺术的运用,另一方面在叙述上却采用按时间顺序来结构作品,话语方式也不刻意追求创新”⑩,融汇先锋小说与传统写作的综合优势,从伦理与社会历史角度抵达人性。此外,周新民还看到“60后”的先锋追求在关照历史与现实上与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也有很大的不同。如邱华栋的《社区人》、《哭戏的游戏》、《教授》等“时装人”系列,立足大都市的环境,用“外省青年”对城市异化的“不屈、抗争与坚韧”⑪寄予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晓苏在《金米》、《麦芽糖》等作品中将现代主义的元素融入现实主义的传统,“既有民族风格又有现代意味”⑫,对乡村的深情批判中表达他“新乡土小说”的孜孜追求……可见,“60后”作家的写作资源和激情不仅仅是对旧文化的反叛、清算和纠正,还是对西方文化、城市文化、地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异、融合与思考。

“60后”作家的成长,是中国在走向与世界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寻找自我的艰难曲折的历程的缩影,如同凤凰在血火洗礼中涅槃重生。王开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童年记忆,造就了他本能的写作冲动;安琪为“北漂”生活奔忙中用强力轰炸的投稿方式“认准某一家刊物后,高密度地投稿,直至命中,再转投另一家”⑬,直至敲开文坛大门;邱华栋则在文学杂志上到处发表小说,在地毯式“轰炸”中,获得文坛的瞩目;欧阳黔森从国庆献礼片获奖后开始成为总制片人和编剧……他们在生活的摸爬打滚,写作的否定之否定中逐渐成熟,充分体现了“60后”作家所具有的的基本特质——在漂泊中的精神痛苦,在接受和抗拒间的纠结,在城市化与现代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人生价值、写作意义,从单纯书写个人命运沉浮逐渐走向对时代与历史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探究,对民族心理的挖掘,进而对生命本身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周新民在《访谈录》中赋予了文学批评在美学意义之外的政治性、教化性和文学的理想维度,使批评的位置一下得到极大的提升,并进入到文化导向的地位。《访谈录》成为考察“60后”文学作品的真实内涵和考察作家研究、文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文本。批评的功能,不仅要有趣味和审美上的判断,也要有建设、有创造。《访谈录》从个人意见中超越出来,在价值立场、文学技巧、审美形式、文化关怀等各个方面展开广泛的思想启发,在对话与交流中,访谈者与被访者的思想不断得到更新,生活的真理不断涌现,学者、作家、读者的思想在遇见和交流中不断地得到建构与完善。

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与经济浪潮中充满变动的群体,“60后”作家的写作路途必定艰难又曲折。从刻骨的童年记忆到校园个性的培养,到社会生活的历练,文学之路由校园诗歌到新世纪的长篇描绘,诗歌、小说、剧本,多种风格云集,关注点复杂纷纭,不再单纯渲染悲情和苦难,而是对民族和人性给予共同的关怀。题材选择和艺术风格都凸显出个性和时代性,如邱华栋“都市文学”与“外省青年”、欧阳黔森文学的“生态意识”、马步升的北方方言中体现大历史遮蔽的细微转型等。⑭《访谈录》不仅是对当今文坛生态的整体反映,也是对当今时代风貌的生动描绘,它为读者展开了一个“60后”作家的精神世界和文学理想图谱,从他们身上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当代文坛的生命力和新气象,而且这一群体也完全有资格得到国内外学界的热烈关注。

注释:

①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2页。

② 周新民、王安忆:《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忆访谈录》,《小说评论》2003年第3期。

③ 周新民、刘醒龙:《和谐:当代文学的精神再造——刘醒龙访谈录》,《小说评论》2007年第1期。

④ 周新民:《灵魂的守望与救赎——陈应松访谈录》,《小说评论》2007年第5期。

⑤ 周新民:《论先锋小说叙事模式的形式化》,《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⑥ 周新民:《新时期中国式形式批评的创建》,《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⑦⑧⑨⑩⑪⑫⑬⑭ 周新民: 《中国“60后”作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2、15、35、129、249、94、228 页。

猜你喜欢

新民先锋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