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过去的好方法

2018-04-01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7期
关键词:聂绀弩周扬胡风

方 朋

吴永平先生的 《舒芜胡风关系史证》是一部功夫十足的著作。首先让我感叹的是作者的认真态度,对其所叙述的事情,总要多方考证,力求明确,绝不含糊,实在明确不了的,则说明存疑而不是妄下判断。举例来说,舒芜胡风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间,这本不是重要事件,但作者发现两位当事人说的时间不一致,他没有轻易采信任何一方,而是多方考证,结果证明二者都错了,时间应在某月某日至某日之间。一个小疑点也不放过,可见作者治学的求真精神。这部书在诸多问题上对此前的认识进行了不容置疑的颠覆,这种坚实得力于作者对资料掌握的翔实与分析的力求准确。

这部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作者在研究评论历史人物时,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那就是从研究人物的关系入手,真正做到了 “历史地看待过去的人和事”,这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有些学者总是不自觉地从现时的角度去评论过去的人和事,这样的评论显然是不公正的。但如何能做到历史地看待人和事呢?仅仅知道事情发生的年代显然不够,作者在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运用 “文本细读与文化人类学分析”的方法,审视 “胡风派”主要成员交往的历史状态及演变过程,力求将单一的政治环境还原为多元的历史文化环境,将政治祭坛上的 “神”和“鬼”还原为历史运动中活动着的立体的 “人”,进而把立足点从泛泛的或单一的政治、道德和人格层面转移到对其不同的文化追求及社会角色位置的确定与分析之上。

马克思说过,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者这种研究方法正是把人放到关系中来考察,这样才能更可能得到正确的判断。

网上曾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写的是当年批判胡风时有多少人积极发言。这篇文章单将批胡风的文章列出来,这种研究方法显然是不对的。鲁迅曾说过,如果把“骂人”的文章单独编成集,会给后来的读者造成误会,似乎作者神经质的到处和人论战,因此鲁迅主张编这类文集,一定要把对方的文章一起收录进来。很不幸,鲁迅先生自己就被如此误会了,现在不少人对鲁迅的印象就是个敏感易怒的老头,总是在和各种人论战,以至于成了打人的棍子。由此想来,在批判胡风问题上那么多人参与,也不能说就是落井下石,看了这部书就会知道,在批判胡风大会上发言及写文章的人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之前召开的几次内部会议上,一直在批判胡风,有些人一直在和胡风论战,而胡风也以平等的地位对他们予以反驳,当时双方“调子”都很高,如胡风“万言书”中,就曾给周扬直接戴上“反党”的帽子。此外,胡风还曾在文坛上开展过一次“整肃”运动,几乎“骂遍”所有文化人。可以说,这份参与批判胡风的人的名单,也就是被胡风所批判的人的名单。更重要的一点是,文艺界流派之间的互相批评一直没有停止,在他们看来,文人一直都是你批我,我批你的,斗败的结果至多是无法在文化界立足,没有人料到会有牢狱之灾,更没有想到会有大范围的株连。正像聂绀弩所说:

至于后果,胡风上了十字架。几千几万,几十万,各以不同的程度上了十字架,你是否预见到,不得而知,我是一点未想到的。

还有要一件事很值得参考。章诒和曾爆料,说某人奉命卧底聂绀弩,套取聂的“反动言行”然后上报,章文尖刻而又仔细地描写了某人套取到需要的话后,自己还得意地喝酒庆贺。此文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人对某人的行为表示吃惊,其实这又是一个以现在的观念去看以前的例子。我们看《舒芜胡风关系史证》里就有这样一件事,绿原奉胡风指示,去套取舒芜的话,以便以后反击舒芜。绿原和舒芜曾是要好的朋友,但绿原执行起套话的任务时自觉自愿,事后虽然没有喝酒庆贺,却也安然自得,因是奉恩师之命。章诒和文中提到的某人的心态也应该如此吧,甚至更安然,因为在那个时代,党的话比师傅的话更重要。参照绿原,或许我们对当时奉命卧底的那些人就不会那么吃惊了。

吴永平先生这种“从人物的关系入手”考察人物的方法,不但能使被使研究对象更全面清晰,就连其周围的一些人也连带作了认真的考证,使人意外得到新的知识。比如,人们一般的印象是胡风不关心政治,仅是个文艺理论家,他自己也曾说“不懂政治”,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年高、饶事件在中南海怀仁堂内部传达,会议内容还未公开时,对外是高度保密的。绿原的工作地点恰好在怀仁堂附近,他敏感地察觉到气氛异常,推测中央出了大事,于是打电话告知了胡风。两天后聂绀弩去看望他,胡风巧妙地从聂的口中探听出会议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写出了后来引起巨大风波的“三十万言书”,其中给周扬定的“罪名”,几乎是中央给高饶集团定罪的翻版,而聂绀弩后来则因泄密被公安部审查。此后开展的《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毛泽东原打算以此为突破口,进而批判胡适,达到肃清胡适思想对知识分子影响的目的。这一战略意图,能够理解的“文艺界惟独胡风一人而已”,周扬等人的表现却是相对迟钝、麻木,是以周扬在运动开始时,还一直将这次运动作为一场学术争论,而胡风的发言却是把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上升到政治思想的高度,扩展到对周扬等文艺领导的“总清算”。由此可见,胡风不但关心政治,而且对政治敏感,亦热衷于参与政治。

人们在转变观念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单纯从理智上说,摆明对错后,多容易改变或接受新观点,但若牵涉到感情,即使摆明对错,人们也很难改变观点,或者说,感情会影响人们对事情的判定。吴永平先生“把立足点从泛泛的或单一的政治、道德和人格层面转移到对其不同的文化追求及社会角色位置的确定与分析之上”,就避免了感情对判断的干扰,才能得出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这部著作中还有许多改变人们认知的结论,由于作者不依靠什么“秘籍”,不依靠“独门报道”,完全依靠公开资料,细细梳理出证据,因而更加可靠。书中虽有诸多繁杂的考证,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很吸引人,对于一部研究考证型的著作来说,这是相当难得的。

猜你喜欢

聂绀弩周扬胡风
2022“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发布词
Parity–time symmetric acoustic system constructed by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with active external circuits
第三届聂绀弩诗词奖揭晓
聂绀弩的不报复
追忆“文革”中的周扬
聂绀弩的不报复
谁动了我的肖像权
重塑胡风的奇女子
爱情攻略
胡风致乔冠华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