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四个伟大”内在逻辑与重要意义
2018-03-31曹应梅
曹应梅
(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四个伟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之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成型成熟的,历经了“两个伟大”[1]——“三个伟大”[2]——“四个伟大”[3]的演进过程。“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其中,实现伟大梦想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总目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政治保障、必由之路。“四个伟大”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呈现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四个伟大”的演进过程
问题是时代声音,思想是时代回声。“四个伟大”不是空穴来风,不是“飞来峰”,也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植根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它历经了“两个伟大”——“三个伟大”——“四个伟大”的演进过程。“四个伟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它“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治国理政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就,高度凝练了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广阔场景和深厚动力,深远谋划了党领导未来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战略指向和使命担当”[4]。新时代“四个伟大”演进过程具体如下:
(一)“两个伟大”(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伟大事业、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之后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在党的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意在强调改造客观对象与发挥领导主体力量的内在关联。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新的情况出发,坚持党的建设以科学理论来指导,坚持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以创新精神来引领,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
(二)“三个伟大”(十八大报告):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增加了“伟大斗争”的表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重任,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
(三)“四个伟大”(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夙愿,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每个华夏儿女都为之振奋”[3]。至此,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稳步推进,“四个伟大”的战略思想依次出现并逐渐成型。
(四)把“四个伟大”集中起来放在一起讲(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伟大”的实现使命光荣、过程艰辛。必须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弘扬持之以恒、奋发图强的精神。
(五)党的重要会议首次提出“三个伟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首次并提见于201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为更好进行“三个伟大”、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有必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
(六)党的重要文献首次明确地把“四个伟大”概括为一个整体提出并加以论述(习近平“7·26”重要讲话)。在党的重要文献史上第一次把“四个伟大”并提且予以阐释,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7·26”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说: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政治保障。
(七)党的重大会议首次对“四个伟大”关系进行系统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相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现在更接近、更有能力和信心实现“中国梦”。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伟大斗争的进行,伟大工程的建设,伟大事业的推进。
二、新时代“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
“四个伟大”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不能失之偏颇。伟大梦想的实现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总目标总引领,伟大斗争的进行、伟大工程的建设、伟大事业的推进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政治保障、必由之路。
(一)实现伟大梦想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总目标和总引领。任何时候,我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各种斗争、党自身的建设、励精图治的事业都是为实现“中国梦”的总目标而服务的。伟大梦想是目标引力,在“四个伟大”中具有战略愿景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的。“中国梦”承载了近代以来华夏儿女梦寐以求的共同期盼,激励着各行各业人士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在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日中国,我们更有能力和信心实现这个梦想。“中国梦”是建立在“两个一百年”畚斗目标基础之上的更大更高目标。党的十九大将2020年到2050年间的30年分了两个15年来规划,目标更为具体,既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既振奋人心又脚踏实地。具体为:2010到2035的15年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比邓小平同志确立的时间表整整提前了15年;2035到2050的15年间,把我国建成具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论述,一是增加了“美丽”一词,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要达到的目标,丰富了“强国”的内涵和标志。二是标志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中国人民不仅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中国梦”既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更是每个人的梦。要“化梦为实”,每个人都要善于筑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写下自己重重的一笔。
(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政治保障、必由之路。
梦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要从现实的此岸达到梦想的彼岸,必须以社会实践做桥梁,这里的社会实践指的就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进行伟大斗争是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建设伟大工程是主体力量和政治保障,推进伟大事业是必由之路和正确方向。
1.进行伟大斗争是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会遇到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干扰,必须做好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思想和实力准备。当前,我们进行的这场斗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斗争,而是同一系列妨碍、影响、制约、阻挠伟大梦想实现的尖锐矛盾、焦点问题、突出短板等进行的斗争。这些斗争涉猎党政军、内政外交国防各个领域,主要表现为:与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与一切背离人民的言行作斗争;与质疑丑化改革的顽瘴痼疾作斗争;与显示公平、两极分化态势作斗争;与庸俗低俗媚俗文化作斗争;与生态环境恶化作斗争;与各类不安全问题作斗争;与“台独”、“港独”等分裂势力作斗争;与恐怖袭击、信息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暖等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作斗争;与党内存的歪风邪气作斗争等。这些斗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问题意识和未来意识以及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进行伟大斗争是新时代我们党战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完美彰显。面对伟大斗争的严峻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五个更加自觉、五个坚决发对”的部署要求。
2.建设伟大工程是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主体力量和政治保障。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虽然起决定作用,但推进伟大工程不能离开其它“三个伟大”孤立进行,而要与之紧密结合。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人民性,也才能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而这一切的实现完全基于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策的落实。如何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呢?一是必须遵循党章,在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过程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三严三实”,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生活。三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公仆”意识。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经受得住“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3.推进伟大事业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和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从事的是一项有别于其他国家崭新的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强国富民伟业。如若弃之,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就成了离线的风筝,伟大梦想就成了乌托邦。中国共产党要坚定“四个自信”,带领中国人民继续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写华丽篇章。
综上所述,“四个伟大”是一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搭建起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四梁八柱”。既然“四个伟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因而在实践中就必须统筹推进,即要在伟大斗争精神支撑下、在伟大工程政治保障下、在伟大事业旗帜指引下、在伟大梦想目标领航下统筹推进“四个伟大”。
三、新时代“四个伟大”的重要意义
“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展示了一个使国人振奋令世人惊叹的东方强国的美好发展愿景和远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意义。
(一)从理论视角看,“四个伟大”深化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四个伟大”思想的提出和凝练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又一次创新,它极大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为党和人民提供了应秉持的精神状态和姿态、明确了应依靠的主体力量和政治保障、宣示了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指明了应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更加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从历史视角看,“四个伟大”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实践的传承和升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四个伟大”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汲取了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强民富”的最大梦想和追求,汲取了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历史成功经验,汲取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践精华,把党深深植根的中华民族、中国大地、中国人民统一起来,集中展现了我们党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政党和责任党的光辉形象。
(三)从政治视角看,“四个伟大”明确回答了“举旗定向”的治国理政这一根本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那么,‘什么是根本性问题呢?’一个是方向问题,一个是道路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所以说,无论什么时候,方向和道路问题都至关重要。改革开放40年来,党领导人民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正确道路”[5]。
(四)从实践视角看,“四个伟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具体行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四个伟大”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上半叶带领我国人民要实现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初心不改,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核心和保障,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是动力和源泉。
在新时代,我们要把“四个伟大”贯通起来来理解、协同起来来落实,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成就意识,始终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使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新的佳绩,为中国梦的实现交一份满意的答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