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幼儿分享教育的新视角
2018-03-31谢冰清
谢冰清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分享教育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于幼儿学习的社会领域,提出了“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这一发展目标;2012年,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文件在社会领域的子领域“人际交往”中提出,“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这一发展目标,可见分享教育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一大重点。然而,由于3-6岁儿童普遍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所以要引导他们树立分享意识,做出分享行为,并非易事。传统的分享教育倾向于强制式的教育,而忽略了幼儿的意愿;过于强调认识层面,而忽略了情感体验;过于重视外部强化,而忽视了内部强化;过于注重分享行为本身,而忽略了幼儿在请求分享和对待分享物时的态度。由此,笔者将就幼儿分享教育的新视角进行深入的探析。
一、摒弃强制式教育,尊重幼儿的分享意愿
分享,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出于自愿,主动与他人共享物质或信息资源,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的社会行为。分享行为是属于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分享行为主要表现为:分享玩具,分享食物,分享阅读等方面。然而,在幼儿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幼儿将自己家中的玩具带到幼儿园玩,其他小朋友也想玩他的玩具,却被一口回绝。很多年龄小的幼儿的确很难做到像大人一样大方地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与他人分享。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教师可能就会使用强硬的方式,命令孩子将玩具和他人分享。然而,这种强制式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导致幼儿对分享行为产生更大的抵触。
例如,A幼儿将家里的魔方带到幼儿园玩,B幼儿想玩他的魔方。他一直恳求A,可是A都不愿答应。教师在一旁观察到了这一情景,她在A的耳边苦口婆心地念叨着:“好玩的东西应该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嘛,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于是乎,迫于老师的压力,A幼儿只好极不情愿地将魔方递给了B幼儿。可是,当B幼儿正开心地玩着魔方时,A幼儿的双眼也紧紧地盯着魔方,一副极不开心的样子。然而碍于老师在身旁,他就只能强忍着情绪,没有爆发。可是当老师走开时,A幼儿立即把魔方从对方手上抢了过来,气呼呼地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碰!”在该例中,教师的强迫分享不但没有让幼儿习得分享行为,反而让幼儿的内心更加排斥分享。由此可见,在幼儿并不情愿的时候,强迫幼儿做出分享的行为,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要知道,分享的前提是自愿自主。违背这一前提的分享都是毫无意义的。
在面临分享的情境中,幼儿往往需要面对三个因素:分享的物品,分享的对象和分享的时机。这三个因素将对幼儿分享的意愿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先,物品本身对幼儿而言的珍贵程度,将决定幼儿分享的意愿。幼儿有权决定哪些物品是能够与人分享的,哪些物品是不能够与人分享的。如果要强迫孩子分享某件他认为极其珍贵的物品,那无疑对幼儿是一种莫大的压迫和莫大的伤害。
其次,幼儿也有权决定和谁分享,孩子更愿意将玩具和熟悉、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而对于比较生疏的小伙伴,幼儿分享的意愿就不是那么强烈了。对此,教师和家长也应当理解和尊重孩子。
除此之外,分享的时机也会影响到分享的意愿。如果幼儿拿着某个玩具刚玩不久,正玩得高兴的时候,他将玩具与他人分享的意愿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可是,倘若幼儿已经拿着某个玩具玩了许久,玩得十分尽兴,这时他也许就会更愿意将玩具和他人一同分享了。
总而言之,分享物品、分享对象和分享时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幼儿分享的意愿。教师和家长应当注意去识别这些因素对幼儿分享意愿的作用。如果在某个时机,对于某个物品,某个对象,幼儿确实不愿意做出分享行为,教师和家长也不宜强行逼迫幼儿,切勿指责幼儿“自私”“小气”,无视幼儿正当的权利。假若幼儿迫于成人的施压,极不情愿地把玩具与他人分享。这种强迫的压力,会让幼儿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缺乏安全感,不能顺利度过物权敏感期。另外,在外界的压力下,幼儿表面上似乎已经做出了分享的行为,但是他的内心可能会更加抗拒和排斥分享。也就是说,他的分享并非出自内心的自愿,那么这种分享就是“伪分享”。所谓“伪分享”,就是幼儿为了获得成人的赞许、认可,或是为了避免负面的评价和惩罚,而被迫做出分享行为。“伪分享”违背了自主自愿的基本原则。分享行为成为逃避惩罚或是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幼儿的内心并不认同这种行为。而这种“伪分享”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如何适当尊重幼儿的意愿,应成为分享教育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运用移情训练法让幼儿学会自愿分享
传统的分享教育往往注重在认知层面给幼儿灌输分享的观念,可是却忽略了情感层面的教育。而情感是认知和行为的中介。如果缺乏了情感的触动,那么孩子的分享就只能停留在认知水平上,而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所以常常就会出现这一现象:幼儿口头上总说要和别人分享,而在现实情况下却不愿做出分享行为。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或家长可采用移情训练法来引导幼儿,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移情训练,即教师或家长引导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会、感受、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在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中,移情训练是十分特殊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幼儿内心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实现从社会认知到社会行为的转变。所以,教师或家长可以利用移情训练法,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当自己不愿分享时,对方内心可能存在的感受。
例如,引导幼儿想一想: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别人不愿意借给你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有时通过这样的思考,幼儿会意识到,当自己不愿意分享时,对方会觉得伤心,可能会不愿意再和自己玩了。如此,幼儿就能够体会到不分享可能会给对方带来的不愉快,可能会让自己失去朋友等等后果。
为了让幼儿的体会更深刻,教师还可以设置情景,让幼儿成为那个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却不被接受的人。例如教师故意拿一件好玩的玩具去诱惑幼儿,当幼儿想玩时,教师却不允许。教师可以模仿幼儿平时的语气说:“这是我的东西,不给你玩”。这时幼儿便亲身体会到了不被分享时的痛苦心情,他就能够更深刻地领悟到不分享的后果。尔后,再把幼儿渴望的玩具借给他玩一会儿,这时幼儿又能体会到当把玩具和别人一起分享时,被分享的人会有多快乐了。
此外,教师和家长也可运用绘本故事或是动画片中的情节作为教学的素材,与移情训练法相结合,让幼儿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在分享情境中的情绪情感,从而理解分享的真正意义。
例如,可利用以分享为主题的绘本故事《统统是我的》 《石头汤》《鼠小弟的背心》《樱桃树下的约克》《一个红苹果》《这是我的》 《我是彩虹鱼》《威廉先生的圣诞树》和《小老鼠分果果》等作为教学的素材,通过讲故事,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感受,进行角色表演等方式,让幼儿领会分享的内涵。
再如,可利用幼儿熟悉喜爱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教学素材,该动画片中有一集情节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起种葱,收成之后把葱送给街坊邻居一起分享。而在热门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也有关于分享的感人画面,例如《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Cindy的爸爸田亮将小猪包子蒸好之后,让Cindy 把包子挨家挨户送给其他家庭一起享用。
这些素材都可以作为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榜样,同时也可引导幼儿去观察、思考、体会画面中人物的情绪情感,以情动人,让幼儿的内心受到触动,从而更深刻的领悟分享的意义,最终也能够将分享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上。
从社会认知到社会行为,这二者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而移情训练法就是逾越这道鸿沟的重要桥梁。只有充分运用移情训练法,拨动幼儿内心的情感之弦,才能够让幼儿真正学会分享,而且这种分享是自愿的、快乐的,这种自主自发而让人愉悦的分享行为才是分享教育真正应当要达到的目标。
三、注重调动幼儿的内部强化
为了更好地塑造幼儿的分享行为,教师或家长常常会对幼儿表现出的分享举动给予强化。例如,当幼儿将零食分给班上的小朋友,教师会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你能把零食跟大家一起分享,把快乐传递给大家,真了不起。”当幼儿把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玩时,教师会赞扬道:“你能把玩具借给别人玩,真大方!”或者在幼儿做出分享行为之后,有的教师会给予幼儿小星星、小红花等奖励。无论是口头肯定,还是物质奖励,这些都属于外部强化。然而,传统的分享教育似乎有些过于依赖外部强化。这种过度的依赖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过多地依赖外在强化来塑造分享行为,可能会导致幼儿分享的动机变得更加功利性,有的幼儿可能仅仅是为了教师的一个奖励而做出分享行为,这样的分享行为并不一定发自内心。一旦外部的强化撤消了,幼儿也许就不愿再做出分享行为了。
此外,传统的分享教育并不注重去调动幼儿的内部强化。其实,真正能够让人自愿作出分享行为的原因,是在分享的时候人们心中那种发自内心的愉快和满足。这种愉快和满足才是维持分享行为的根本动力。所以,要想让分享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不仅要进行外部强化,还应当要更加注重去调动幼儿的内部强化,让幼儿真正对自己的分享行为感觉到满足、快乐。而要想真正调动幼儿的内部强化,教师就应当在幼儿主动做出分享行为之后,引导幼儿去体会分享后的愉快心情。例如,当幼儿园举行玩具分享会或食物分享会的活动时,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思考讨论:将玩具或食物与他人分享,这一过程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从而帮助幼儿建立一个深刻的概念:你的分享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那么,由这种内部强化而维持的分享行为才是较为长久的。
四、引导幼儿学会礼貌请求分享和爱护分享物
很多时候,教师或家长仅仅关注幼儿是否愿意将自己的物品大方地和他人一起分享,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另一方,作为被分享者的幼儿在请求分享和对待分享物时的行为是否恰当。其实,有些幼儿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常常是由于对方在请求分享时不够礼貌,太粗鲁,比如有人想玩他的玩具,还凶巴巴地对他说:“让我玩一下!”如果他不把玩具借给对方,对方就动手抢,如此一来,他可能就不愿再把玩具和他人一起分享了。此外,有些幼儿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还可能是因为他曾经有过如下惨痛的经历:他慷慨地将玩具和他人一同分享,这其中就包含了他对对方的信任,可是对方却没有好好地珍惜、爱护这个玩具,有意或无意地把他的玩具弄坏了,让他非常气愤、非常心痛。于是乎,在经历了这些惨痛的体验之后,幼儿就会认为分享是一件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他们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做出分享行为了。
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分享教育的效果,教师或家长不仅要鼓励幼儿大方与人分享,同时也要提倡幼儿在想让他人与自己分享时,能够礼貌地去请求分享,比如诚恳地对对方说:“能不能把你的玩具借我玩一下?”“我也想吃你的零食,可不可以给我吃一点呀?”当对方同意时要表示由衷的感谢,不同意时也不能去强迫、硬抢。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幼儿在对待他人分享的物品时,要格外珍惜,不能破坏分享物,并且过后要及时归还。
综上所述,分享教育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大难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国家文件也将分享教育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摒弃传统的强制式教育,尊重幼儿的分享意愿,同时利用移情训练法让幼儿学会自愿分享,并且注重调动幼儿的内部强化,另一方面,也应当让被分享的幼儿学会礼貌请求分享和爱护分享物,让幼儿在快乐的分享中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