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蕴含的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2018-03-30张楠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

张楠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的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人民。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的活动、社会的进步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对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体 研究方法 奋斗目标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233-02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是广大人民最根本的愿望。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要团结人民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来共同创造、实现。尊重现实的人的创造性、实践性和其蕴含的巨大能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道路。

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体——现实的人

马克思说:“先前的唯物主义,对特定的对象,所处的现实的理解方式只是直观的形式或者客体的看待,并没有看作真正实践去理解,也没有当作感性的人去对待,这是先前唯物主义最大的缺点,只是单纯的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首先肯定了人的主体性。从本质上来讲,现实的人的一切活动过程其实就是社会历史的整个进程以及过程,现实的人的整个发展历程也就是社会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想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研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现实的人的发展进行研究。历史上的主角从来就只是现实的人。他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现实活动,包括物质生产、社会政治以及科学文化等实践活动,他们是有精神追求、物质需求以及有着丰富的思想以及细腻情感的具体的个人。

将出发点定位以现实的人,是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人人奔向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根本。发挥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任何一个个体以及任一群体在每一阶段的社会进程当中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观点。从人类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中总结概括,能够得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人民群众,个体的力量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推动着社会积极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中流砥柱的人民群众的努力配合和奋进。所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为依靠。

首先,要想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来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和保障,就得依托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来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最直接创造者和劳动者,在从事生产中,工具的创造发明、使用或是创新的生产技术应用到实际建设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进行发明创造,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物质财富。我们想要“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得以早日或是按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蓝图得以落实,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顺利完成,以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都需要强大的丰厚的物质基础提供支持和保障。

其次,要想有超强的智力来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支撑和智力后盾,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来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其实,人民群众在进行劳动创造以积累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为精神财富的产生以及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对自然改造的生产实践,对社会改造的政治实践以及对世界认识的科学实践,人民群众的种种实践活动,都是科学文化成果的源泉所在,是源泉产生的不竭动力,更与群众的一切实践活动密不可分。

有一点我们应该要深刻地意识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民群众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或是创造历史活动的过程当中,是受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并不是想怎么创造就怎么创造。是在当时既定的以及过去获取继承的条件环境下来创造的。有三大条件制约着人民群众进行创造活动,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首先是经济条件,生产力始终是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齐头并进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创造,他们不可能超越生产水平进行创造。政治条件下,不同阶级下的人民群众,地位等级、政治权利也是不同的,这也会制约着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和作出贡献。最后是文化条件,各个地区不同领域的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同以及传统文化的差异,同样会影响和制约他们的历史活动。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打造自己的幸福中国。

三、杰出人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要重视

在历史的长河中,唯物主义既肯定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民群众主体的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也对在历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肯定。个体伟大人物作为人民群众当中的突出人物,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当时特定时代的代表人物,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和引领作用也团结了人民群众,受到了群众的爱戴,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物质财富的不断产生。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过于肯定杰出人物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作用,就容易导致个人崇拜和英雄主义,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否认杰出人物的作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在过去的任何一切运动中,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评价他们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不仅要看到主体方面,还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肯定社会主体中的人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要避免陷入英雄主义和个人绝对主义。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

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梦想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未来规划所提出的。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前提下,重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重视每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所作出的榜样领导作用,要结合广大民意,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看作长篇历史剧,那么,在这个剧本中,人民群众就是当之无愧的主演,是整个历史活动的主体,他们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体,自编自导又自演这部历史剧,同时又享受着自己劳动的成果。在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党领导下的正确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我国起到作用的部分,坚持党领导,不断向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而奋进。

参考文献:

[1]孙杨.论长征精神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当代启示[J].法治与社会,2016(35):141-142.

[2]杨军.论中国道路的主体意蕴及价值旨归[J].观察与思考,2016(8):104-112.

[3]张艺媛,赵永健.浅析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3):31.

[4]李君如.发展新理念和中国大趋势[J].理论视野,2015(12):14-16.

[5]李志亮,王利利.理论创新视角下中国梦的多维解读[J].南方论刊,2013(11):4-6.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
浅谈数学学习情感评价的研究方法
浅析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