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实困境分析与对策

2018-03-30李廓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对策

李廓

摘要: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与冲击,我国社会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在不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背景中,个别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逐渐严重,价值观也逐渐扭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置疑主流意识形态。本文将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缺失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期望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文化自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201-02

文化本身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力,文化自信将会通过自身价值对其进行更好的诠释。这种文化自信起源于国家发展的信心以及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当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时代关注的课题。因此,本文将阐明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什么,造成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进而寻找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困境的对策。

一、文化自信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认可且都愿意在生活中践行的、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种思想。经济的繁荣、文化环境的宽松、国民的参与、从业人员的素质、行业的待遇以及主管部门的努力等都是形成文化自信的条件。在文化发展方面,我国虽然是一个文化大国,但是却不是一个文化强国,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挑起振兴中华文化的重担,从而提升我国文化地位。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我们打口号喊文化、翻看历史写文化、搞教育也在讲文化,为什么我们的文化目前还没有蓬勃发展?不仅是生产力水平因素制约着文化的发展,还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这些会在一定程度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文化自信不是我行我素,应当把全世界的文化思想与我国文化不断进行碰撞与融合,由于部分文化产业通过产品宣传西方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产生变化。

2.内部因素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对孩子各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一些父母希望孩子去国外留学,认为洋人的文化高人一等,父母这种优待国外的教育资源会引导高校大学生及普通大众盲目崇拜留学归来的人,这样持续下去,大学生会对民族文化产生抵触情绪。

(二)文化危机愈演愈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虽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有利必有弊,同时也有些不良现象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例如一些大学生痴迷网络耽误学习,个别大学生长时间玩电脑形成网瘾,并且网络小说的流行严重影响文字的传承,导致文化危机愈演愈烈。不仅如此,除了文化危机,随之还出现了道德危机和智慧危机,道德上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道德诚信和责任感上的缺失,智慧上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对我国文化认知不够,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没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近年来,我国的通俗流行文化逐渐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从而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使文化危机更加严重。

三、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困境的策略

社会、学校、家庭应在文化教育方面相辅相成,坚持以主流文化为正确路线,不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从文化自信追溯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整个东亚地区文化发展都會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是由文字传承的。在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理应从文字开始探究文化自信的源泉,随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也走进我们的生活。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万古留名,到目前为止成为世界人类史上没有中断的唯一文化,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文化教育

文化与物质有所不同,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利用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实践能力,可以先从学生的家乡开始,让学生传播和宣传自己家乡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理论加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对外来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逐渐在意识上形成文化自信。最后,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应该构建良好的文化自信,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水平,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笃思明辨的能力

笃思明辨,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知行合一”最早是由王阳明提出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用来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同时大学生应以世界的眼光,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吸收全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群体,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应延续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路径,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树立大学生民族文化价值观。因此,应从学校、家庭、网络、社会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大学生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增加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周鹏宇,史宁.增强文化自信要从大学生做起[J].人民论坛,2018(4):116-117.

[2]王明丹.浅谈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养[J].才智,2017(15):91.

[3]吴华.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重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60-61.

[4]门亮.思想政治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5):28-29.

[5]刘一潇.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5):172-173.

[6]智文媛,解嵘,王帅.高校文化育人中文化自信的培育及其工作机制的构建 [J].理论观察,2017(9):132-134.

[7]韩路.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6):132-135.

[8]谢国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实困境分析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8(20):123-124.

[9]胡晓轩.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14(16):77-7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