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30袁慧英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管理学应用研究翻转课堂

袁慧英

摘要:高职院校的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管理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参与性及开放性比较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中,改善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管理学 翻转课堂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145-02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师生互动,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翻转课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开放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管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最早是由美国的高中化学教师创建并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各学科都在尝试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组织者、管理者和答疑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讲授由传统的教师单向讲授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对课堂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堂上对预习出现的问题进行求解,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管理学适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较强的实践性。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的预习,并掌握技能和实践技巧。理论性强的学科不适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管理学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其次,较强的参与性。翻转课堂主要是师生互动,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对接比较多,实用性强,需要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达到对管理学知识的了解,以提高实践能力。

再次,教学内容开放性强。管理学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完成知识的学习,利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这也符合翻转课堂应用的特点。

二、翻转课堂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院校管理学教学中,给管理学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笔者主要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例进行翻转课堂应用模式探讨。教学方法是利用翻转课堂进行课内外结合、师生有效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1.创设情境,始于问题

首先,活动设计。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热点问题,虽然履行企业责任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企业社会责任毕竟是一个新领域,企业及社会对履行责任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一定的理解差异。在此阶段,教师要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社会企业履行企业责任的态度和内容进行搜集整理。

第一阶段,学生可以自愿组合,分成8人左右的小组,小组内成员全员参与进行课外合作调查。

第二阶段,教师将事先搜集的背景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搭建的资源平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

第三阶段,教师在正式上课的两周前就要向学生布置任务,明确时间、地点及要求,给学生提供问题分析思路,使学生在活动时有据可依。何為社会责任?目前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如何?企业没有正常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有哪些?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有哪些?

其次,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管理学知识时不能只接收现实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在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及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翻转课堂中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2.根据目标自主尝试实践

首先,活动设计。主要由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自主进行企业调查、资料查阅、网络信息搜集等。

第一阶段,小组内成员确定分工,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调查和访问。访问方式可以是实地访问、报纸或期刊资料收集、网络信息查找等,在此过程中根据调查资料及调查结果进行问题的探究,分析教材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及差异原因。教材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比较多,小组可以根据知识结构和兴趣点来进行自己的探究。

第二阶段,访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邮件、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进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对学生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倦怠要给予鼓励,对学生在调查探究过程中走的弯路要给予引导。

其次,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实现由表及里的思考和研究,才能对企业社会责任有确切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是保证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不走弯路的关键。此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意识的关键。

3.通过理论与实践进行知识提炼

首先,活动设计。小组先阐述关于社会企业责任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对所调查的企业责任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企业履行企业责任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建议。

其次,设计意图。小组成员通过网络资源、报纸刊物及实地调查对企业责任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要撰写调查报告,将教材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知识内容、调查的实际内容与文献中的学者研究转化为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想,在报告形成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知识体系的构建。此阶段是加强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翻转课堂中自主学习的确认阶段。

4.通过课堂活动加速学生知识内化

首先,活动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先简单介绍小组完成的工作及小组工作的作用,再由小组进行研究结果的汇报和展示,此过程是小组成员对知识进行确认和沉淀的过程。

其次,设计意图。课堂上小组成员的总结发言和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归纳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及内化,使学生有效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管理知识是从实践中来,是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此阶段是焕发学生活力的阶段。

5.通过课外训练加强知识的巩固

首先,活动设计。教师提出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灵活问题,如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还是伦理责任?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是什么态度?你在实践中和小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富士康 N 连跳事件等进行实际研究。之后修改、更正报告,以做到内容更完善。

其次,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习题、论文的巩固,使学生进一步完成对已知知识的补充,同时对新知识进行构建和创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炼与内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此阶段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完成阶段,通过走出去,使学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个人与群体结合,完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知识构建。学生从实践回到课堂,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站在理论高度完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评价和反思。

总之,翻转课堂应用于管理学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使其获得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4).

[2]钟晓流,宋述强.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管理学应用研究翻转课堂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