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2018-03-30李翠翠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李翠翠

摘要:应用环境美学来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为公共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作为城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城市公园与城市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城市特有的风格和特色,展示出城市的整体风貌。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每个居民都存在联系,它向公众提供休闲、娱乐、游览的公共场地,在推动城市建设中起著积极作用。传统美学将环境看作静态的对象,缺乏人对环境的感受与改变,而新美学则更好地将人融入环境之中,在环境设计时辩证思考问题,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立足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对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环境美学 城市公园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90-0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并不只是将各环境因素进行有机联系,而要将人这一要素放到环境中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植物造景的理念,使城市公园充满人文气息和文化韵味。

一、环境美学概述

环境美学最早兴起于美国和欧洲,20世纪60年代,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生存得不到保障,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环境运动由此引发。环境运动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自然与环境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方面。生态、景观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以环境美学和景观美学为例分析,两者的区别在于来源的不同,景观美学更多的从自然风光、绘画以及城市规划之中汲取灵感,而环境美学则更多偏向于哲学,以理性引导艺术,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注重人的感受。

说到环境美学的功能,首先是适宜人们的居住,而这里的居住则指代的范围较广,如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居住环境等,宜居的环境是健康的,健康的空气、健康的水源,适宜的气候等。除宜居环境之外,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布局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建筑物与公园的比例,建筑物与城市交通道路的比例,建筑与建筑空间的组合比例等,人们将一个城市选择为自己的安居之地,足以看出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兴趣和喜爱。

二、城市公园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向更高层次需求迈进,文娱消费成为主要消费方式,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感性认知和需求,而城市公园则是人们成为消费观念的集中体现。

(一)城市公园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城市公园数量增加的同时,其建造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城市公园设计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各城市建设的城市公园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益处。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不仅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富足,也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更高程度的满足感。

(二)城市公园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为基础,构建人性化的城市环境。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城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过去的城市更多的是兼有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人们到城市中定居也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环境和现代文明的美感,因此,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环境在建设中必须契合人性化发展方向。

(三)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美学环境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也是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做打算。从一定角度来说,环境是历史的印记,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应用规律,却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改变自然规律,这是与自然发展背道而驰的,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其中,在设计中体现人文性与自然性的有机统一,对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新思路

(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遵循环境美学原则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需遵循环境美学的设计原则,笔者认为应从环境自在性与环境人文性两个方面着手分析。

1.环境自在性

环境的发展具有客观性,人们不可能全凭自身意志改变环境,但人类可以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动地改变环境。人是环境的重要部分,人类在上亿年的发展中善于利用环境,为自身发展创造新的环境,人虽不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者,但也不能成为自然的破坏者。环境自在性原则应用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之中,即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设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环境的掠取越来越多,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城市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新定位,也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运用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2.环境人文性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印记,一种文明的消失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即是由于人类的破坏和保护不当。一些人文景观破坏后便无法再修复。历史也是不允许捏造的,真正的文明古迹能带给人们以无尽的思考,让人们感受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类文明。

(二)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原则

人这一核心要素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关键,环境是人们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因此,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的多元化需要摆在环境设计的首要位置。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多元化的精神层面需求。体现多元化需求,应在景观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将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从对客观环境的审美转化到主体人的审美上,以客观的角度审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们无论是追求传统的古典韵味,或者追求自然归真的地方民俗、现代环境,都应在多元化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多元化设计风格,融合发展,把握当代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兼具现代化与人文主义,由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转向大众群体需要。

(三)美学环境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科学的分析,找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解决方案。在全球环境遭受严峻考验的今天,作为环境景观从业者,我们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对能源进行循环利用,在景观设计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笔者认为,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对水资源、土地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二是,在材料选择上,尽可能应用低碳、绿色、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从总体的材料应用中减少能源损耗;三是,路灯照明可使用太阳能灯或风力发电等,在其他材料选择上尽可能避免高损耗,尽可能地选择低损耗、可再生的能源。

(四)环境美学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细节体现

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成大小不一的多个空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将空间分散而来,按照不同人群、活动等决定规模的大小,构建多样化的空间才是未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必由之路。

1.开放性划分的空间

公园中每个公共区域都可能成为群众聚集交流的场所,如,温度适中、景观精致较好、光线条件较好、较安静的地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参照私密性、半私密性和公共性这几个层次,选择适合的场所发挥公共空间的最大功能。

2.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简单的绿地和绿化不代表城市公园环境,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着眼于空间层次的多变性,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和老年人等,他们更加渴望与自然接触,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要,设计围合空间,用以聊天、娱乐等,满足特殊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3.符合交通体系的设计

从道路等级分类來说,公园道路可分为三级,分别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憩小路,景观设计与道路设计相互依存,设计者切不可为了道路的设计而破坏整体环境,应在尊重环境审美的同时,设计多元化的休憩场所。在交通设计中也要体现人性化,不同的交通流线能分离人流和车流,便于人们在公园中游览时利用交通工具。笔者认为,人性化的交通设计应重点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步行道避免过于曲折;二是,步行道地面注重雨天防滑;三是,减少高差较大的坡道;四是,在较长的道路中设置供人休憩的地方。

(五)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注重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结合

城市公园中的基本设施无非是植被、道路、休憩场所、游船、建筑等,将城市公园中基本设施的功能与审美相结合,是当前设计者们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如,园林、广场中不乏踏步,设计者如何在踏步这一细节中将功能与审美有机结合,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使其具有一定的空间序列感。植物不仅是绿化需要,也应在景观设计中体现美感,以视觉美为导向,综合视、听、味、触等多种感知觉,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美学的审美价值,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审美价值是从环境美学视角下延伸而来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价值的关注度已远不及审美价值,人们更多关注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仅要有其经济价值,更需要有审美价值,设计者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应着重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环境美学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从美学视角出发,对景观设计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评价,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真正做到几者之间效益的平衡,在给人以设计美感的基础上,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的居住者们提供游乐与休憩的场所,从环境美学视角来看,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处理好自然发展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处理好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之中努力寻求制衡点,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体现人性化、整体性、可持续性,使城市公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平平.环境美学视野下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1.

[2]杨勇.城市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中的“共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世界上的知名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男人的较量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