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础德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档案袋”项目的意义

2018-03-30张畅

现代交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

张畅

摘要:在基础德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语言基础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德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及探索如何将中国本土文化与其相互融合。适当引入“文化档案袋”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树立学生的本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識。

关键词:文化档案袋 本土文化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4-0012-02

一、基础德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在本科阶段德语专业的教学安排中,基础德语课程的学时比其他所有课程都多。以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德语系为例,“基础德语”在一个学期就占了180个学时。因为德语系本科生在入学前从未学过德语,都是零起点学生,语言知识的讲授(如讲解语法和词汇)成为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又因为学生面临德语考级的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多关注语言知识水平能否达到考试要求,忽略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造成了基础德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1.本土文化缺失

德语专业本科生对德语语法规则和词句用法基本都能熟稔于心。但是当要求他们用所学德语知识来描述中国本土文化内容时,却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或表述不清的情况。由于很大一部分德语毕业生会从事中德交流方面的工作,如果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得不到改善,势必对中华文化输出带来不利影响。德语系学生作为潜在的跨文化交际者,在校阶段就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重视自身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本土文化——中国文化。然而长久以来的基础德语课堂上,如何用德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若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教师又课堂上没能重视中国文化知识与教学的融合,那么学生用德语输出中国文化的技能必然会处于较低的水平。从长远看既不利于发展我国本土文化软实力,也不利于树立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2.德语国家文化缺失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德国的社会情况、风土人情、文化发展等方面经常会持有某些过于简单化、表面化的固有印象,即思维定势。思维定式的产生就是由于学生对德语国家的文化内涵缺少深入了解,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基础德语教学中引入的“文化档案袋”项目

1.文化档案袋

为了能够填补基础德语教学中文化的缺失,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来改善德语教学,比如引入“文化档案袋”项目。所谓“文化档案袋”项目,就是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以一个涉及某种文化现象的话题作为主要指引方向,在一定时间内围绕该话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研究,用准确的德语将其表述出来,最终形成自我思考的新型教学模式。该话题既可以涉及本土文化,也可以涉及德语国家文化。

2.如何在德语教学中加入“文化档案袋”

文化档案袋项目的选题可以围绕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的主题紧密联系本地文化特色来设计选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于德国产生的一些文化定势来进行选题。学生可以被分成固定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或已有的知识选择主要话题。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主要话题完成相应的资料收集任务,在资料收集完毕时,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进行阅读理解以及整合,经教师指导后形成规范的书面资料,并且延伸出自我思考内容。在这段时期,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阶段性报告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具体情况。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思考所得出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书面报告以及口头汇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深度讨论并且对不同小组得出的结论提出疑问或者做出评论,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目的。

三、“文化档案袋”项目在基础德语教学中的意义

1.为传播中华本土文化奠定基础

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文化面临着空前的崛起和复兴。如果德语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强化中华文化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并且能用德语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那么未来进入国际事务舞台后,就可以更精准地塑造中国形象,更好地传播中国精神,更广泛地发挥中国价值,更强烈地体现中国力量。通过“文化档案袋”项目,把中华文化渗透进基础德语的课堂,拓展德语中跟中国本土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树立中国本土文化的自信,为向世界推介中国本土文化奠定基础。

2.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德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学也逐渐成为基础德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之一。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看作一种异国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活动,想要实现这一交际过程,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内容以外,还需要对德国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社会习俗等很多方面有所了解。如果学生们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不去了解这些内容,而是根据中国生活氛围下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学习,那么他所习得的德语大多数情况下会是德国人也听不懂的“中式德语”,在与德国人交流时,也会产生表达令人费解甚至引起误会的尴尬情况。

而通过在基础德语教学中加入“文化档案袋”项目,对于提高学生的德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帮助。学生如果选择德国文化为主题,那么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德文原版的资料,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德语资料,学生能够接触更加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达成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

3.辅助基础德语教学

“文化档案袋”项目以某个文化主题作为支撑,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资料阅读,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在教师的帮助下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修正思维定势,最终达到准确把握德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其复杂性的目的。比起传统的只通过教师讲授语音、语法和词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文化档案袋”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等等环节,还能够培养认识能力、分辨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关系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文化档案袋”项目,能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汇报又能反过来检验德语语言能力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文化档案袋”项目不仅能够发展和完善德语教学,还能从侧面提高德语教学的效率,因此对基础德语语言教学也起到了巨大的检验和辅助作用。

四、 结语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德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档案袋”项目以及其带来的积极意义。“文化档案袋”项目的引入打破了传统信息传递式教学方式的局限,有效弥补了德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建昌.翻译教学与文化自信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79-81.

[2]汪蕊.适应新时代,重塑中国文化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地位[J].外语翻译,2018(10):172-173.

[3]张慧.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J].中国校外教育,2018(8):67+149.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