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要从实际出发

2018-03-30张琪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际教育改革

摘要:“三疑三探”的教育模式,分为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四个教学环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授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些和积极性,也令当地升学率节节高升;涿鹿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积极学习西峡县“三疑三探”教改的成功模式,顶住巨大压力雷厉风行推进改革,具有勇气和魄力。然而改革却以教师怨声载道、家长上街游行、局长主动辞职画上了句号。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涿鹿县教改失败的原因,证实教改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

关键词:三探三疑;教育改革;实际

一、推行过于急躁和强硬

先从时间上梳理整个教改的大致过程:2014年4月,郝金伦亲自带队,涿鹿县教科局一行28人到河南省西峡县学习“三疑三探”;2014年5月,涿鹿第一批“三疑三探”实验班建成;2014年5月22日,涿鹿县教科局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标志着涿鹿县新一轮教学改革正式开始;到了2015年春季开学,涿鹿县中小学已全部实施“三疑三探”。我们看到的是,从学习一种新模式到在一个地区全面推进这种模式,涿鹿县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再看看成功案例西峡县的教改的过程:西峡县是在县教研室主任杨文普的带领下,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先去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考察了整整一个星期,又花几个月写出了《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并选择了三所中学试点,总结经验后才全面铺开,并反复调整,最终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了“三疑三探”模式。

教改从考察学习、培育新型教师队伍,从试点、总结、调整到逐步放开推行,没有三五年的积累是绝对不行的。可推断,涿鹿县并没有踏踏实实地把教改该完成的工作做好,一年时间里仅是把西峡县的成功经验照搬照抄。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造,再好的模式也会水土不服。

没有时间的积累,教师抛下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匆忙上阵;没有渐进推行,学生被迫改变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习方式去适应。这样的改革无疑难以发挥其成效。

郝金伦的改革走的是“铁血政策”,原本的“可以改”很快变成了“必须改”。为了保证教改全面推行,防止某些教师不在课堂上进行“三疑三探”,郝金伦甚至要求在每间课室装上监控设备,一旦发现教师违规就通报批评。这样的强硬作风是与民主社会理念相违背的;强制教改不听从反对意见,一旦上级出错危害的是千万学生的切身利益。

教育改革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一场革命,“快准狠”的教改仿佛回到“大跃进”时期,是背离教育规律的。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型的教学模式,都应该循环渐进、脚踏实地,急功近利必定是不可取的。

二、没有考虑师生的实际水平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割裂对这双方的考虑。但涿鹿县的教改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师生的适应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推行的都是讲授-提示型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早已深入人心。现在突然来了个大改,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恐怕没有谁能一时间接受得来。

“三疑三探”更像西方发达国家探究-自主型或合作-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任务,老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样的模式未必会适合中国。中国学生有中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繁重,教学以大量输入知识为主,内容难度大,老师讲授尚有困难,学生又怎么能讨论出结果?在这样的现实下,中国教育面临着这样的矛盾:想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但学习的压力不允许。

长期固定的授课模式突然被颠覆,对于老师还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中国学生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形成探究的思考模式,思维也不够开阔,知识水平更是有限,讨论的深度和参与度都很难保证。

“三疑三探”的模式要求学生自探、同学合探、师生再探,学生必定会提出各种超乎老师意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内容十分熟悉而且学习深度加大,这增加了教师备课的负担。讨论下来,课堂的时间不好把控,进度也难以跟上,但中高考还是照样进行,这让很多老师倍感压力。

学生与老師的水平均没能够让讨论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这样的教改就是违背双方意愿的了。并非说“三疑三探”就不能进行下去,如果循序渐进,给师生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渐渐地在讲授-提示型的教学方法中融入探究的环节,会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三疑三探”应该从小抓起,在小学可以推广起来,不应用在已经形成学习习惯、面临升学压力的初高中学生身上。

三、缺乏群众基础

但凡改革都会有阻力,课改也不例外。课改牵扯到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克服阻力不能以硬碰硬,因为没有这三方面的支持必定是很难坚持的。涿鹿县教改之后,一些老教师仅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让学生探究,大多数时候还是讲课为主,他们说:“我要为我学生的成绩负责。”家长纷纷反对,写信投诉、在交流会是毫不留情地质疑,甚至到最后发展为上街游行示威。这些情况出现之后,郝金伦却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加强了全面课改的力度。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策略令郝金伦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孤军奋战,最终也闹个不好的结局。

郝金伦没有考虑到中国家长的情况,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坚信在当今社会考上好学校才是唯一的出路,即使郝金伦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背离了家长对孩子十年寒窗苦读后收获甜蜜果实的期望。有的家长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孩子性格内向基础不好,这样的模式下一点也学不到东西。郝金伦不解除家长们的担忧,不与家长老师达成一致,就很难把教改进行下去。

课改不能把家长老师当敌人,坚持我行我素去让他们屈服,毕竟大家有共同心愿——把孩子教育好。应该凝结社会各界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出力去推动教改。宁愿稍作妥协,宁愿“温水煮青蛙”慢慢推进,也不能一下子引发矛盾,失掉群众基础。马克思早已说过: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四处遭反对的课改应该自我反省,听取四方意见,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总的来说,涿鹿县教改错就错在没有充分考虑好学校与社会的各方面情况,没有根据实际调整改革方案,导致最终失败。我们提倡教改,也希望能出现让学生既轻松又学得好的教学模式。但教育是复杂而沉重的,离不开现实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与制约,又关系着国家未来人才的培育,万万不可轻举妄动。需要脚踏实地、立足现状,哪怕走得慢一点、小小一点,也要走得稳当有力。

参考文献:

[1]杨伟伟.涿鹿教改:“一腔热血”付东流[J].决策,2016(09):80-82.

[2]张滢.他山之石 何以攻玉——河北涿鹿“三疑三探”教改被叫停背后[J].中国民族教育,2016(09):17-19.

[3]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 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6

作者简介:张琪,女,汉,1996.6.30,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籍贯:广东省清远市,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

猜你喜欢

实际教育改革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浅谈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