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6-12-22王维
王维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从认真观察学习、注重日常训练、解决实际问题三个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感 基础 生活 实际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2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所谓数感,包括理解数字的含义、分辨数字的大小、理解运算对数字产生的影响、使用恰当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这几方面进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认真观察学习,启蒙数感
数感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意识,需要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增加一些观察学习的活动,能更快地启蒙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认识数字1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随着自己一起观察1这个数字:“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个1?”
生1:我桌上有1本书、1个本子、1支笔、1块橡皮。
生2:窗户外面有1棵树,树上有1只猫。
师:没错,这些都是1。(播放幻灯片:1颗葡萄、1串葡萄、1根筷子和1把筷子)你们看,图片上的物品是不是1呢?
生3:都是1,也都不是1。因为那是1串葡萄、1把筷子,如果跟1颗葡萄和1根筷子来比的话,又都不是1了。
师:那你们再仔细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这样的1呢?
生4:讲台上有1盒粉笔,老师手里有1支粉笔,外面有1棵树,但是树上有很多的叶子。
师:没错,所以说我们学习的这个1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中也可能包含很多小的个体,但在数学上还是用1来表示。
……
上述教学,教师给学生讲解数字1的含义,使学生初次了解到数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也可能是更多的东西。这种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加深了体验,对所学知识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日常训练,强化数感
数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大量的日常训练作为基础的。只有长期与数字、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等打交道,才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数感。
对学生的日常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或者结束时,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是做题,也可以是进行一些游戏类的小活动。例如,进行小游戏时,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10个人左右,轮流数数,每逢数到7或者数到7的倍数的那个学生就喊一声“到”,喊错了的学生就被淘汰,一直淘汰到最后1人或者几人为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列出几个题目让学生快速计算。这些活动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但非常考验学生估算等多方面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感
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后,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丰富数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教学四则运算时,教师出示问题:“小明是一个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他准备去打暑假工。现在有两份工作由他选择,第一份工作是工厂的会计工作,每周休息2天,每天90元工资,工厂提供住宿;第二份工作是工厂的加工人员,每周休息1天,每天100元工资,公司不提供住宿,但是每个月补贴200元,附近租房的价格为700元。如果你是小明的话,你会选择哪份工作呢?”
生1: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第二份工作。
师:为什么?
生1:这两份工作都是按照日薪算的,按照每个月30天、每个月有4周来计算的话,第一份工作收入(30-2×4)×90=1980(元),第二份工作收入(30-4)×100+200-700=2100(元),所以我会选择第二份工作。
师:还有人有其他看法吗?
生2: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第一份工作。
师:为什么?
生2:虽然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比第二份工作少了120元,但小明自己是学会计专业的,如果有了第一份工作的经验之后,他能够在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第一份工作的潜在价值更高。
……
上述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现实问题,有些学生考虑到题面上的问题,这是由基本的数感引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有些学生还考虑到了潜在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发展和丰富数感之后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这会让学生更全面地去看待、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稳扎稳打地培养好学生的数感。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