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现状及发展探析

2018-03-30尹雪璐解林红于明明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尹雪璐 解林红 于明明

摘要:河北传媒学院作为河北省第一所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已培养了四届毕业生,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文章着眼于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通过社会调查、问卷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了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葡萄牙语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展,中国与葡语国家及地区关系的日益加强,葡萄牙语已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在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河北传媒学院自201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葡萄牙语本科专业,是全国开设葡萄牙语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

一、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现状

河北传媒学院于2011年12月21日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葡萄牙语专业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采取“三年国内,一年国外”的培养模式:在国内学习两年打好葡萄牙语基础,第三学年赴巴西交换学习,第四学年在国内巩固学习及撰写论文。至2017年葡萄牙语专业已有四届毕业生。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人才注重特色培养,突出传媒优势,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具备听说读写译,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基于葡萄牙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目前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如下:

共开设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综合葡萄牙语(880课时),葡萄牙语听说训练(220课时),葡萄牙语阅读(64课时),葡萄牙语语音训练(32课时),英语二外(132课时);

专业核心课:葡萄牙语写作(64课时),葡萄牙语笔译理论与实践(64课时),葡萄牙语口译理论与实践(96课时),葡萄牙语国家概况(64课时),葡萄牙语语法(68课时),巴西文学史及选读(32课时);

专业选修课:葡萄牙语文学概况(32课时),巴西文化与社会(32课时),经贸葡萄牙语(32课时),跨文化交际(32课时),新闻葡萄牙语(32课时),毕业论文指导(16课时)等。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河北传媒学院院选课。

以上课程的设置能够体现葡萄牙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的需求。但此课程设计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课程设计不够全面,整个葡萄牙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概况中,更强调于巴西,而对葡萄牙、安哥拉等主要葡语国家强调不够;不能完全体现出河北传媒学院培养传媒类特色人才的需求;同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葡萄牙语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在现有听说读写译课程的基础上,应增设商贸葡语、旅游葡语等应用型课程,增加电子商务、外贸知识、涉外文秘等课程,相应增加实践学时,根据社会需求提升学生能力。同时结合河北传媒学院办学特色,加大与媒体、写作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开设与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系统化。例如,开设影视字幕,播音等特色课程。

(二)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拥有外籍教师两人,全部来自巴西,国籍较为单一。中国籍葡萄牙语教师一人,客座教授一人,师资力量短缺并且较为薄弱。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及教学竞赛。同时,由于葡萄牙语专业教师引进困难,可以通过政策调整等方式,吸引更多教师长期任教。

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自2010年成立以来,至今一直每个年级一个班,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每个班级都在30人以下。根据这一情况,葡萄牙专业在今后的的发展中应保持教师四人以上,中外教比例应合理化,外教尽量来自巴西、葡萄牙等不同葡语国家,中国专职教师基本保持在两人,客座教授一名。

(三)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教材建设现状

由于國内葡萄牙语专业类教材相对有限,很多专业课教材还没有编辑出版,例如:旅游葡萄牙语、葡萄牙语国家概况、葡萄牙语文学、新闻葡萄牙语等教材尚未出版。河北传媒学院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好国外资源,购买葡萄牙或巴西出版的原版书籍作为教材,实现教材种类和地域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编写突出河北传媒学院自身专业特点和训练要求的讲义,成熟后编辑出版为特色教材。

二、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发展展望

(一)加强葡萄牙语专业领域内语言能力的培养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对于经济、外贸、法律、新闻等相关葡萄牙语词汇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专业领域葡萄牙语的词汇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关于具体的外贸、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葡萄牙语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

纵观内地高校葡萄牙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是要培养全能型的人才。澳门理工学院李向玉校长曾对此表示诧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既可以做翻译,又可以做外交官,也可以从事经济贸易,还可以当老师等等。我们在短短的四年本科教育过程中是否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和条件培养出这样全面的人才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传媒类的高校,就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在新闻葡萄牙语、葡萄牙语采编、葡萄牙语播音、葡萄牙语影视翻译等方面加强培养。

(三)葡萄牙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河北传媒学院非常重视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除用于毕业实习、小学期实践外,还可用于日常教学,结合实践单位的相关翻译工作的要求,把课堂与实践融合到一起。例如,应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要求,做相应的翻译工作,在实践翻译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将翻译课程融入在翻译实践中。再如,开展和参加竞赛活动,鼓励葡语作品经典演绎、影视作品翻译等。此外,葡萄牙语专业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既可以选择专业论文撰写,也可以选择翻译实践报告撰写,即翻译一些中葡材料,例如:公司合同,旅游简介,短篇小说等,这样能够实现校企的结合,更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建设需要“内外兼修”,在现有基础上首先应做到最好。由于在改革发展中河北传媒学院葡萄牙语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总结,进一步有效提高葡语专业的综合水平,实现培养专业领域综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古雯鋆.葡萄牙的对内语言规划及对外语言推广[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

[2]苏金智.葡萄牙与巴西的语言推广政策[J].语文建设,1993.

[3]王飞, 吴缙嘉. 中国和巴西经贸关系的现状、机遇与挑战[J].国际论坛,2014.

[4]金爽.高职高专葡萄牙语专业课程设置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考试周刊,2016年第37期.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