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2018-03-30吴奕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文化

吴奕涵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社区作为构成社会最活跃的细胞,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社区教育作为传承和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与功能

教育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作为文化存在的形式之一,它的内涵是培养人,其实质是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向受教育者主体内化,促使其身心发展,并实现自身的社会化〔1〕。

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二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和提高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三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四是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教育内涵和功能的共性之外,还有其具体的内涵和功能。从其内涵来看,社区教育是依托社区教育、文化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社区和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它具有全民、全程和全面的特点:一是面向社区所有有学习需求的居民提供教育的服务;二是为社区所有人的一生提供终身教育的服务;三是面向社区所有居民提供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功能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公民教育。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也充分证明了社区教育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社区教育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政治、道德与法律等方面的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凝聚社区力量。社区教育面向社区内的全体居民培育和打造社区共同的文化、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通过对话、理解和沟通等方式,在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品质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三是促进社区发展。通过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行为,为居民的教育需求提供便捷有力的支持,形成个人、社区和政府共同促进社区发展的和谐氛围。四是推进文化建设。社区教育通过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级各类教育服务的同时,一方面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承担着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发展和创新的责任〔2〕。

(二)社区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文化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通俗地说,文化就是由人所创造并为人所特有、信奉和传承的东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来理解,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它所展现的是人的能力、本领、智力、趣味、爱好和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3〕。

社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但无论是从广义的角度,还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社区文化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道德操守、行为范式以及人格的形成。从社区文化的内涵来分析,社区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促进沟通与交流。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构建交流的平台,可以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了解,密切彼此的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二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依托社区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以使社区居民更好地认识和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社区居民自觉将自己的价值理念与社区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达到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目的。三是引导价值取向。社区文化特有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社区居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以顺应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四是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社区文化不仅影响社区居民价值理念的形成,而且对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规章制度、公约守则等硬性要求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区文化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范式等的作用,使社区居民自觉形成一种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五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生产生活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智慧和精神。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等形式将社区中居民创造的智慧和精神固化并代代相传;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传承传统社区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吸收、融合社会主流文化精华,推进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4〕。

二、社区教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择优弃劣的作用

文化选择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对社区文化进行择优弃劣的选择功能。这是因为,一方面,社区教育在传承社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推进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选择性地吸收破解文化日益加速的增长积累和人类认知有限性的矛盾有效手段。社区教育通过对主流社会文化、外来文化等有目的、有计划、多方式、多层次的选择,从而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社区教育对文化的择优选择,一方面要以满足和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为前提。因为任何历史时期的社区教育都是满足当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为宗旨和目标的,它集中反映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不同时期社区教育对于文化的选择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社区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面对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只有把握其主流和方向,并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和消化吸收,才容易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并主动内化于心,才能体现社区教育的价值。

(二)普及传播的作用

社区教育的文化普及传播作用,是建立在社区文化具有为社区所共享这一特性的基础上的,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普及传播文化的过程。尽管文化广泛传播的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且手段也日趋多样,但以社区教育的形式推进文化普及传播具有诸如针对性强等特点,更加有利于社区文化共享的有效实现。因此,社区教育己成为文化普及传播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社区教育对社区文化的普及传播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一方面是表现在普及传播的过程方面,社区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之间是一种相对稳定和持续关系,这就为社区文化的系统性普及传播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文化评价传播的内容上。与其它文化传播途径零散性相比,社区教育所传播文化内容具有全面、系统的特色。因此,社区教育所传播的文化才容易被人们所接纳,也就更容易被人们所吸收,取得有效融合的效果。

(三)批判继承的作用

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客观发展是教育对于文化批判继承的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而是产生并深深植根于文化这片沃土中,社区文化是社区教育立足之本。社区文化和社区居民是构成社区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的“社区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并经过择优弃劣后形成的、深层次的更高理想和目标的文化,而不是社区现实文化的全部。其中的“社区居民”是懂得思考、善于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和崇高文化精神的人,而不是愚昧懵懂的人。社区教育构建了社区居民与社区文化之间双向建构桥梁,在利用社区文化培养和发展社区居民的同时,使他们逐渐认同和领悟社区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文化批判的继承,促进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健康发展。

(四)与时俱进的作用

社区文化只有适应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要,不断吸取新思维和新元素来丰富和创新自身,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社区教育在对社区文化择优弃劣、普及传播和批判继承的过程中,推动社区文化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更新。可以说,社区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吸纳新鲜文化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三、社区教育助推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以社区教育助推社区优秀文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给国家带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多元化外来文化的渗入,也使得我国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造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范式的动荡,也带来了文化的危机和困惑。一是表现在文化的选择方面:第一,外来文化受到推崇,而本土文化则被淡化和抛弃;第二,把现代视为先进的代表,而把传统看作落后的象征,过分渲染和夸大强调传统文化中负面的东西;第三,强调文化的多元化而轻视和弱化主流文化,抑或反之排斥多元文化而主张文化一元化。二是表现在文化异化方面:文化本体被扭曲和异化。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现实利益和物质欲望的追求膨胀,导致人们精神文化内涵的弱化和社会文化氛围淡漠,本以彰显的是生命富足和个体完善的文化成为以物质和功利压制人的工具,导致人们对精神家园和人文价值的认知越来越淡漠。面对文化的危机与困惑,社区教育可以发挥草根教育特色和优势,从培养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入手,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的社区文化教育资源,通过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让社区居民领悟社区文化的独特魅力,唤醒和培养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批判、鉴别和选择能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区文化进行筛选和提炼,让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社区文化得到保留、强化和吸收,同时也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糟粕文化予以淡化和唾弃,助推社区优秀文化的发展。

(二)以社区教育强化社区主流文化建设

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6〕。主流文化是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时代进步精神的文化。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则是我国主流文化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是促进国家发展、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改善社会道德的灵魂〔7〕。教育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应有之义和应尽之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中国所特有的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文化〔8〕。以社区教育强化社区主流文化建设,关键要加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传承与传播,核心是要大力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主流文化。具体而言,一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社区优秀文化为根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部分的基础上,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用新时代的观念去阐释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和新时代的烙印,使得社区主流文化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把社区居民的个人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二是要根据社区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准确把握新时代社区居民思想活动的新特点,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教育形式上的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主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社区教育引领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面向社区、服务社区居民的教育具有独有的、在更广泛层面引领文化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社区教育的要求。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化是能够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利益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以社区教育引领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一要提高对优秀社区文化的科学认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优秀社区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在做到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同时,积极推进优秀社区文化与社会先进文化的融合,实现社会先进文化的本土化发展;二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教育活动,一方面,让广大社区居民都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特别是社区的历史与文化,使他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身在何处;另一方面,要让社区居民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使他们明白自己要朝何去。三是要加强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依托社区教育阵地打造社区文化体验平台,通过开展经典阅读、体验学习、社区沙龙等活动,让优秀社区文化走入平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四是要优化社区文化创新发展的环境。要依托社区教育这一平台营造社区文化创新发展的氛围,多管齐下、久久为功,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展现新景象。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