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挑战及思考
——基于高校科技创新的视角
2018-03-30吴玫
吴 玫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通过区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走出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央确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支撑是创新驱动,既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政策和市场等方面的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这对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主体之一的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京津冀地区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的原动力,实现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现实诉求,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有利条件
1.北京向天津、河北的技术辐射作用在增强
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14年河北与京津技术交易共3171项,成交额71.02亿元,较上年增长82.6%。其中河北与北京间技术交易额就达65.7亿元,占河北技术交易总成交额的35.9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北京已成为河北最大技术交易伙伴。以上数据反映,北京向天津、河北的技术辐射作用在增强。
2.诸多大学积极参与区域合作
自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京津冀三地为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合作,纷纷制定了合作协议,京津冀高校间的合作不断深化。目前,已有诸多大学积极参与到区域协作中来。如清华大学与河北省政府签署协议,双方商定将在科技攻关、人才培训和重大战略决策咨询等领域开展合作。清华大学与天津签署人才与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将在博士后人才培养、城市规划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合作。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并成立“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环境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据报道,2013年,南开大学拨入科研经费3亿多元,其中科技合作的横向项目经费6000多万元,与京津冀地区合作项目约占65%。天津大学也积极推动与河北省优势产业的紧密合作,近5年以来与河北省科技合作项目800余项,合作经费近2亿元,学校还分别与石家庄市、沧州市、衡水市签订市校合作协议,沧州市、衡水市每年将投入500万元设立“产学研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校和市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另外,天津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在天津签署《关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大学支持河北工程大学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研究生培养、教师培训、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据调研,2011-2014年,天津科技大学横向项目约984项,其中,面向天津约607项,占62%;面向河北约36项,占3.7%;面向北京约78项,占7.9%。
上述合作大多以政府主导或高校和大型产业集团合作为主要特征,这些前期合作成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更深入、更广泛合作的现实基础。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驱使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里,高等教育参与更具广度与深度的区域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
3.区域民营经济逐渐活跃为高校科技研发提供了发展空间
近几年,在各种政策激励下,京津冀的民营经济成分有所增加,市场经济成分的变化也传导到技术市场。在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中,不论是合同数还是合同金额,民营企业购买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根据全国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2012年,虽然天津高校技术转让的合同数和合同金额占居首位的还是国有企业,但到2013年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不论是转让合同数还是合同金额,民营企业都达到国有企业的2倍,2015年仅就合同金额而言,这个比例更是增加到近4倍,三年翻了一番,天津民营经济成分的增加对高校技术转让的影响已经显现。2015年河北省民营企业输入的合同金额也首次超过了国有企业。将来的发展会超越到什么程度,长三角地区的经验也许为我们提供了答案。长三角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为高校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市场,2015年,高校转让给民营企业的技术合同金额与国有企业相比已经由2013年的约5倍猛增到25倍,增速惊人。可以预期,随着京津冀民营经济成分的不断增加,京津冀高校科技研发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前景愈加光明。
(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为高校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由以往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入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效率提升的轨道。政治、经济、社会等面临许多重要变革,为此国家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科技、教育的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
“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策略的转变,为京津冀高校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开放的平台、开阔的空间和国际视野;“互联网+” 、“中国工业2050”、“大数据”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的出台,将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新经济将成为北京和天津最大经济增长极,也将通过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示范和导向性作用,为京津冀高校与产业合作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改善京津冀创新创业的社会生态环境,为教育创新创建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双一流”大学建设旨在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这无疑将加剧高校间的竞争,高校建设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除了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外,高校加强与外界合作,通过提供教育服务获得更多社会资金尤其是来自企业界的资金,将是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之一;《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为提升高校科技研发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大大改善区域资源配置
雄安新区定位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雄安新区将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基点,进行制度、科技、创新创业环境的改革创新,意欲打造成中国的筑波科学城和海法创新城。雄安新区的设立,将重置北京的经济、教育、科技等资源,大大改善区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态势,河北将是直接受益者。天津也将享有外溢效应, 将来不论是承接从北京疏解出来的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在雄安新区开辟天津高校的教育服务市场,都将是天津高等教育难得的发展机会。
二、高校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不利条件
京津冀地区人才资源密集、创新要素富集,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等原因,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知识、产业专业化水平差距较大,呈梯度分布态势,区域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共享不足,流动不畅,甚或无法流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尚不充分。
1.区域总体经济实力发展极不均衡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沿海三大主要城市圈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2016年,三地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1%,是长三角地区的70%,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0.1%,只是长三角地区的50%;天津、北京的人均GDP分别位居全国的第一、二位,而河北的人均GDP大约只有这两地的40%;北京、天津的产业结构均呈“三、二、一”分布,而河北的产业结构依旧是“二、三、一”分布,落后于全国总体水平。河北与京津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掣肘,京津冀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2.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聚集,但地区间资源配置失衡
京津冀地区“985”和“211”高校分别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北京拥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多,是天津和河北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河北境内无一所“211”大学;从每10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人数看,北京、天津分别位居全国的第一和第二,而河北却不足北京的一半,仅仅高于云、贵、青、新、藏、内蒙古等边区少数民族地区,且以专科生居多,地区间资源配置极度失衡。目前,河北仅有约8%的受教育人口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将近50%的受教育人口仅受过初中阶段的教育,致使河北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社会知识存量低,知识吸收能力差,知识流动不畅,严重抑制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区域科技资源丰富,但是创新活力不足
京津冀地区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科技资源,仅北京一地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就占全国的10%,超过了长三角的总和。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的强度看,北京为6.01,天津为3.08,河北为1.18,其中河北只有全国平均水平2.07的57%;从R&D人员全时当量投入看,北京一地的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投入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别是天津、河北的10倍多;其中博士毕业人员数量占全国的将近一半,是天津和河北的数十倍。但是受区域经济体量、市场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不均衡所限,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总数还不足长三角地区的二分之一,甚至不足江苏一地的数量,区域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4.区域间科技合作意愿不高
从R&D经费外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情况看,北京和河北由2013年的7.59%和4.08%,分别下降到2015年的2.12%和2.77%,北京甚至不及上海和广东的二分之一,表明北京与河北的R&D活动与外界的合作意愿在萎缩。检索中国知网京津冀三地合作发表期刊论文情况,北京与天津的合作论文数量虽不及2007年合作高峰的70%,但从2012年至今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北京与河北以及天津与河北的合作论文数量近几年基本稳定,约为2007年合作高峰的三分之一。这些情势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还面临严峻挑战。
5.高校定位与地区发展定位脱节,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京津冀三地依据各自的知识资源禀赋其科技发展定位也各不相同,北京为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为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三地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并结合地区功能定位,在科技创新中作出恰当的安排。比较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所在的广东的R&D经费内部支出方向看(见表1),研究型大学聚集的北京高校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而几乎没有研究型大学的河北相对而言投入过高;河北高校对新产品开发试验的投入过低,对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不大。高校定位与地区功能定位脱节,不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科技资源优势不能互补,也不利于区域的协同发展。
表1 2015年沿海主要经济区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方向统计表
(二)制度不完善,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虽然京津冀教育合作和协同创新取得了一定进展,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签署了许多协议,但是协议的落实还缺乏制度保障以及可操作的细节,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究其原因,地区间行政壁垒依然存在,协同发展还缺乏动力,制约了三地教育合作以及教育服务的深入推进。
(三)区域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动力转换需假以时日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结构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社会缺乏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氛围。受环境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创新主体产、学、研内驱动力不足,区域产学研合作等靠政府推动的依赖性过大,市场驱动以及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尚需培育、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河北相对落后,工业企业竞争力低,经济效益不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知识能力不强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发生、发展和持续。
三、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
要推动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合作主体内在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个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的共同协作,多要素的共同配合。改善外部环境,激发区域高校与企业以及其他主体的合作动力,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互动,是推动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一)改善外部环境
高校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外部环境是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外部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高校及其他社会主体共同的责任。高校作为区域社会的知识发源地和政府智囊库,起着独特的作用。
1.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部门、区域、地方基层层面的,需要各级组织针对区域及各层面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执行路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许多有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政策,但是可执行性不强,还缺乏针对性政策,如资金支持政策、激励机制、科研经费管理细则、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及案例宣传等。美国和英国的经验对激励协同创新将是有益的借鉴。如美国为了激励企业和大学的创新动力,在《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中设立先进技术计划项目,目的是向企业提供研发启动资金,虽然不直接支持大学,但大学作为项目参与者或者分包商也收益颇多,有一多半项目有大学参与或分担子课题,且超过60%的项目由小企业牵头。 再如英国的联合合作研究计划、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知识转移伙伴计划、高校援助企业计划、院校企业合作伙伴计划以及各种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基金等,对大学和企业合作研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还有如“科学与工程合作奖”、“工业与学术界合作奖”等奖励基金,风险技术大学伙伴基金,对科技中介发展的支持,对开辟创新信息通道的支持,对大学科技园区的支持,等等。[2]各种支持协同创新的政策不一而足,而且可操作性强。总结我国协同创新经验,针对问题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协同创新政策,成立京津冀区域科技协作组织并制定区域协同创新政策,以协调和加强各地各级政府对政策的执行,是推进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保证。
2.文化环境
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区域文化环境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有重要作用。区域协同创新的合作者根植于区域文化和“制度网络”中,合作的文化氛围、信任关系、联合倾向、价值取向和目标一致性导向等是重要因素。合作者在理解或者共享彼此的习俗、规范、态度、价值观和预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相互间的合作创新和交互学习。区域文化环境是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网络、高等教育大众化也迅速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社会文化,区域创新系统的各个主体对推动建设改善区域文化环境有着共同的责任。整合区域高校文化、社会、产业经济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的优势教育资源,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培育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构建区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平台,与区域社会其他力量共同推进区域文化建设,优化区域文化环境,是京津冀高校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
3.主体要素环境
主体要素环境主要体现在主体要素联系的紧密性上,主要包括空间邻近、信息共享及交流便利。首先,空间邻近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扩散和外溢,这对合作初期需要频繁地面对面接触很重要。在不远的将来,京津冀的高铁联网交通将使区域内许多地区的距离缩短到1个小时以内,相当于拉近了三地的距离,将大大增加区域内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会。其次,对显性知识的传播扩散而言,信息共享和沟通便利更重要。整合区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交易市场、专利数据库等部门涉及科技研发与应用的信息,建立开放共享的区域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促进产学研的精准结合、合作与转化,提高研发与转化效率,促进京津冀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二)基于高校定位分层制定高校与区域的合作计划
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明晰各地区高校的分层定位,加强高校学科建设,高校科研规划与区域的和地方的科技发展规划对接,北京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向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方向倾斜。高校合理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领导意识、学校发展规划、科研计划、学科建设、教师观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就校企合作研究看,隶属各部委的研究型大学视野面向全国,瞄向世界,更关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技术需要和行业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合作形式以长期战略合作、建立产业或技术开发中心、大学科技园区、技术交易等形式为主,合作常发生在产业集群化的事前,合作对象多为上规模企业;地方应用型大学立足地方兼顾区域,更关注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合作形式多为短期项目,合作常发生在产业集群化的事后,合作对象多为中小企业。基于高校的分层定位划定区域技术市场的边界,找寻合适的合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合作研究计划,既有利于高校的发展,也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加强地方高校建设
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多基于地方,与地方产业对接,高校以技术知识支持企业,企业也反哺高校,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这也很好解释了经济发展快速和高校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本地高校包括专科层次的学校也有活跃的产学合作研发活动的现象。有调查显示,江苏与大学和科研机构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占本地企业总数的80%~90%。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区域一体化,区域市场经济将得到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比重也将不断增加,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地方高校应抓住时机,加强与区域其他高校以及企业的联系合作,借力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与科研水平,努力成长壮大,扩大疆域,以图在高等教育服务分级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3]
[1]南大天大等多所高校与北京河北省开展针对性合作——高校智囊团服务京津冀[N].今晚报,2014-08-18(1).
[2]邓展.知识流动与区域创新网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94-208.
[3]吴玫,张华.京津冀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天津市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