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分析

2018-03-29朱静妍

东方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互联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将改变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影响教育事业产生变革,重新建立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新编制学校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事业的“转基因工程”。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以期为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

“互联网+教育”是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与教育事业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已经全面辐射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得教育行业被掀起了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当今时代,社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互联网具有方便、即时、高效的传播特点,其对我们来说,能够增加知识获取的途径、开阔视野。另外,在学校在互联网的覆盖下,我们经常会收到学校推送的十九大精神理念,进而让我们充分领略十九大精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1]。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已经对医疗、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教育事业作为我国发展的基石,信息技术对其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必须针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做出改变,例如:向企业部门学习相关的经验,改革教育结构,实现教育事业中的技术支持。“互联网+教育”是一种跨界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教育结构。此种教育结构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来实现,智慧环境变革、学习方式变革、课程变革、教学范式变革等,只有教育结构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全部都进行变革,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生态结构的变革。

一、智慧环境变革

智慧环境变革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中的普适计算、与计算、物联网、语义网等信息服务技术为基础,变革校园中的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教育资源等基础设施,将其通过互联网进行融合构建,实现“互联网+教育”下的智慧校园环境。智慧学习环境指的是,将我们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互联化、数字化,从我们的学习资源入手,改变我们的学习活动,实时采集我们的学习信息,进而找到我们学习中的不足与缺点,再由教师对我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2]。将多媒体技術手段运用到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科学合理的,这主要与教师对具体教学课件设计时的出发点和设计主题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运用方式有关。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其目标是为了使具体的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使教学效果有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多媒体的应用手段,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的核心主体进行开展,不要只做表面文章。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手段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进行使用,教师必须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否则会造成我们注意力严重分散,使教学内容没有整体性可言,变成一盘散沙。

二、课程的变革

我国现如今的教育教学课程评比中,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对具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参评人员占总数的大部分。因此,我们能够明显看出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我们学习能力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3]。比如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将具体的课件经过FLASH处理之后,变成视频模式的动态图片,这样能够使我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样本参照作品进行全面、简洁、直观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相关联的例子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进而增加我们的视野广度,提高我们的技巧深度,最终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各项能力进一步提高。虽然多媒体技术现如今不能完全普及在课堂中,但是只要坚持对这种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其带来的积极作用一定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和推广。

三、教学的变革

在互联网这种教育结构下,我们学习的方式能够得到改革、教师的教学也会得到改革,学习方式的改革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增加我们时间上、空间上知识获取途径,而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升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最终实现,我们与教师综合协作,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量,成为社会中的有用之才[4]。随着网络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迅速诞生,现已被运用到了教育领域。在这个共同体中,学习成员可以使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学习评价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体验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和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现在社会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对我们的专业教学也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提高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此外,有些学校也建立起了校企网通平台,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达到共享,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可以合作交流。校企网通平台以资源为前提,以学习、分享、互助为中心,实现企业和学校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真实现状和实际需求,丰富自身的实践知识,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同时,企业员工也可通过系统来巩固和学习专业知识,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升自身的岗位能力。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通过合作达到共赢[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对我们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此推动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方式一定会成为以后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变革工作,是当前校园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校园信息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汪晓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29-36.

[2]黄俭.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战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1):99-104.

[3]陈纯槿,顾小清.互联网是否扩大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PISA上海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1):140-153.

[4]蒋广学,王志杰.“互联网+青年教育”的热实践与冷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7(7):114-119.

[5]张晓东.“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反思[J].江苏高教,2017(1):37-39,42.

作者简介:姓名:朱静妍,中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性别:女,1999年12 月,民族:汉族,省市:江苏省南京市,高中生。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变革互联网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