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研究

2018-03-29程相茹

船舶职业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顶岗工程技术职业院校

程相茹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开展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遴选的通知》 (辽教发〔2017〕69号) 要求,确立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确定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为“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1]。为了顺利通过辽宁省教育厅的验收,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开展了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在系部领导的组织下,成立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课程)质量保证小组。

1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意义

2015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各职业院校推行诊断与改进工作。近年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为学生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数量有限,使得校企合作机制受到限制[3]。学院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近五年的毕业生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要求严重脱节,这种现象的发生说明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滞后于船舶行业的发展。对其他同类职业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发现他们已经在推进学院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无论是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还是学生的就业率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4]。综上所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查找出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计划,从课程设置、考核标准、顶岗实习、技能考核等方面全面诊改,切忌流于表面,切实从专业长远发展考虑,使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学院“双高”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2]。

2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内容

2.1 诊断课程设置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采用的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其他课程为辅的模式,核心课程包括船舶建造、船舶识图与制图以及船舶CAD/CAM。经过对现有课程进行诊断,发现无论是核心课程还是其他课程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加核心课程的实践学时,以船舶建造课程为主,以具体岗位任务驱动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完成每一个实践任务,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熟悉了设备操作,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环境。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与外聘教师进行研讨,课程目标设定为培养高技能造船人才,课程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以基础理论课为指导,以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与实际造船生产严重脱节的课程进行删除,比如现代造船技术这门课程,教材内容滞后,将多出的学时用于增设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

2.2 诊断考核标准

对考核标准进行诊断,发现学生的考核标准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70%~80%,这与重视学生技能发展的职业院校是相违背的。利用学院的混合课学习平台,增加网络教学环节,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后测试等教学环节,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和精彩易懂的模拟动画,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途径。将实践环节考核加入到学生期末成绩中,将考试成绩分为3个部分,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30%)、实践环节考试成绩(占总成绩40%)、网络学习平台成绩(占总成绩的30%)。通过弱化期末考试成绩,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改变了以往期末学生临时突击复习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扎实。

2.3 诊断顶岗实习

对顶岗实习进行诊断,发现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以参观学习为主,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很少。改变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当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明确学生的工作岗位,落实到合同中去。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时,教师要去企业进行走访,结合学生的表现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给出学生的岗位实习分数,代替了以毕业论文考核学生岗位实习成绩的模式,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岗位实习。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与企业签订定向培训订单,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建立持续稳固的企业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坚实后盾,所以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保证这一合作模式长远进行的有力保障。

2.4 诊断技能考核

对专业技能进行诊断,学生目前需要参加的技能鉴定考试有IC3、大学英语A级、国家计算机二级,缺少针对船舶专业技能的鉴定考试。系部领导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将原有的冷做工、钳工等技能鉴定改为船舶CAD技能鉴定,船舶CAD技能鉴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CAD画图能力,用人单位对取得CAD鉴定考试证书的同学优先录取。将在CAD鉴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进行集中培训,参加了2017年11月在武汉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大学生CAD技能大赛,船舶工程系取得了1个一等奖和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将学生的技能发展放在专业建设的首位,以企业需求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针,未来还要继续增加技能鉴定的种类,提升学生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树立学院在船舶行业的品牌形象,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技能的充分对接。

2.5 建立常态化的诊断改进机制

成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质量保证小组,目的是使专业的诊断与改进工作进入常态化,定期进行诊断与改进有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形成本专业的诊断报告,将所有内容形成文件,为后续改进工作的推进提供诊改方向。对在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形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考核标准,将这一工作持续稳定的进行。每年对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标准、顶岗实习情况、技能鉴定考试、改进机制建设等进行定期诊改,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3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效果

经过一年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教师在课上的授课方式有了巨大转变,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提升了专业的教学质量。成功举办了系部教师教学信息化大赛,为教师交流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将与造船实际生产严重脱节的课程删除,用设备操作等实践课程代替,深受学生的喜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突出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办学特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造船人才。专业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紧密联系造船企业,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在教学方法上向其他同类职业院校学习、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紧跟学院的发展步伐,建立专业常态化、周期化的诊改机制,形成专业自主螺旋循环提升的改进模式。

猜你喜欢

顶岗工程技术职业院校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