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3-28李钟辉
李钟辉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一生的价值观建立以及学习能力、思考方式等各方面的能力成长,都在这一时期建立。小学教育的行政管理对小学教育各个方面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案,促进小学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解决措施
心理学认为,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越是年龄小的时候经历的影响越大,对人的人格形成和能力发展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阶段的启蒙时刻,重要的人生价值观及各项能力都在这个阶段形成,能否很好的过度并且完善发展,小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教育的行政管理秩序对小学教育的好坏至关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未能形成统一、科学、完善的体系
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中,普遍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法律要求,每个学校都是依据经验和惯例在执行相关管理,管理漏洞多,难以做到规范,各学校也未能及时地完善和改革,对小学教育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管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同时,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变化非常快,但是学校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却不能顺利实施,导致家、校矛盾不断。在这些方面,小学教育的管理制度未能提出很好的方法和实施细节。
(二)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现阶段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度散漫,不能约束学校的老师行为。于是各种虐待、性侵小学生的新闻经常见诸于报纸、杂志,导致很多家长都不能信任学校的管理,教育和教师的权威性下降,间接造成社会的恐慌和信任度下降,在校的学生往往因为这样的现象,身心受创,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好的教育管理制度必须经得起质疑和监督,才能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落实,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而不是地狱般的恐怖之地。
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监督和奖励机制,老师的积极性不能够充分发挥,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全心全意的完成教学,为学生着想,造成教学的落后。
(三)小学教育的行政管理制度未能完全落实
随着家长以及社会的监督,部分学校正在不断健全管理体制,但是很多的制度流于形式,并未能很好的落实执行。
比如家校沟通制度,很多小学会建立沟通机制,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积极互动,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平台反而成为了老师布置作业、家长攀比、炫耀的平台,并没能很好地运用平台,促进了解,有效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促进学习和成长。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家长签字越来越成为家长反感的形式之一,因为这一形式完全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不好的影响。学生为了逃避这一形式,自己偷偷签字,家长为了敷衍,直接签字,学校老师也不会去了解签字背后的真相,流于形式,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就学会了投机和撒谎,阻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如何解决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很多学校管理中运用的方法都是旧的管理制度,学校缺乏真正懂教学管理的人才,也未能总结出一套在新时代背景下适合学校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因此,专业人才、专家的引入成为重中之重。很多教育专家和管理型人才普遍存在于高校,而真正的小学教育管理却非常少见这类人才,要想小学教育管理建立一套实用、完善的制度,一定要加大人才引入的步伐,实现教育管理专业化、现代化。
(二)建立完善的立法机制和监督机制
科学的教育机制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和全社会的监督。国家需要尽快确立小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小学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教育体制,让教学回归教学的本质,让教育管理有法可依。
同时,学校需要建立明确的惩罚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同时社会和家长一定要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充分关注,一起监督学校的管理行为,为建立健康、有效的教育行政管理环境助力。
(三)明确教育行政管理机制中的落实情况
完善的教育机制一定要可执行、可落地,具体的行为规范一定要详细,才能在落实的环节具体落地,不再流于形式。明確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职权,分工协调,学校负责给学生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福利体系,教学老师则负责怎样科学、有效的授课,让学生容易吸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教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别是小学教育,家长和社会寄予厚望,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健康成长。在这过程中,小学教育必然承担着众望所托,理应用良好、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为学生建立起安全、健康的学习乐园,为全社会公平、公正、信任、健康的秩序体系贡献自己的社会责任。相信通过改革和完善的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必将推动整个教育的不断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美明.小学行政管理制度研究[J].小学教学,2015(12):12.
[2]孙铧怡.我国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展望[J].教学研究,2017(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