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方法,构建初中数学品质课堂

2018-03-28何斌

关键词:品质课堂构建方法初中数学

何斌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相比,老师更注重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地位也变得更加平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起着搭建梯子,构建桥梁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勇攀知识的高峰,遨游数学的海洋。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品质课堂 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14-02

0

数学课堂是由教与学构成的,要构建优质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转变教学思想,正确的认识数学教学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也要相应的从应试教育的思想当中解脱出来。我国教育一直在倡导为学生减负。题海战术过多的消耗了学生的精力,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不仅如此,题海战术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他们甚至谈“做题”色变。这种状况下,学生又怎样能学好呢?所以,新课改下,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的糟粕,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品质和主体参与意识上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课堂上“教”与“学”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師要改变原来高高在上的形象,站在与学生相同的高度,学习和学生做朋友。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及时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面对学习上的压力,无法自行排解,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学不好,心理上也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作为老师,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朋友,要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

二、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知识的练习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许多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学的重大发现,离不开数学运算,如大气压强、万有引力公式的推导等都要以数学为基础。地理学科的许多知识也要用到数学的思想。比如地理中繁多的概念,要用数学集合的思想来进行梳理。我们在计算太阳向地球辐射的能量时,也需要首先建立数学模型。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要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如跨海大桥的建设,离不开工程师们对各种力学数据进行一遍遍的核算。公司在计算经营盈亏状况时,也要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见,数学知识的运用涉及到各个领域。也正是因为数学的知识和方法繁多,才让数学有了如此大的作用和魅力。那么学生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去选择数学方法呢?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充分理解概念、公理、定理、判定、性质,并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和认识,学会灵活运用。

练习是学习的校验场。即便数学的学习做练习是必要的,我们也要坚决摒弃上述讲到的令学生痛苦的题海战术,精心为学生挑选出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总结每道例题运用了那一条定理,哪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有目的的练习和总结,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疲惫,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采用设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近年来,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设问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设问的方式就是把数学知识转化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的探究。设问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思维意识,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设问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课堂之上谁也不甘示弱。问题就像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每一个学生都想尽快的到达山顶,去领略不一样的风景。设问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让设问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魅力呢?

设问是需要技巧的。问题的难度过大,谁也爬不到山顶,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沮丧和懊恼的情绪。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体会不到攀登的乐趣,也会觉得扫兴和无趣。最好的设问方式就是由易到难,逐层深入,这样既可以夯实基础,也可以进行拔高。如在学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时,学生通常想当然的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有的学生认为无理数就是负数,因为他们觉得负数不存在,主观的把负数理解为“没有道理的数”,即无理数。老师的有效设问可以及时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概念理解上的错误。如问题“有理数是怎样划分的?”,有学生回答了有理数为整数、分数和0.接着老师加深问题的难度,“负数是不是有理数?”学生有回答是的,也有回答不是的,都不完全正确。负数中的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为负有理数,其余的就都不是了。设问的方式有效的纠正了学生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四、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真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破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动手操作符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状态中来;动手操作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动手操作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老师画图需要占用了课上很多的时间。学生在下面无所事事,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毫无效率可言。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全班学生以前后桌为单位,分成了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绘出二次函数 y = x2,y = x2+2,y = x2-2, y = - x2+2这四个的图像。学生要首先开动脑筋,选取几个关键点,如经过x轴和经过y轴的点,都可以作为关键点。此外还要注意找出图形的顶点,思考图形是否有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自主与合作的探索。绘制完成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形的形状、对称轴、顶点坐标等,归纳出图形的特点与性质。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完全代替了老师的讲解,使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在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中变得形象、具体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抽象的数学形象化

数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数学上的许多知识是语言所无法描述的。数学学科晦涩、抽象的特点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让许多学生产生了退缩心理。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福音。多媒体教学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动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共同起到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课本《旋转》一章讲到图形旋转的特征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然而,数学能力不是与生具有的,学生在初步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还需要借助多媒体这根拐杖。利用多媒体动画我们可以形象的展示各类图形的旋转,如走动的钟摆、来回摆动的秋千、不停转动的电扇叶片等等。学生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转动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在转动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固定点。由此我们引出旋转的概念。利用视频动画,我们还可以将旋转的图形与平移的图形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总之,要构建优质的初中数学课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主体参与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如何构建初中数学优质课堂.[J].张龙.考试周刊.2014年第68期.

[2]初中数学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J].张冬梅.数学教育.2016年5月.

猜你喜欢

品质课堂构建方法初中数学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打造
六年级语文写作品质课堂的构建研究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农村电子商务成本效益数学模式的建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