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提升吸引力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吸引力时政受众

(新疆阿拉尔电视台,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融媒体并不是实质上的媒体,而是一种理念,是技术进步、用户需求、社会和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融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使其在业务上可以优势互补,并在机构、流程、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整合调整,是使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吸引力得以全面提升的科学方法。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必须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扩大传播效果。

一、融媒体对电视时政新闻发展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从新闻素材的收集到制作、传播,各种要素都在融合,从传统的以电视为单一播放渠道发展为新旧媒体融合传播,播出形态、播出终端都有深刻变化。当前,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在与电视终端一起构建了“电视无处不在”的终端形态。

(二)新闻报道内容的变革

融媒体时代,信息极大丰富,新闻资源不再被媒体垄断,电视时政新闻也不是从记者采访到电视播出的单向传播。面对丰富的资源,记者可以一次收集新闻素材,然后根据各个平台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收视习惯,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进行多次发布,从而受到几倍于单向传播的传播效果。

(三)电视观众内涵的变革

传统媒体时代,观众被动地接收时政新闻,电视台难以发现和构建具有共同兴趣和特征的观众群体。而在融媒体时代,双向传播使观众拥有了话语权,他们既是时政新闻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时政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电视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观众的偏爱和喜好,就可以利用不同媒体平台向观众推送个性化时政新闻,增加观众黏合度。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

电视时政新闻是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领导人重要工作事物的窗口,也是公众了解国际国内以及本地时政动态的重要平台,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内容。电视时政新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内容,但是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的收视率却普遍较低,难以吸引观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政新闻的记者、编辑对受众的研究不到位,一些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领导活动多、会议多,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少;二是只做表面性叙述,缺乏生动、求实的深度报道,对大政方针没有进行贴近性解读;三是内容单一、没有做到针对不同平台表现不同特色,形式陈旧、缺少融媒体鲜活生动的特色,语言刻板、乏味。

三、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时政新闻吸引力的途径

(一)时政新闻需创新报道视角

电视时政新闻之所以缺乏吸引力,关键原因是会议和政策等的报道多是站在宏观视角上去分析,脱离了公众的实际需求,受众自然不爱看。而要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就要拉近其与受众的距离,融入民生视角,突出民生关怀。一要研究受众心理,满足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时政新闻并不是没有价值,关键是要找准提升吸引力的切入点,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受众角度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家政策法规、民主法治建设等等,体现时政新闻的贴近性。二要能切实解决受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要求记者在报道政务活动时,突出党委政府切实为受众解决了什么问题、办了哪些实事。三要加强深度报道,补充时政新闻相关的背景知识、深层内涵,使受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深度把握信息。

(二)时政新闻需创新传播渠道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着深度融合,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日渐增多,因此,电视时政新闻出了传统的电视媒体传播外,还可以积极利用和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时政新闻传播,提升时政新闻的到达率和覆盖面。电视时政新闻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或者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或者与视频网站合作等方式,将电视时政新闻的线性传播变为“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将新闻视频化,便于受众进行个性化的新闻接收,增加受众的选择性,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三)时政新闻需创新报道形式

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要转型融合,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一是增强可视化表现。可以综合运用可视化的图表、图解、短视频、H5等多种表达方式将电视时政新闻进行新媒体的处理和表现,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眼球,使他们产生继续关注电视时政新闻的兴趣。二是在语言结构上,尽量符合不同终端的不同风格。三是要强化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激发受众的对话和参与。引导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上对电视时政新闻进行交流和思考,传递反馈意见,并根据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新闻报道。

总之,电视时政新闻一定要以受众的需求为本,俯下身子,结合受众诉求,以小见大,结合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才能提升吸引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吸引力时政受众
吸引力1
吸引力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跟踪导练(三)4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