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微信公众号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公众互联网+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之下,以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信息互动率。在多元化媒介的生态环境中,人们迅速获取资讯,沟通互动的交流模式不断升级。微信公众号作为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衍生平台功能,拥有聚合式的信息传播优势,依托微信日臻完善的社交功能优势和稳固的用户群体。

高校为了实现校园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相继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在腾讯企鹅智库2017年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打开率位居各行业第二,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统计显示:80%的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关注了公众号。由此显示,高校微信公众号拥有庞大的受众基数,既然大学生活跃于微信这一平台,高校更应利用这一优势,加快建设高校微信公众号,打造高校信息传播立体化矩阵。

一、高校微信公众号特点分析

(一)高效发挥信息传播效果

大学生作为微信主要活跃群体,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潜在用户群体。高校微信公众号立足于高效传播校园资讯动态,便捷快速地发布相关公告通知,服务于师生。高校建设微信公众号,不仅迅速地整合传播信息,同时高校作为一个有序运行机构,加速了上传下达的互动传播模式,提升信息到达率,有利于高校优化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率。高校微信公众号高效发挥了信息传播效果。

(二)传播内容固化单一

“内容为王”始终是用户接受度的硬性标准。根据今年中国青年报出炉的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分析,大部分高校微信公众号呈现出来的内容大都是校园新闻资讯、师生信息、励志散文三种类型,高校微信公众号之间存在同质化现象,相似的板块和栏目内容。如果长时间内容单一,毫无特点,没有吸引力将会逐渐流失用户。

(三)传播形式缺乏创新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相比传统媒体,如校园媒体校报、新闻网站等等校媒,有先天的优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固有传播形式,基本上是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已有的功能,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组合方式呈现。通过对全国100所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抽样分析,图文模式是大部分高校微信公众推送文章的主要形式,只有少量的嵌入音频和视频,传播形式缺乏创新。

(四)缺乏专业运营团队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建设直接影响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团队几乎都是学生,至多一个老师兼顾指导。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没有专业人士参与内容编辑制作,信息的把控和知识的广、密度上的欠缺,导致公众号内容的筛选和整合都会失误。在对全国100所高校进行分析时发现,几乎每个高校都不止一个微信公众号,相关公众号之间内容冲突,使推送的信息重复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用户体验。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微信公众号策略分析

(一)促进媒介融合,革新传播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是媒介高度融合的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媒体务必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平台延伸出来的多功能板块服务,有与生俱来的新媒体优势、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而传统媒体具有专业化优势,具备极高的新闻素养和业务能力。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一直就是专业化的人才,这也是新媒体所欠缺的。

微信公众平台的便捷快速性优势也会导致信息失真,恰恰相反,传统媒体由于内容生产的周期性较长,在经过层级的筛选和审核之后,精确推送给用户。因此,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应该与校园媒体联手,推动高校微信公众号和传统媒体融合,二者形成宣传合力。作为传统媒体的校报发挥内容生产的专业化优势,微信公众号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保证时效性基础上,精确传播。

(二)定位群体需求,创新内容特色

媒介的接触行为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出发的。大学生作为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群体之一,因为从微信公众号中,可以方便获取校园的信息资讯。微信公众号借力于微信的社交功能属性,很大程度提高了用户的接近性和信息的读取率。

单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板块会影响大学生对于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使用和依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足感,高校微信公众号应该借力大数据的强大功能性,收集用户的阅读使用行为,对用户进行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群体需求,再针对性地推出相关内容。除此之外,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新闻敏感性,挖掘选取大学生群体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再精心策划选题进行推送,从而增加用户黏度,扩大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

(三)打造互动校园,注重功能研发

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学府,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和学习氛围迥然不同。高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致力于打造综合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因为高校活动种类繁多,更应该把校园活动和微信公众号相连接。发挥微信公众号的诸多功能,进行活动宣传推广,借助于线上的投票功能,增加大学生作为用户的体验感和存在感,这种线上线下的交互传播模式,注重用户体验,也增强了用户忠诚度。

要想稳定用户群体,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不断地开发微信公众号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大学生更需要微信公众号上有便捷的综合性功能。倘若微信公众号能一体化地实现针对师生的服务功能,囊括教务系统、成绩查询、网上选课,以及校园卡服务、招生就业、缴纳费用、图书馆服务等。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用户,而且有助于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打造高互动智能校园。

(四)优化团队人才,提升专业水平

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功能增加也促使高校微信公众号团队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团队必须要强化自己的业务素质,提升业务水平。根据分析腾讯提供的2017年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中,排名三为的武汉大学、西安佳通大学、复旦大学,这三所高校他们几乎都有专业优良的微信公众号建设团队。因此,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里的专业化的人才直接决定了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高校应该广纳人才,招纳专业的技术人员,不仅做好公众号后台管理与维护,同时针对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分析需求,精确定位进行消息推送。此外,同一高校的各微信公众号团队应该加强沟通联系,整合资源,避免出现信息重叠现象。

三、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加虚拟化和线上化,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大的空间。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应多角度思考,立足于师生的位置去建设公众号。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互联网+”高校建设的媒体平台,一定要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推送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研发功能,深刻认识“互联网+”校园传播力的重要性,更好地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公众互联网+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