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界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提升

2018-03-28田学良

关键词:就业观境界职业

田学良

(合肥学院,合肥 233000)

一、境界的内涵

境界一词最早见于佛教用语,佛家用“境界”来表达对佛的理解和觉悟程度,如《入楞伽经》中的“我弃内证智,妄觉非境界”,《无量寿经》中的“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境界”一词逐渐地用来表示人的思想和道德及言行举止等所达到的层次和造诣。学者多以人的精神方面来阐述境界的概念。张世英先生认为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了的、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有意义的世界”[1]。杨振绪认为:“精神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2]单连春教授认为:“人生境界指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在本质上乃是人的精神境界。”[3]冯友兰先生则认为由于人对宇宙和人生有不同程度的“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4]。境界的核心意义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认可和理解,境界是一种内涵于人的思维或者人的行为中的状态,是一种静态的,如果不通过实践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大学生境界就是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大学生们内在的认识、思想、希望,外在的举止、语言、服饰,都与自己的境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一种职业选择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基本媒介,正确的职业境界观是使大学生成为正常社会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境界提升就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的内在的精神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提升的活动。面对市场经济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冲击,在大学生的生活被工具理性“殖民”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物欲、功利和实用主义。大学生的境界大多滞留在冯友兰先生所划分的“功利境界”甚至是“自然境界”,或是张世英的“主—客”关系的“在世结构”[5]。境界是人的人格理想、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低层次的就业境界显现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境界提升的呼唤。

二、大学生就业境界内容

境界是精神世界最本质的内容,关系着人们自身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整个社会境界的构建。分析界定大学生就业境界内容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境界的前提和基础。

(一)“敬业乐业”的境界

“敬事、敬业”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汉朝戴圣编的《礼记·学记》中,唐孔颖达说:“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6]宋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7]“敬”的含义就是敬重、尊敬,包含着用心重视、认真对待等。“业”的意思就是事业、职业,包含工作职责、事业目标、社会价值等等。“敬业”就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就是尊重自己所选,认真工作,心无旁骛。“乐业”即快乐工作、安于职守、享受其中。《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尔基说:“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因此,我们对待工作,要有敬业乐业的境界观,兢兢业业,从中发现工作的乐趣,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敬重并热爱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在一些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谈情说爱之中,无心学业。这样的学生就没有达到敬业的境界,缺失专业课的学习、迷失在虚拟世界,就使我们大学生缺乏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不能更好地对社会做贡献。所以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应该本着敬业的态度,把学业放在首位。到了社会上,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更不能气馁和退缩,敬重本职工作,才能踏实下心来学习和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端正态度,专心致志地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在工作中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对待学业和工作,我们大学生也要有乐业的境界。因为教育体制和高招录取的问题,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无法就读自己所喜欢的学校或专业。根据华南师范大学进行的大学生专业情况调查显示逾五成大学生目前所读专业不是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近两成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三成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热情不高。有些大学生由于对学校的抱怨加之对专业的不喜欢,整天无法专注于学习,结果四年大学生活下来,专业知识收获甚少,甚至影响毕业,虚度光阴。这些都是不足取的,无论选择什么专业,被哪所大学录取,大学生都应该以敬业乐业的境界观去对待自己的学业,认真努力学习,在专业课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不但收获知识,还得到快乐。

在工作选择上,根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大学生就业指标》,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5%,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5%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8%,高职高专院校为51%。因此面对刚刚开始的职业生涯,面对相同的困难,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发现乐趣,在工作中展露自己才华,正如《论语·述而》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

(二)“见利思义”的境界

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境界的社会公民,具有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一个合理而恰如其分的职业境界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境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8]。而近些年来,我国高招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进行大学生职业境界观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明确职业取向,使大学生逐渐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见利思义始现于《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意思是看到钱财物质,首先要想到道义。孔子更是以义利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就是人所要表达出来的欲望,人只有有了欲望,才能去更好地追求生活,改善生存条件。但是对利,对欲望的追求,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即义的制约。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9]大学生毕业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选择工作和步入社会后就将直接面对利和义的关系,这里的义包含了多重蕴意,是否有助于社会发展、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需求、是否符合道义都是义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见利思义的境界选择职业,要以见利思义的境界去努力工作,奉献社会,做一个具有较高职业境界的社会公民,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基本现状

科学的调查分析,是我们真正认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根据。进行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总结分析,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得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以及就业观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进行境界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积极的方面

1.自我认知度高,自我意识浓厚。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导致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变化,我国的用人制度和就业制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大学生逐渐开始适应这种双向选择的形式,在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大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自我肯定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在就业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在职业上的需求,希望在职场中实现扩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的理想。

2.风险意识逐步增强,竞争意识不断提升。随着就业形势和就业机制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不够理想的就业情况,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职业稳定性的观念,面对就业风险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竞争的压力在心态上是比较积极的,同时对就业有了不同的看法,更加注重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风险竞争意识。

3.职业的流动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在就业形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发生了变化,主要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调查中很多高校毕业生明确表示第一份工作都只是暂时的。虽然很多毕业生仍旧希望能够实现专业对口,但是在就业过程中也注重个人未来的发展,专业对口问题不再显得那么重要。高校毕业生认为积累一定的经验并且遇到合适的契机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1.理想就业境界缺失,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虽然很多大学生已然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是仍旧有很多人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明确的方向,缺乏对自身就业境界的认知,并且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尤其是在自我发展规划上面,很多没有对自己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没有指定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就业价值观淡漠,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受到诸多经济利益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人生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就业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理想的功利化,而其服务社会的意识正在不断地减弱,甚至直接将职业分成不同的级别,并没有意识到国家社会需求的重要性。通过每年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来看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去西部地区或者是选择一些基层岗位。这就导致很多岗位的需求出现失衡的情况,而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四、大学生就业境界的提升方法——坚持境界的自我教育

人的精神境界是人对意义世界的一种追求,是对自身生命意义的精神探索。人的境界观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觉解的过程,而觉解就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同时,人的生命境界是一个永无停滞的过程,在人的心灵面前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人不断地追求理想,不断打破、超越现存的界限,不断感知、体证到更广大、更深刻的真实[10]。认知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更是一种实践的升华,是归结与人内心的思考、实践并超越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社会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从而有目的地调整自己行动的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11]。

马克思说:“人类精神的自律是形成道德的基础。”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对个人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自律是内在的自我教育,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离不开不断的自我教育。中国传统思想中境界观的教育就是崇尚的一种自我教育。《论语》中有“吾日三省乎己。”要求学生反省、顿悟、陶冶情操、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尊师重教。“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七章》)道家认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传统境界观教育的特点是强调自我省察和自我约束,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强调境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严格自律;强调要从自身做起,反躬自省,严于责己,宽以待人。这些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有借鉴作用。我们要实现大学生理想就业境界,要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绝不能单纯依靠“灌输”的教育方式,还必须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要时刻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集体主义境界观来要求自己,不断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视“良心”和“信念”为自己心中的律令,严格要求自己,把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当作自己真正的修身准则,增强自己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精神。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自我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内因起主导作用的教育模式,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环境对与自我教育效果的影响。构建一种良性的外在环境是教育客体深入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进行自我教育引导时,不能忽视社会与学校等外在环境的作用,努力创建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是实现自我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这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和努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提高人生境界不是靠空谈,而是要靠实践。任何理论都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境界观教育就是一种教育实践的过程,而人的境界观也不仅是一般的认识过程,而是切切实实的实践过程。大学生就业境界提升的最好方式就是组织大学生进行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工作实习等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磨练,增进个人对现实、对社会的了解。只有把境界思想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地丰富大学生群体对境界的内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境界,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五、结语

境界使人们完成对思想的超越,主导着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境界观教育是一种历史范畴,中西方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不同学者都对境界和境界观的教育做出过特定阐述,境界思想教育为现如今进行的大学生就业境界提升提供了宝贵财富。发掘传统文化境界观点精髓,提升大学生就业境界,对

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1]张世英.境界与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23.

[2]杨振绪.论精神境界[J].学术论坛,2008(7):47-50.

[3]单连春.人生境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0.

[4]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三联书店,2005:10.

[5]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6]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14.

[7]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7:25.

[8]单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境界设定[J].唯实,2010(7):92-93.

[9]王永祥.董仲舒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4-35.

[10]单连春.人生境界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

[11]周学红.浅谈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J].中州学刊,1998(2):122.

猜你喜欢

就业观境界职业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品“境界”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慎独的境界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