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研究

2018-03-28梁振民常征

关键词:大学融合文化

梁振民,常征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上海201620;2复旦大学民族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3.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4.喀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喀什844006)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培育人才有着巨大凝聚力。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进而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地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挖掘更多的先进文化来指导生产生活。如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利用高校平台,将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将我国各种优秀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各地传播,是一条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文本欲重新梳理和界定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内涵,探讨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融合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的路径,主要目的是丰富和拓展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为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一、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内涵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解析

关于地域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多数文化学者认为广义的地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不同地域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切总和;狭义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内人文、民俗、地理和习俗等的文化现象[1]。笔者比较同意以下几位学者对地域文化的定义:许嘉璐先生指出地域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成果,文化必须由人类创造的,文化就是人化[2];葛剑雄指出地域文化在某个地域范围内,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一种地域风俗传统[3];李建平认为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观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各种人文精神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总体上讲,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背景,与地理联系非常密切,但不是地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丰富与发展,但不是历史;与景观有联系,但不是景观。笔者认为地域文化是在既定的地域范围内受到地域因素、社会制度、民俗习惯、典型景观和宗教信仰等多种要素影响形成的文化形态。

(二)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文化在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基于地域范围的广度和时间跨越的长度,具体特征如下:

1.地域性

在《汉书·王吉传》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主要是受不同的自然地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外加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划的相对封闭,导致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直接表现是在不同地域形成形式各异的地域文化。

2.持续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经过不断地发展、延伸和衍生,才能得以区别于主体文化,进而有其长期持续性特征。因此,一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时期越长,遗存越多,地域文化的内容就越丰富。

3.多样性

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曾经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5]因此,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存在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业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包括各地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教子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

4.潜在教育性

通常被传承下来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隐喻教育意义。往往将一些无形的和有形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衬托在生产实践之中。生活在本地的居民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灵魂深处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促进人口素质和文化品位逐渐得到提升。

(三)大学文化的内涵解析

大学文化是依托高校校园为载体、以高校师生为主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2003年,在首届大学文化论坛上,顾秉林院士曾经指出:广义的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大学环境等等;狭义的大学文化仅指大学精神,重点强调师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具体表现在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上[6]。

通常情况下,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一是物质文化,亦称载体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办学条件,包括教学设备、科研基础条件和校园环境等等文化衬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二是精神文化,是师生经过长期的互动、碰撞和融合,创造的文化氛围和发展理念,集中表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等各项内容之中;三是制度文化,包括大学的管理制度、校风教风和行为准则等,是一种大家认可的组织文化。

(四)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大学文化的特征是对大学文化个性的科学概括,总体上大学文化具有追求真理性、系统性、包容性等特征。

1.真理性

大学本身是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化组织,基本职能就是追求真理,而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居于核心地位,是大学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大学文化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再经过有目的和有意识地塑造,促进人们追求更多的哲理,指导学者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2.系统性

孤立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完美结合,才能形成多元复杂的有机整体和系统工程。大学文化既有外在的显性物质文化内容(包括校徽、校舍和校区等标志性建筑物);又有内在精神层次的隐性内容(包括价值取向、精神追求、校风和学风);还有介于外在显性特征和内隐特征的大学制度文化(包括校训、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和行为规范),处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介质层。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内在逻辑起点从意识形态到物质形态,如把大学文化比作同心圆模式,精神文化是内核,制度文化是中介,最外层是物质文化,而处于核心圈层的精神文化对外层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具有统领和辐射功能。大学物质文化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反过来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三者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

3.包容性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向全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高校师生来自五湖四海,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形成“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势。大学本身具有传承言论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优良传统,是兼容并包的有效载体,因此,大学文化也存在包容性。

二、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机理

通常大学孕育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之中,地域文化孕育出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建设又反哺地域文化[7]。

(一)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地域文化经过不断塑造与发展,具有很深的先进思想和精神积淀,大学可以批判和创造性地带动地域文化发展,使地域文化达到一种全新的状态,重构地域文化的形态,促进二者达到有效地融合,形成一种促进人类积极向上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内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必须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凝聚和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广大人民整体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如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创业文化,“抗战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建设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都可以融合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带动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培养大学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非常重大。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确定大学发展导向

在著名哲学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中,曾明确提到“每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生存的整体,都有自己生长的土壤”[8]。大学文化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很深,为了培养出更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在设立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时,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地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让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为大学的发展指明发展方向,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如山西财经大学深入挖掘“晋商文化”的内涵,以“修德立信、博学求真”为校训,形成了具有晋商经营过程中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三)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增强高校的凝聚力

在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地域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些学科建设的切入点,使之成为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首先,地域文化中存在着很多重要的人文资源,将更多的人文资源融入高校的学科建设之中,产出优秀的地域文化成果,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拓展高校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如井冈山学院针对地域文化中的庐陵文化,设置以庐陵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课程,使得高校课程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深厚的庐陵文化体系和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还有安徽大学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将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背景的安徽方言、安徽文字、安徽戏曲和安徽思想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充分体现了大学对地域文化的整理、研究、传承和发展的使命感。

其次,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依据资源特点形成了自然地域文化。如资源型城市的高校,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学科。在大庆地区由于盛产石油,形成了石油文化,凝聚着石油人的奋斗史,蕴含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更承载着共和国的进步史。如大庆石油学院将传承和弘扬石油文化作为学校的主题,使得“石油文化精神”代代相传,促进一代一代学生在石油行业领域有所作为。还有包头市盛产稀土,内蒙古科技大学借此优势,重点建设稀土工程专业,利用“稀土决定民族命运的精神”的文化内涵,建设出了全国一流的稀土专业,培养了大批的稀土高科技人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四)形成合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搭建平台

首先,大学承担着教书育人、科研开发和服务社会的基本任务。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将更多的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形成更多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实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一是为了保护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另一个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其次,高校属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地,同时高校存在着众多精英和高级知识分子,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有效融合,可以起到文化引领作用。更进一步讲,利用高校将优秀文化成果向全国和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与扩散,进而增加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地有志之士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三、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路径

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质功能、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律,又都持有开放性特征,将两者进行渗透与融合,必须经过长期的汲取、铺垫、拓展和弘扬等发展路径,达到“重整国故、推陈出新”的目标[9],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一)汲取——营造文化融合的氛围

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地方政府与大学两家吸收地方优秀文化精髓和深层含义。在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精髓,让文化的融合效应更好地衬托在大学文化的内涵之中。具体路径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在高校精神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充分汲取地域文化精髓,凝练大学精神。如地处齐鲁大地的山东大学,秉承传统儒家风范,挖掘齐鲁大地历史文化资源,凝练了“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地处安徽西北部的阜阳师范学院,利用皖北地域名人辈出和厚重的中原文化底蕴,形成“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精神,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高度统一。其次,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添加了地域文化的元素符号。如地处皖南的黄山学院,在校园建筑风格上融入徽派建筑特色;还有位于南岳衡山脚下的湖南工学院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宋代石鼓书院的特点,使校园环境进一步体现出更多的地域文化因素。第三,在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打造具有核心凝聚力的组织,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充分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学科建设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形成具有特质的组织文化。

(二)铺垫——强化文化融合的基础

为了促进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更好地融合,必须借助文化研究载体,为两种文化融合打好基础。如2011年哈尔滨学院成立了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所,首先,该研究所的成立为研究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融合搭建了平台,该研究所充分挖掘哈尔滨市区内的具有历史性质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文化,包括欧陆风情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音乐文化、萨满文化、啤酒文化、红色文化、冰雪文化、松花江湿地文化、药都文化、大工业文化和犹太文化等[10]。近期由校领导牵头,划出专项资金,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众多史料,进行田野调查,陆续出版哈尔滨城市文化系列丛书,从而促进学院的地域文化的学科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次,在学校开设地域文化通识课程,组织部分教师编写《黑龙江省地域文化教育》等校级通识课程教材,成为展示哈尔滨优秀文化向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着力点。第三,利用每年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普及地域文化知识,让学生参与读诵经典和写心得体会等活动。在条件允许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定期举办哈尔滨城市文化讲坛,使讲座和论坛形成常态化。通过以上活动,为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增强文化融合的力度

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将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寻求社会各界支持不失为一条更好的途径,只有与社会团体形成互动机制,进而增强文化融合力度。

首先,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紧密结合的互动与合作机制,请求地方政府划出专项资金支持学院研究地域文化,大学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可以对外宣传城市精神与城市文化,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双赢”效应。其次,积极争取国家教育部和文化部等部门的政策支持,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在研究地域文化和创建特色专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向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申请专项资金,为研究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融合请求政策支持。第三,由于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渗透性,学院在举办各种文化论坛时,联合社会上的企业,帮助企业进行宣传,形成高校文化、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多元融合新模式。第四,联合地方各种文化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档案馆,借助学生“三下乡”的机会,鼓励师生进行田野调查,深入搜集和整理地方文化史料和口口相传的第一手资料,将濒临消失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与完善,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四)弘扬——畅通特质文化的传播渠道

首先,中国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如哈尔滨学院在汲取地域文化精髓以后,积极向外宣传黑龙江省内“艰苦卓绝、开放包容”的优秀地域文化,让全国和全世界了解黑龙江省的文化精神。因此,借助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整合优势,联合省内高校和社会各界文化研究机构,在哈尔滨学院举办“龙江文化交流会”或“黑龙江文化论坛”,召集省内专家分析龙江文化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果,积极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高校派出专业人士去国内地方兄弟院校就有关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交流,吸取兄弟院校文化融合的先进经验,使地域文化的研究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学校组织专人参加国内外文化论坛,将各种先进文化向外宣传,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形成像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齐鲁文化一样的文化品牌。第三,随着高校对外交流次数和开放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范围的孔子学院的创办,与全球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借此机会将国内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研究成果对外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在此基础上,向我国周边国家和世界多所大学发出邀请,参加由我国大学或高校主办的文化交流会议,使国外人士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域文化。

四、结语

在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将地域文化与高校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特质的文化模式,有效地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更加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在未来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过程中,通过汲取、铺垫、拓展和弘扬等路径将两者进行整合,相互汲取是文化融合的氛围,铺垫是为文化融合的基础,联合社会各界的支持是文化融合的推动力量,弘扬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主要目标。总之,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有效融合,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过长期地建设才能将文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自信力还任重而道远。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9.

[2]许嘉璐.什么是文化——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6-06-02(2).

[3]葛剑雄.葛剑雄谈地域文化[EB/OL].(2014-01-05).http://www.56.com/u21/v_MTc2OTc1MTQ.htm l.

[4]李建国.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EB/OL].(2006-03-14).http://theory.people.com.cn.

[5]杨虎德,杨国庆.文化多样性与世界发展[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3.

[6]李树林.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大学文化概念比较辨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7-79.

[7]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0-12-03(7).

[8]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9]俞海洛.依托地方文化走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9):23-25.

[10]袁行霈,陈进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黑龙江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猜你喜欢

大学融合文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大学》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