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8-03-28潘媛媛彭羽陈萍
潘媛媛 彭羽 陈萍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1.第三住院部老年心血管三病区,2.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编辑部,四川 成都610072)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所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心脏病[1]。CH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可向背部及肩部放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2]。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3-5]。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已被广泛应用[6]。有多项研究表明,尽管PCI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但在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上尚不满意[7-8]。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术后长期的有效遵医嘱服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9]。
常规的护理多在住院期间进行,出院之后即停止护理服务。出院后患者对疾病及术后的认知及依从性相对较低,往往影响了预后,降低治疗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10]。本研究比较14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各7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9.57±4.63)岁;学历:中小学以下42例、高中及以上28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9.96±4.13)岁;学历:初中以下44例,高中及以上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学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冠心病患者均符合2009年PCI治疗指南[11]行PCI的适应证,且均为首次行PCI治疗。②患者均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及固定的联系方式,能配合完成随访。③患者年龄均在60~80岁。④入选患者均理解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多次行PCI术或其他心脏病手术治疗。②患有其他系统或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病(如恶性肿瘤、肾脏衰竭、血液病等)。③患有严重意识障碍或判断能力低下者。④无法按时参加及接受随访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PCI出院护理指导,即在院期间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宣传。主要包括集体式的饮食及用药指导,并嘱其定期检查。宣传教育时间均为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持续时间30min。
1.4.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护理措施,即根据心血管内科专家制定PCI术后相应的延续护理。分别从饮食、用药、功能锻炼及心理方面并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个人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重点强调冠心病PCI术后注意事项和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控制及降低,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出院前每周1次,出院后随访主要通过电话进行,出院后前3个月每周1次,后9个月每两周1次,持续12个月。教育内容包括PCI术后患者的合理饮食、合理用药(用药情况)、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定期复查相应的生化指标、如何减少疾病的高危因素、如何减少或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心理卫生教育等。同时和患者及家属互动,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另外,向患者发放健康行为记录本,指导并记录日常饮食、用药、功能锻炼情况,重点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症状、频次。本研究由经专科培训的两名本科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进行,均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1.5 评价指标
1.5.1 康复效果评价指标 主要从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6MWT)的距离进行评估。其中心脏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衰竭和术后再狭窄[12]。
1.5.2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采用美国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13]。分别从4个方面共36道问题进行评估,其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 观察组7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术后心绞痛,1例慢性心衰;对照组70例患者中出现8例术后心绞痛,2例慢性心衰,1例PCI术后再狭窄,1例心肌梗死。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71%(4/7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14%(12/70例,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n,×10-2]
Table1Thecardiovascularadverseeventsbetweenthecontrolandobservationgroup
组别n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701217 14观察组7045 71 24 52P<0 05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后12个月的延续护理随访,两组患者LVEF均明显好于术前,且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Table2Thecardiacfunctionofthecontrolandobservationgroup
组别n手术前出院后12个月对照组7039 52±3 4143 44±2 69①观察组7039 31±3 3649 74±2 88①②
注:与手术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6MVT)距离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6MVT距离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后12个月的延续护理随访,两组患者均明显好于手术前,且观察组6MV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组别n手术前出院后12个月对照组70184±64223±43①观察组70182±62②264±69①
注:与手术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在出院时SF-36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12个月后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分数呈上升趋势,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分)Table 4 The quality of life (SF-36)
注:与同组出院后6、12个月比较,①P<0.05;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比较,②P<0.05,③P>0.05
3 讨论
尽管PCI可显著改善或解决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而改善心肌供血,但冠脉的硬化及心肌的坏死均是不可逆的,因此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仍然存在。其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等生活方式及不良习惯更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而PCI更不是一次性的治愈。且有研究证实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14]。但目前有研究表明,42%PCI术后的患者对其认知较差,术后仍不改变其生活方式和习惯[15]。因此,必要的对疾病认知及适当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是PCI术后患者应当重视的,而适当的自我管理可有效改善其症状,降低治疗费用[16-17]。同时PCI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口服抗凝剂等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因而更需要长期专业的用药指导及护理,故其医疗服务的延续性、协调性问题备受关注。
延续护理是由美国科罗多大学提出并实践,是指通过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转运时能够接受延续性、协调性的健康服务,是在医疗机构与患者间建立一种持续的连续,以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8-20]。目前在国内外均有所开展,已被作为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出院后持续康复的治疗关键[21]。
本研究发现,经过12个月的延续护理随访后,观察组中,有3例发生术后心绞痛,1例慢性心衰;对照组中出现8例术后心绞痛,2例慢性心衰,1例PCI术后再狭窄,1例心肌梗死,观察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5.71%)明显少于对照组(17.14%,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F)评分差异不明显,经过12个月的延续护理随访后,LVEF值均明显好于手术前,且观察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6MVT距离均明显好于手术前,且观察组6MVT距离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护理随访对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有积极影响。同时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SF-36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12个月后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分数呈上升趋势,进而从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充分肯定了延续护理随访的长期作用。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延续护理随访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PCI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Funke-Kaiser A,Mann K,Colquhoun D,etal.Midregional proadrenomedullin and its change predicts recurrent major coronary events and heart failure in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the LIPID study[J].Int J Cardiol,2014,172(2):411-418.
[2]董延丽.延续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
[3]MiriD,Novak K,Kovacevi L M,etal.In-hospital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roduction of PCI in Split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er,Croatia[J].Coll Antropol,2013,37(1):207.
[4]Becker D,Maurovich-Horvat P,Jambrik Z.etal.Metallic taste after 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J].Int J Cardiol,2012,158(1):e30-31.
[5]Hofma S H,Brouwer J,Velders M A,etal.Second-Generation Everolimus-Eluting Stents Versus First-Generation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Year Results of the Randomzed XAMI(XienceV Stene vs. Cypher Stent in Primary PCI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ria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2,60(5):381-387.
[6]王丽丽,郭宇.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14(18):1300-1301.
[7]王慧,陈琪尔,谭坚铃.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3,17(12):1689-1691.
[8]崔文章.探析冠状动脉介人术成功后患者的自我管理与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6(5):154-156.
[9]张凤英.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11):832.
[10] 徐蓓蓓,朱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20(17):104.
[1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4-22.
[12] 陈晓霞.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4(2):1899.
[13] 王玉兰.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146-147.
[14] Pauline E,Bernard E.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hypertension in southwest Nigeria[J].J Health Popul Nutr,2011,29(6):619-628.
[15] Davidson PM,Salamonson Y,Rolley J,etal.Perception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ollowing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cross section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1,48(8):973-978.
[16] Hamon M,Pristipino C,Di Mario C,etal.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radial approach in percutaneou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position paper bu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cutaneou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and working groups on acute cardiac care and thrombosi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oIntervention,2013,8(11):1242-1251.
[17] 宋学香,姚辉,张雪红,等.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4):413-415.
[18] Bradway C,Bixby M B,Hirschman K B,etal.Case study:Transitional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J].Urol Nurs,2013,33(4):177-179,200.
[19] Baldwin K M,Black D,Hammond S.Developing a rural transitional care community case management program using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J].Clin Nurse Spec,2014,28(3):147-155.
[20] Lee J A,Grochow D,Drake D,etal.Evaluation of hospital nurses’ perceived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J].J Vasc Nurs,2014,32(1):18-24.
[21] 董玉静,尚少梅,么莉,等.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