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联合退黄洗液药浴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8-03-28王建刚
王建刚 肖 韵
黄疸不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尤其是 1周内的新生儿,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主要表现,如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1],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采取积极合理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患儿病情,避免新生儿黄疸并发症产生至关重要[2]。文章回顾性分析了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分析新生儿黄疸中用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辅助给药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营口市中心医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均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Αpgar≥8分,无溶血、无感染性疾病,符合临床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3]。入组新生儿日龄在3~5 d左右,治疗方案均经家长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男13例,女17例;对照组30例患儿,男14例,女1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全部口服苯巴比妥,每公斤体重5 ml/d,每8小时服1次,3次/d,连续治疗7 d;用药治疗过程中,时刻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惊厥不安或抽搐等,观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含量的同时,如果低于8%~10%时,应考虑停药。如有患儿治疗无效,可改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口服苯巴比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辅助治疗,其方组成为茵陈12 g、大黄6 g、山栀子10 g、鸡内金6 g、麦芽8 g、金钱草4 g、车前草6 g、党参8 g、茯苓12 g。煎药后取500 ml新生儿退黄洗液,加入到25 000 ml温水中,保持水温达到38 ℃药浴15 min,1次/d。连续观察3 d。
1.3 评定标准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d后,早晨8:00采集患儿静脉血,应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无效:临床症状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基本无变化甚至严重[4]。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for window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两组各血清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μmol/l,±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对照组 30 249±28 200±22a 34±7 25.4±5.5a观察组 30 248±28 180±22ab 35±8 20.3±2.3ab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间接胆红素对照组 30 239±18 195±15a观察组 30 237±17 169±12ab
2.2 临床疗效比较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30例患儿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30例患儿中,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药物和光疗积极治疗后,患儿均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来说,黄疸是较为常见的,其发生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受到障碍,造成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引发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患儿皮肤、黏膜等黄染出现。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黄疸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照射治疗、换血治疗等方法,而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目前最为广泛。苯巴比妥为长效巴比妥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5]。该药物之所以在临床中常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因为使用苯巴比妥后诱导肝脏药物代谢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以此消除血浆内胆红素浓度,从而使黄疸消退。另外,苯巴比妥所具有的肝药酶诱导作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加速其他多种药物的代谢。但少数患者使用本药会出现皮肤反应,且长时间使用可发生药物依赖,停药后易发生戒断综合征。
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辅助治疗是基于中药透皮治疗理论,可以根据新生儿的皮肤因素,使药物易于透过吸收,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医宗金鉴》有云:“儿生遍体色如金,湿热熏蒸胎受深。”胎儿因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湿热蕴结、脾胃虚寒、郁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瘀积发黄。从退黄洗液药物组成来看,茵陈苦寒,能利黄胆;栀子泻火,屈曲而下,能疗小便之赤涩;大黄能攻大便之秘结,大小既利,则湿热两泄,而黄自除,其提取物可以通过诱导肝酶系统[6],有效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结合排泄促进肠蠕动,达到泄热通便的目的,从而减少胆红素在肝肠内的循环,避免机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鸡内金、麦芽可以疏肝消积,行气、健脾胃;金钱草、车前草可疏泄肝胆、去除热邪、清热通淋;加党参、茯苓以健脾补气、宁心安神。全方经皮肤吸收达到清热、祛湿、利胆、解毒、退黄的目的。研究显示,采取新生儿退黄洗液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效,可降低胆红素水平,达到缩短病程、预防黄疸发生的目的[7-8]。
本研究中,观察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口服苯巴比妥的同时运用退黄洗液药浴辅助治疗,标本兼治,有效控制新生儿黄疸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可见加用退黄洗液辅助后,更有利于改善黄疸症状。本研究还得出,观察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虽然加用退黄洗液辅助治疗,但与单独服用苯巴比妥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然,这可能与临床样本量太小有关。采用中药退黄洗液对新生儿黄疸干预治疗有效,但是需要注意在药浴前需要用防水脐贴保护患儿脐部,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9]。
综上所述,苯巴比妥联合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抑制血清胆红素异常升高,减轻皮肤黄染程度,降低胆红素水平,安全性高。
[1]曹丽琴.血清白蛋白、非结合胆红素的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49-51.
[2]Kulkarni Α,Kaushik JS,Gupla P,el al.Massage and touch therapy in neonales:the current evidence[J].Indian Pediatr,2010,47(9):771-776.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6.
[3]从欣,吴缨.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苯巴比妥片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期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4):429-431.
[4]胡伟.新生儿退黄洗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医药,2015,4(4):95-95.
[5]梅江华,雷宏涛.不同蓝光照射联合苯巴比妥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对比[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10):1076-1078.
[6]李艳萍,李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产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71-72.
[7]赵佐兴.退黄利胆汤治疗新生儿黄疸3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47(5):201-203.
[8]程德勇,丁晓玲,陈浩,等.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