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与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8-03-27侯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侯宇

【摘要】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与单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通过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实验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58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流供给出现障碍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晕倒、出现肢体和语言障碍等[1]。在临床治疗当中, 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疏通血流为主要治疗方法[2]。因此, 本文通过对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并对其中的

50例采取了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较为显著,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通过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47~70岁, 平均年龄(58.5±3.9)岁。实验组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龄48~71岁, 平均年龄(59.5±3.9)岁。所有患者中伴有高血压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22例、高血脂患者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由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且均愿意参与到本次的研究当中。排除标准:已经在15 d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存在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且不愿配合研究的患者[3]。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3023636, 规格:50 mg×100片)100 mg口服, 1次/d, 连续治疗2周。

1. 2. 2 实验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剂量同对照组, 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83, 规格:75 mg×7片]75 mg口服, 1次/d, 连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4]:痊愈: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效:患者的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情况, 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状态, 虽然通过及时的治疗逐渐降低了致死率, 但对于患者来说在发病后会加重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 对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 更是极大地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和后续的康复。在临床的治疗过程当中, 单纯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达不到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的效果, 因此, 本文主要采取了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

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分析如下[6-10]:①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于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减少了血栓的形成, 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阿司匹林肠溶片并不适合于长期使用, 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严重情况下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②氯吡格雷是一种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阻滞剂, 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使用可以增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恢复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发生, 有效的预防脑梗死。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海波.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6(1):79-81.

[2] 张秋娅, 张艳町, 牛久欣.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6, 34(S1):161.

[3] 顾力华, 庞永诚, 陈斌, 等. 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影响. 重庆医学, 2013, 42(10):1146-1148.

[4] 张海朋.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海峡药学, 2015, 27(6):198-199.

[5] 董光杰.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12):1769-1770.

[6] 李晓歆.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北方药学, 2017(5):104-105.

[7] 罗荣花.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 2014(2):38-40.

[8] 陈超.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6):808-810.

[9] 耿亚兰.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24):2215-2217.

[10] 梁茜茜, 张庆, 李莉, 等.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6):1446-1448.

[收稿日期:2018-01-04]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