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2016-11-30张钦荣

中外医疗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脑梗塞阿司匹林

张钦荣

[摘要]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前往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及研究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Barthel评分。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治疗后NIHSS评分(3.98±0.62)分、Barthel评分(55.89±1.31)分,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治疗后NIHSS评分(7.55±0.78)分、Barthel评分(64.33±1.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效果相较于阿司匹林单用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b)-01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March 2014 — March 2016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8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aspirin therapy) and group (aspirin combined therapy with clopidogrel) each 40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NIHSS score, Barthel score.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5%, 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 (3.98 ± 0.62) points, Barthel score(55.89 ± 1.31) points,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 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 (7.55 ± 0.78) points, Barthel score (64.33 ± 1.25) point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Combined therapy with clopidogrel aspirin effec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ared with aspirin alone is better, can be used for optimization scheme to promote the use of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Aspirin; Clopidogrel; Infarction

脑梗塞又被临床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不畅,血养供给不足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是软化[1]。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45~70岁成为脑梗塞高发人群且年轻化趋势尤为明显,而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亿人,脑梗塞已经成为老年疾病之一,引起了临床的高度关注[2]。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改善缺血区域血供状态、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成为主要治疗,治疗方案则是以用药为。鉴于此,该次研究给予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前往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轻45~68岁,平均年龄(55.37±1.42)岁;临床表现:偏瘫14例、短暂性失语26例;血脂:总胆固醇(6.08±1.12)mmol/L、甘油三酯(2.35±0.25)mmol/L。研究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轻45~69岁,平均年龄(55.42±1.45)岁;临床表现:偏瘫15例、短暂性失语25例;血脂:总胆固醇(6.12±1.10)mmol/L、甘油三酯(2.33±0.27)mmol/L。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Neurocritical Care Society,NCS)编撰的《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2015)》内容者;②无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过敏史及禁忌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者;②肝肾功能损伤或衰竭者;③终末期恶性肿瘤者;④患者和(或)其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分组比对。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后均接受抗血凝、营养神经、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100~150 mg/d,连续治疗2周时间。研究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用药方案同对照组。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31342) 25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充分混匀后静脉滴注且在0.5 h内滴注完毕,用药周期同样为2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其中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则是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巴塞尔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于治疗前后测定。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NIHSS评分得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经2周治疗后NIHSS评分降幅≥85%;有效:经2周治疗后NIHSS评分降幅60%~84%;无效:经2周治疗后NIHSS评分降幅<6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同期阿司匹林单用治疗下对照组的80%,见表1。

2.2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WHO披露的数据显示,脑梗塞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冠心病与癌症的第三大死因,在我国,脑梗塞则是致残率第一、致死率第二的高发疾病类型,现有脑梗塞患者数量约为750万~800万且仍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3]。现有研究证实,脑梗塞发病后3~6 h为最佳治疗时机,此时采取对症治疗可提高脑部坏死组织血供,重新恢复血氧供给,脑部受损脑细胞在自我修复功能作用下重新焕发生机而不至于坏死,则绝大多数因脑梗塞而偏瘫的肢体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动能力[4]。

阿司匹林是当前最早用于抗血栓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经由口服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够被机体快速吸收,并且分布范围广、作用力强,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和溶栓治疗学会编撰的循证指南将其应用在了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工作中[5]。其作用原理如下:阿司匹林可与环氧化酶结构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促使其丧失活性,从而实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通过该药物的应用可将局限性坏死组织内形成的血栓溶解,提高此部位的血液循环效果,为脑梗塞的治疗提供保障。然而,关于阿司匹林药物的最佳使用剂量目前医学界尚未形成一致共识,不过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建议采用小剂量疗法(50~150 mg)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而氯吡格雷为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可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发挥出抑制腺苷二磷酸介导下的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活化的作用,成为脑血管疾病溶栓治疗的新型药物[7]。将二者结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抗血小板凝集效果,促使形成的血栓在较短时间内溶解以提高血供,应用价值随之凸显。

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92.5%,而同期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80%,二者相比较,研究组疗效更佳。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上,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而研究组优势同样明显。国内学者石永芳[8](2016)在其研究中证实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总有效率90.7%,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治疗下的72.1%,进一步证实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经由上述研究结果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该次研究最终认定,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的情况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取得的效果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单用,能够满足脑梗塞患者或其家属的治疗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虽然该次研究围绕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的疗效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受制于研究时间所限,并未对联合用药下的药动学以及药效学进行系统论述。众所周知,联合用药旨在利用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亦或是先后使用来增强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效果,促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利于病症治疗,此种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被称之为协同作用(synergism)。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用药种类的增加,药物毒性随之提高,此时将有可能因拮抗作用(antagonism)的存在而导致临床疗效降低。所以,在将阿司匹林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脑梗塞治疗过程中应充分注意由此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临床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效果相较于阿司匹林单用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东锋.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8):35-36.

[2] 纪霞,李绪忠.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155-156.

[3] 刘艳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9):86-87.

[4] 姚峰.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10):71-73.

[5] 张新丽,赵宏强,陆兴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5):709-710.

[6] 祝小燕,朱晓云,周帅,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负荷剂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4,40(22):2706-2708.

[7] 刘际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05-106.

[8] 石永芳.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146-147.

(收稿日期:2016-07-19)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脑梗塞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