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教学法在高职大难度系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23李奉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职

【摘要】介绍了精细教学法的特点及在大难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从课前精细准备、课堂精细组织、课外作业精细处理、精细对待辅导与测验等方面介绍了精细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精细教学法 高职 大难度课程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ine pedagogy and the meaning of the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difficult course, It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aning of fine pedagogy in Pre?鄄class preparation, fine organization,careful treatment of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Key words】fine pedagog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Difficulty cours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21-02

面对高职学校生源的多样性,为做到因材施教,摸索出了精细教学法。

1.课程难度划分。

1.1课程难度系数划分。课程本身特点决定了不同的课程难易程度不一样,假如将课程难度按难易程度从易到难取一个难度系数值,可分为1、1.2、1.5、1.8、2。对于教学内容非常容易理解,知识点非常容易掌握且不需要转换为能力的课程,或者只需要按时参加就能达到目标的实训课程,属于小难度系数课程,难度系数对应为1,如就业指导、军训课程。对于教学内容容易理解,知识点只需花少量时间记忆就可以掌握的课程,难度系数对应为1.2,如船舶概论课程。对于教学内容理解有点难度,知识点需花较多时间记忆才可以掌握的课程,属于中等难度系数课程,难度系数对应为1.5,如机械基础课程。对于教学内容非常难理解,知识点只能介绍方法,题目变化多样,需要灵活变通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点的课程,难度系数对应为1.8,如软件程序编制。对于教学内容非常难理解,知识点非常难掌握,需要逻辑推理能力,需要空间想象能力,且需要大量训练转换为能力的课程,属于大难度系数课程,难度系数对应为2,如逻辑学课程。工程制图课程就属于大难度系数的课程。

1.2教学方法划分。教学方法根据精细程度可以分为常规 教学法、粗糙教学法、精细教学法。老师能详细讲解教学内容,适当管理學生听课秩序,能适当关注到学生听课效果,能抽查学生练习情况或集中辅导,上课人数一般在80人左右,属于常规教学法。老师只能注意讲解教学内容,完全没有办法关注学生听课效果,更没有办法做到检查与辅导,上课人数一般在110人以上,是粗糙教学法。老师既能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又能关注到所有学生的听课效果,还能做到逐个检查学生练习,且能进行个别辅导,上课人数一般在45人以下,属于精细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关注程度与个别辅导程度的不同。

1.3课程难度系数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小难度系数课程可以采用常规教学法,或者粗糙教学法;中等难度系数课程可以采用常规教学法;大难度系数课程最好采用精细教学法。学生基础越弱、课程难度系数越大,越适合用精细教学法。精细教学法不适合用于中等及以下难度系数的课程,否则学生会认为过于慢,甚至觉得啰嗦。

2.精细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环节与方法。

精细教学法就是把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落实工作更细化,通过具体的细节把控,有效实施,从而提高质量。 要针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各个环节做仔细有效的设计与管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测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既有其独特的内容又与其他环节有相关性无法割裂。

2.1课前精细准备。精细的课前准备不仅是指每堂课都要写十分详细的教案,而且是指课前教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要求教师对教材和课程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把握,甚至对学生的秉性、特长和不足有很好的了解,老师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转移到学生学习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上来,统筹考虑课件、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找到化解困难和疑点的措施。精心编写授课计划,合理设计每次课的知识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能力目标、详讲示例、配套练习题。并提前制作内容精细、画面精美的课件资料。

2.2课堂组织精细化。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工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 练等多种感官参与。讲练要结合,穿插练习,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练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活化。检查指导,就是教师在学生练习时,逐一检查指导,以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精细教学法课堂组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采用讲练查导微循环,从讲解、训练、检查到指导才算完成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讲解了方法,再设计配套作业让学生训练,老师再集中讲解作业后,还要逐一进行检查每位学生训练的作业,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再统一讲解,对个别学生问题还要个别辅导。检查要主动,指导要耐心,并且强调要逐个检查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个别指导要重点关注基础特别弱的学生,逐个检查指导时对错误多的学生可以记录一下,一轮检查指导后,回头再辅导时更多关注基础弱的学生。能够实现讲练查导微循环教学的前提必须是小班教学。二是课堂讲解需要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三是关注学生学习的心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口头表扬、平时成绩加分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要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基础,对基础弱的学生也能用正常心态对待他们。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励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同时教师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四是增加课件的观赏性。课件不仅要实用,增加动画、色彩的观赏性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2.3精细处理练习。教学过程要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纠必查。每次课要设计练习,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阅,要对评改的练习进行评讲或辅导。教师在评改练习时,既要注意收集普遍性的信息,又要注重收集学生的个别化问题,并做好记录,再给学生以具体方法的指导,并让学生改正错误,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纠错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训练效果。

2.4重视个别辅导与过程测试。个别辅导是集中讲评的补充,个别辅导是突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具体体现,个别辅导对提高班级的优秀率、及格率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更应注重关注“弱势群体”。过程测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阶段性环节,可以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促使学生注重过程学习。

3.精细教学法在我校《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2013年探索细嚼慢咽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在十个班上进行试点,效果明显;2014年在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精细教学法的概念,并在二十五个班上进行试点,效果明显。2015年在更多班上推广精细教学法,成绩明显上升,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78.12%,优秀率(90分及以上)为11.90%。2016年再次在全校推广精细教学法,考试成绩分析,成绩再次上升,及格率为83.2%,优秀率为12.8%。实践证明实施精细教学法切实提高了工程制图教学质量。

4.结束语

精细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强调细嚼慢咽的讲解、重视逐个指导和个性化的辅导、增加阶段性的考核。精细教学法适合高职大难度课程的教学,中职生的大难度课程更是适合采用精细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刘钰.高中和中职生源新生适应性对比研究及解决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年29期

[2]林向峰.基于中职生源特点的高职经管类课程教学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3]杜新安,王爱敏.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路径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9期

作者简介:

李奉香(1966年8月-),女,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图学及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