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态度状况分析及建议

2018-03-23于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思考措施

于飞

【摘要】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耐心,且在工作中须注意总结,找寻不同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探索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乐趣。论文通过所带班级的陈凡同学的案例对大学生学习态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帮助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态度 思考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16-02

案例介绍

一、个案基本资料

陈凡(化名) 年龄:20岁 性别:男

厦门某独立院校2014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方向)10班学生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学初查阅新生档案的时候,笔者(该同学的思政辅导员)发现该同学自初高中起学习习惯较不合理,学习态度也较为散漫。后来随着军训及课程的逐渐展开,发现档案中的情况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有所体现,和该同学交谈的时候,也发觉该同学对于大学的学习抱着“无所谓”态度,且根据班干部的反映及笔者深入课堂时候的观察,该同学在铃声响过后5-10分钟才进入教室,到了教室后直奔最后一排,倒头便睡;也根本不想听老师讲些什么,上课的时候也不带必要的画图工具和课本,在他看来上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

2.陈凡同学大一上学期因在宿舍内喝酒,违反了我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被给予严重警告的处分。但该同学对于这个问题认识的不够到位,行为习惯改善的仍然不明显,且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挂科,成绩位于班级末位,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态度散漫,对于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

3.高中时期,由于该同学学习基础薄弱(特别是英语科目),导致整体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夕家长请辅导老师集中补习,几乎用“填鸭式”的方法突击了2个月,最后该同学被厦门某独立院校机械专业录取,长期的应试教育方式以及对学习兴趣的丧失,导致该同学在学习方面不能集中注意力,且极容易对老师或家长的要求和管教产生抗拒和逆反心理。

三、个案背景材料

1.成长史:陈凡同学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原来在乡下务农,后进城经商,无暇照顾该同学,便将陈凡寄养在爷爷家,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使该同学养成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不以为然。

2.个性特点:陈凡的性格相对外向,好动,喜欢结交朋友,兴趣广泛但不专一,但他在体育方面有所特长(初中时曾是学校田径队的运动员,到高中之后由于课业紧张,兴趣也没有初中时那么强烈便放弃),在大一第一学期运动会上取得了男子100米短跑第三名的好成绩。

3.经过多次谈心,笔者发现陈凡同学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如:课堂听讲时,操场上或者教室外走廊上发生的事,很快便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他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不明确,认为来大学的目的就是“混个文凭”,家里条件好,毕业之后肯定能给他安排工作,不用担心今后的就业问题。

4.该同学喜欢网络游戏,自控能力较差,经常出现通宵打游戏后第二天旷课在宿舍睡觉的情况,笔者了解该情况后多次教育该同学并和其家长沟通,教育沟通后情况有所收敛,但隔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类似的行为。

四、个案要点

1.陈凡同学智力正常,好动贪玩,由于基础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做事不专一,课堂上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游戏上,自控能力较差。

3.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爷爷、奶奶过于溺爱他,父母对其的期望值很高,但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通过上述三点简要的分析可以得知陈凡同学的主要问题就是自控能力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且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的方式没有科学性,导致陈凡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五、案例思考

案例中陈凡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在现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笔者试图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在告别高负荷重压之下的高中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会有极大的偏差?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上述的问题都围绕“学习态度”展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和同事的交流,现对于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

(一)学习态度的含义

学习态度就是指个人对学习以及学习的相关情境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学习态度的A-B-C三维结构理论是社会心理学提出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学习态度由个体的认知水平(A)情绪体验(B)和行为倾向(C)三部分组成。从认知层面来看,学习态度就是个体对学习对象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从情绪体验的角度看,学习态度就是对学习对象的诸如喜欢、兴趣浓厚、厌恶等情绪反映。从行为倾向角度看,在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和情绪总会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它是认知和情感的表现形式。[1]

(二)案例分析

大部分同学在高考之后卸下了“重压”,认为自己的学习“使命”已经完成,到了大学后,学习强度减弱,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许多同学心理上会存在反差,对自己的要求开始放松,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从認知方面来看,陈凡同学对于学习态度存在认知偏差,学习的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认知一旦产生偏差,态度就会受到影响。案例中陈凡同学习惯了高中时期那种有人看着、有人管着的被动学习方式,到了大学后,随着自主时间的增多,他变得自由散漫,没有意识到大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不同于高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认知。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认识不够,导致学习和生活放松,逐渐形成懒散的学习态度。

从自身情感方面来看,笔者了解到该同学在填报专业时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机械专业具体有哪些课程,今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只是盲目地选择,来到大学之后发现该专业课程较多,知识体系较为复杂,需要投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便有抵触情绪产生,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案例中陈凡同学因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没有解决,便破罐子破摔,对学习产生了倦怠。

从周边环境来分析,通过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发现在大部分学生中,经常会有人说:“我知道自己的时间多么紧迫,我也知道努力学习对于我的未来有多么重要,但我就是不想学。”网络、游戏、聚会吸引和刺激着像陈凡这样的学生,使他们迷失在各种娱乐中,无心学习。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使得部分同学认为学习应像短期投资一样,很快就能收效。由于书本知识更新速度和现实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在对待学习上很多同学认为现在学的以后工作也用不上,就逐渐变得漫不经心,应付了事。通过陈凡的案例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同学抱着“成绩差不用怕,老爸帮你摆平下”、“学得好还不如嫁得好”这样错误的思想,同时这种思想造成了散漫、消极学习态度的蔓延。

此外,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落后,考核手段、考试方法不科学,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松懈等情况也对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起到了消极的影响。[2]

(三)应对措施

笔者认为,作为辅导员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到“设身处地,身份转移”,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解决问题,对待陈凡这类个性较强,特点鲜明的学生不能采取一味地说教,这样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相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及优势,比如陈凡同学在田径方面有特长,就鼓励其多参加体育活动,从自己的长处来提升自信,并慢慢将这种自信“过渡”到学习上来。

第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习主动性。有研究表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可以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并增加自我成就感。比如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让陈凡参与组织以学习为主的活动,像学习小组、“快乐学习”等主题团日活动,在帮助活动完成的同时,也增强他的自信,增加他对于自己的认可。

第三,加强考核,严格学习纪律,整顿班风。作为辅导员,要试图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在各个寝室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之风。针对陈凡的问题,要向他明确提出学习纪律,要求他专心致之地学习、不逃课、考试不作弊等等。同时,可以让任课老师协助增加课前点名次数,控制学生的逃课行为,督促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多渠道地帮助学生。

第四,建议学校改革考核方式,成绩考核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性质的学科应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可适度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学生以一种平和、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和考试。

第五,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让学生懂得“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而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的道理,要实现目标和理想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努力,一味地靠父母、靠其他人是肯定不行的,今后走向社会面临的挑战只能是自己来应对和解决。

(四)总结归纳

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学生、老师、家长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肯定地指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习态度。”[3]学校的教育目标要建立在学生具有积极学习态度的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耐心,且在工作中须注意总结,找寻不同的方法。要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探索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乐趣。

诚然,本文的案例存在一定局限性,沒有对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成绩给出具体的数据或调查,没有设置相关的测试等,这些将会随着后续的学习和研究的深入逐步弥补和更新。

参考文献:

[1]胡智惠.本三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2]孙亚云.大学生学习态度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8)

[3]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思考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