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探究式理念的植入实践探寻

2018-03-23王修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王修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这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以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系统中如何植入探究式的教学理念,以及运用此种教学方式会产生何种影响,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 探究式理念 教学方法实践 效果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71-02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大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得以大面积普及和渗透,并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教学环境的营造过程中注重开放性氛围的形成,以及探究式理念的引入,这对发挥课堂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探究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探究式理念的内涵

探究式理念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探索,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逐步探索课程难题,养成自觉自主意识,具备探究事物本质关联和运行规律的能力。该理念具备明显的优势,即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掌握基础知识;小组合作进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意识,还能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在合作中反思自我不足,升华自身品质。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探究式理念的应用策略和植入实践的具体分析

1.应用策略

第一,探究式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探究思想。探究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不骄不躁、沉着稳重的个性,在教学中逐步将探究思想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的探究思维得以长期维系。第二,教师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探究式理念需要开放的课堂氛围,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题,并对此发表个人见解。第三,强调并重视问题探究的过程。尽管高中物理的课程内容答案早已被给出,但这并不是教学重点,相比现有的结论,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过程才最为珍贵。探索就是要掌握事物的来龙去脉,从而挖掘事物本质。第四,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信息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

上文是基于理论形式的阐述,接下来将通过实际案例阐释探究式理念的具体植入过程及其收到的效果。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中有关于“楞次定律”的论述,这是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律。本文以设计实验的形式展现这一定律在探究式理念的影响下是如何运行的。

(1)情景展示,设计问题

依据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分别演示,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磁铁在插入和拔出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是不一样的。据此提出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决定因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针对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大胆提出猜想,积极踊跃发言。

(2)基于猜想展开讨论,进一步设计实验

每组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验证过程中,学生要填写实验报告册,详细写明实验的目的、步骤、结论、注意事项、总结反思等。实验进行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启发。

(3)对实验结果展开分析讨论

待每组实验结束、实验报告填写完毕后,由教师将各组结果进行汇总,并在全班展开分析讨论。

(4)重难点点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这里指的是对实验过程中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或者经过许久实验才得知的结论进行讲解。例如,实验中多处涉及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来磁场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一方面理解实验中存在的阻碍,即增反减同。另外还有几种不同的“阻碍”,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是道理是相同的,教师的角色就是问题深化和引导者。

(5)举一反三,巩固迁移,学以致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楞次定律的应用范围绝不仅限于此,并给学生布置习题,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结语:

探究式教学理念在物理新课程中的植入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在全面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心理特征之后,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合理评价,根据班级内部整体的物理水平和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合理安排教学日程,因材施教,锻炼其自主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淑萍.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8):23.

[2]蓝艳.谈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