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美的课程资源挖掘

2018-03-23李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实施策略语文教学

李静

【摘要】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课程中落实美育理念,应当从学生的审美需求出发,全面加强美的引导,并且形成完善的审美教育体系,让学生学会感受美和欣赏美,从而达到美育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60-02

本文从语文教学中美的课程资源来源出发,在分析美育课程资源类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入语文课堂的审美活动,达到提高美学教育质量的目标。

1.语文教学中美的来源

1.1来源于教材

教材是新课程目标下发挥语文美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只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学资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教学的有效过渡,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美育效果。首先,注重挖掘教材文本中文学形象,能够结合诗歌的意境美,散文的情境美,以及记叙文的人物形象美,促进学生在全方位的视角下感知美,达到在阅读与品味教材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美育资源。其次,注重结合教材回归生活,能够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开展朗读表演活动,例如,围绕着史记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剧的表演,围绕《咏怀古迹》诗歌引导学生感怀古今,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诗歌意境等。第三,还要借助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大量课外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更好主动挖掘审美教学资源的目标。

1.2拓展运用教育资源

只有在语文课堂趣味性活动中让学生与自然、社会、人文建立起广泛的联系,才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挖掘无穷无尽美的内容。首先,教师注重在语文课程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围绕作文的比喻、描写与抒情手法的训练,在语文技巧训练中融入美学要素。其次,结合课堂主题训练,在演讲、辩论、口头表达训练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美的元素,在激发学生情感参与的基础上,运用美的情境来促进学生开展相关的语文活动。

1.3挖掘生活中的语文美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来源,只有把美与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应当在例如友谊主题章节,保护环境,童趣等主题,挖掘学校、社区、家庭中的美学资源,着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升锻炼审美与塑造美的能力。

2.语文教学美的课程资源挖掘策略

2.1充分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首先,应当实现主题语文教学资源的共享,着力围绕着诗歌、记叙文、散文教学提供互动性的情境教学资源,着力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全面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其次,加强课上课下资源的互动,开发出丰富微课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的与课文有关的蕴含美感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在课下观看课文视频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形象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空间。第三,围绕着多媒体提出个性化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给学生仿写句子,人物形象描绘等不同难度的有审美趣味性任务,达到拓展完成审美教育目标。

2.2引导学生咀嚼语文美

语文教学中课程美的资源挖掘应当指向语言,只有从语言中挖掘出美的内涵,才能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首先,可以结合音乐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从而达到声景并茂的审美效果,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实现或低沉、或清朗婉约、或激昂澎湃的审美感受。其次,引导学生聆听美的文章,注重从课堂教学中教材出发,在课堂融入美的篇章,引导学生欣赏美文,达到在语调、语气、节奏的调节里,促进学生自主感受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获得良好审美体验的目标。

2.3引导学生用心描摹美

只有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首先,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美同样至关重要。教师要借助日常课堂教学开展的汉字、语汇与语句的基本功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造字方式,并且获得美感体验。其次,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耐人寻味的阅读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性的阅读中仔细的体会文学形象,达到引导学生在尊重生命,关切他人,崇尚美与和谐精神氛围下,获得良好的审美情操。第三,教师还要把审美诉诸于笔端,让学生在激情澎湃里尽情的挥毫表达,从而达到引导学生书写生活之美,提高美育教学有效性目标。

结论:

语文教學的审美教育要成为基本教学理念,注重充分挖掘富有美学价值的文本、练习、活动教学资源,并且实现课上课下活动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美学教育有效性,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审美属性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延梅.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2]陆琨.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2(05).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实施策略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