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学习故事”促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研究

2018-03-23越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观察能力幼儿教师

越红梅

【摘要】学习故事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教师提升观察幼儿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了解学习故事的内容,其次简要阐述当前在学习故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对幼儿的学习行为分析不够准确,不顾幼儿的理解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等。最后就如何运用学习故事来促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故事 幼儿教师 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19-02

引言

学习故事作为幼儿教师考察幼儿行为的方法之一,是最有利于幼儿园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幼儿成长的。所以运用学习故事以此促进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势在必行,但对于如何学好学习故事,将其为我所用,使其切实成为提升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有用方式,则又是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学习故事的概述

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立在传统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之上。它是一种新的评价儿童的理论和方法,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它要求表现性评价结合日常带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求儿童能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价儿童的实际行为。学习故事由此产生。 学习故事是舶来品,是一套来自新西兰的评价儿童学习体系,是怀卡托大学玛格丽特·卡尔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历时数年的研究成果。

学习故事一般有三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是查看幼儿发生了什么行为,并详细描述在真实情景中幼儿学习的实际状况,琢磨幼儿的真实意图;其次是记载幼儿都学习了什么,并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探析和解读;最后是针对幼儿的行为和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努力想出提升的对策。学习故事需要记录的是幼儿的日常学习,细密观察是幼儿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言行举止等,切实复原幼儿学习场景,关注幼儿正在进行的行为举止,幼儿可以学习什么以及幼儿对什么有着强烈的兴趣爱好。学习故事有利于使幼儿教师从中得到正确的评价与判断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支持策略。

二、运用学习故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有些幼儿园单纯追求教学内容的各式各样,不探究幼儿是否真正理解,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过分注重别树一帜,不能按照幼儿的成长轨迹进行。而且,有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高,不能准确教导幼儿,在运用学习故事时不能做到观察幼儿的实际行为,掌握幼儿的实际意图,不能做到一名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指导,缺乏对幼儿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能准确指出学习故事当中的细节和重要信息。而且对幼儿的行为无法形成客观的认识,反而掺杂了更多的主观臆想和猜测。故而可想而知的是,很多幼儿教师提不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三、运用学习故事以提升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一定要理解学习故事的流程,即“三步走策略”。第一是识别部分,主要是观察记录,主要描述儿童的实际行为及情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为分析部分,剖析判断幼儿的学习行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第三为对策部分,针对幼儿的学习行为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所学所讲,规划如何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即教师提出接下来就促进幼儿学习和拓展幼儿思维的构想和计划。

其次,开展座谈交流会议,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经典的学习故事作为教学案例的方式进行集中交流,分析幼儿一些行为的缘由,发挥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的作用,分享优良的育儿对策,使得教师能够在交流之中学会进一步的记录和分析,在多方的观点交谈之中碰撞出火花,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位幼儿教师均可以在剖析每一个问题之前先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在研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教育引导幼儿的细节,进行全体的反思与思量。

最后,教师们应当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思考这个思路幼儿是否能够理解,这个问题能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揣摩幼儿行為真实意图。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其职责就是为幼儿更加科学、丰富、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让幼儿在亲自体验中领会到学习的乐趣。

结语

教师应该理解其感受,做到心中有目标,目中有幼儿,树立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热爱幼师这一职业,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引导策略。我相信以学习故事为载体将会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拼搏。

参考文献:

[1]周欣,黄瑾,华爱华,周念丽,张亚杰.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观察与评价——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幼儿教育.2012.

[2]王明珠.利用学习故事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教师发展.2014.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观察能力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