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开出“感恩”之花

2018-03-23杨蓉蓉

教师·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恩情师长感恩

杨蓉蓉

花朵感恩于土壤的供养、阳光雨露的滋润,开出娇艳的花朵、散发芬芳作为回报;学生也得到了师长的呵护,但他们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有所回报。

一、“感恩”的内涵及现状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即对他人的帮助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愿作出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美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感恩”素材

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大量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从对象上看,包含对师长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自然的感恩等。

对初中学生而言,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便是师长的恩情。七年级第三单元用《师生之间》《亲情之爱》两课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师长之爱,从而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感恩”教育点滴渗透

1.通过优美歌曲渗透

音乐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教学中我用韩红演唱的《天亮了》作为导入,这首歌描述了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父母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孩子只受了轻伤,而他的双亲却先后死去的故事。这正说明父母之爱能撼天动地,一曲结束,余音绕梁,学生无不为之动容。

2.通过内心过往渗透

在感恩教育上,应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内心激发出感恩之情,变“要我感恩”为“我要感恩”。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曾受到过怎样的恩惠,因此在教学“体味亲情”时,可设置活动:回忆成长中你最感动的三件事;算算你欠下父母的账单:父母为我做了多少顿饭,洗了多少件衣等。让学生记起父母平常点滴的付出,明白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

3.通过公益视频渗透

视频不仅给学生以听觉的感受,更能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尤其公益视频短小精悍,充满故事性、趣味性,能以小见大,寓教于乐,深得学生的喜爱。在导入“爱在家人间”时,可用央视“Family”的公益广告。它讲述了我们还是孩子时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叛逆时父母的不离不弃,而年迈的父母则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广告将Family诠释为“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即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正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抚养和教育,我们才更应该孝敬他们,由这个视频顺利地导入了体味亲情的话题。

4.通过名言典故渗透

名言典故是前人思想的精华,凝结着前人的智慧,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十四孝”的故事,传承至今,历久弥新,读来回味无穷。还有感恩的寓言、成语、童话和故事,如著名的《爱心树》等,一个淡淡的故事就会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这些名言典故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反映了人们对感恩的认同,可以增强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同时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

5.通过情境体验渗透

“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才能学得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恩体验教育,尤其创设两难情境、矛盾激烈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体验、讨论或是表演,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技能,指导生活实践。

6.通过生活实践渗透

所有的教育教学最终都是为生活实践所服务的,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为此可以设计一些感恩作业让学生来完成。如让学生与父母互换一次角色,让孩子当一天家,照顾父母,来体会父母的不易。或让学生给父母或老师发一条感恩的短信或微信,细数日常学习生活中师长对自己的恩情,然后用一句问候、一杯热茶或自制的禮物等来回报师长的恩情……使学生养成从平时点滴中感恩、回报师长的习惯。

我相信每一个学生心里都有一颗“感恩”的种子,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浇灌下,总有一天它们会开出芬芳的“感恩”之花。

参考文献:

[1]强 珍.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感恩教育[J].学园,2013(21).

[2]孙守坤.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猜你喜欢

恩情师长感恩
大地恩情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老师的恩情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父亲的恩情重如山
师长卖马
关心下一代 回报党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