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思想对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启示
2018-03-23周妮
周妮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文学思想中“文以载道”、“修齐治平”、“民胞物与”思想的解读,分别诠释这三种文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与影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学思想 当代大学生 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文学思想无疑对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有着积极作用,为其职业的迁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基。
一、文以载道的思想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学普遍秉持的宗旨。他们以笔底“载道”的诗文,抒发着心中的块垒,描绘着现实和人生。可以说,它不仅是一个理念,而且是一个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有机动力结构。它既是古代文学理论的成果,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文学从过去走向未来的内在动力源泉和生命力之所在。
“文以载道”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化及至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六朝骈文趋于华丽侈靡的时候,李谔、王通等人遂强调“道”的规约作用;宫体诗风的余绪挥扬,王勃、杨炯、陈子昂等人便起而以风雅比兴精神予以廓清;中唐骈文遥应六朝,文风巧艳,韓柳则以“道”针砭;宋初延承晚唐五代文弊,文坛惟务纤巧,欧梅便标举韩柳,意在匡救……当“道”对“文”束缚过紧,则有提笔直书、性灵说主张的发声;当“文”在一片黄茅白苇的呆板僵化中了无生气时,便有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振臂呐喊。在文学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古代文学家找到了“文以载道”的理念,它的提出源自于对文学发展的实践,也源自对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它是文学的追求方向,更是文学书写的伦理底线。它约束着“文”,使文人对辞藻华彩的追求不至堕入脱离生活现实的形式蜃楼;它控遏着“道”,使“道”在“文”的面前更好地适应情感表达和心灵书写的需要,而不至于成为耳提面命式的严厉说教。“文以载道”是古代文学理论的成果,也是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成果。古代文学民族特色与自身传统的形成得之其力处甚多,绝不可轻慢视之。
正因“文以载道”理念的存在,古代文学在发展演进中便具有了自我修正、自我匡范甚至是自我疗救的动力机制。这个机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规约着文学的发展,既延续着传统,又不断充实着文学的内涵,使得古代文学得以在保持稳定演进的同时,吐故纳新,自我扬弃,形成鲜明特色与民族风貌。在这个意义上讲,“文以载道”不仅仅是关于文学的一种理念,实际上更是一个维系“道”“文”关系的总体均衡,并能充分释放艺术活力的动力结构。“文”与“道”制衡着彼此,共同维系着传统文学的持续发展。刘勰认为经典影响下的文学具有“旁通而不滞,日用而不匮”(《文心雕龙·原道》)的生命力,而“文以载道”则在理念和实践动力方面使得民族文学传统特色得以保持。
当今,大学生更应该从优秀的传统文学思想中汲养精髓,用文以载道的思想传播社会的正确舆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文以载道”所蕴含的育人理念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特性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果只是从文学的意义上讲授作家作品,就很难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要善于引导,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文以载道”蕴含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一种情感向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升华,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学生在优秀篇章中接收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是认知的成分。一旦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和我们必须坚持民族特色的历史当口,“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不能澌灭。
二、“修齐治平”思想
《礼记·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认可与传达书写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给知识分子设计的一条康庄大道。中国读书人的骨子里,更多是向往入仕的,他们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入仕能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这样“学而优则仕”就成了他们选择的道路。
那些才华横溢而又刚正不阿的文人,其命运大多相似“欲为圣明除弊事”,但最后往往是被贬、革职甚至献出性命。由于古代诗人耿直的秉性和敢谏的气概,大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的被奸臣所害,有的遭小人暗算,有的受同党排斥;或穷困潦倒,或流放荒丘,或不得善终。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柳宗元的“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及苏东坡的“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就是文人落魄和被贬的真实写照。但尽管命运多舛、仕途不顺,却没有改变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心志。
近年来,高校在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社会担当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当代一些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目标混沌、不明确……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从古代的这些文学思想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对大学生而言,修身即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报效国家的终极目标。“修齐治平”的文学思想在今天可以诠释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
三、民胞物与思想
民胞物与出自宋代张载的《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民胞物与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这种民胞物与的思想充分体现在浩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
早在先秦时代我国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强调爱人、尊重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反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暴君暴政而主张“发政施仁”使百姓得到基本的生存需要。先秦的墨家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同样提出过关心民瘼的政治主张。例如墨家主张“非乐”虽然有片面之嫌但墨家是从“万民之利”出发。这种忧民的思想传统到了后代不仅形成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传统而且形成了关注民生的文学传统。这种关注民生的文学传统首先是反映百姓的苦难。西周晚期王室衰微,战火连连以致夫妻分散、骨肉别离。《诗经》对此展开了广泛的描述,《渐渐之石》感慨于“山川悠远,维其劳矣”,还有叙写征人解甲归田途中抒怀的《豳风东山》、《何草不黄》,凝结着征夫之泪的《君子于役》表达了山村农妇想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渴望过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曹操《薤露行》真实记载了汉末董卓驱遣数十百万的中州百姓,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抒写了诗人对王朝倾覆、生灵涂炭的深切悲悼。“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悲惨之状可见号啕之声如闻。《蒿里行》更以泪和墨画出中原劫后的惨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种反映时代动乱及民生疮痍的诗歌到了杜甫那里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广大百姓在战乱中不仅遭到一次次劫掠还要承受兵役徭役的重荷,不仅“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之三)而且“垂老不得安”(《垂老别》)。新婚的男子、力衰的老妪、无家的翁叟都被征去从军服役。在这样无止境的征发下农村凋敝民不聊生日甚一日。千村万落是一片家破人亡的惨象。“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以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与愤怒。《三国演义》中的“分”与“合”凝聚着多少滚滚的血泪回荡着千军万马的呼啸意味着山河的破碎和大地的一片荒凉。
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唐代诗人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再到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民胞物与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唐诗人杜甫更是民胞物与思想的践行者与传播者代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写于天宝十四载44岁之际。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玄宗、贵妃正在大玩特玩,殊不知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安史之乱的消息虽然还没有传到长安,但诗人途中的所见所闻已经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咏怀五百字》节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深刻揭露了严重的阶级矛盾,民不聊生,饥寒交迫,饿殍纵横而权贵却酒肉享之不尽,歌舞不辍,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与民为伍,感其悲痛,愤其所恶,对“同胞”生命的关怀溢言于表。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全家在流亡中屋破又遭夜雨的狼狈处境,但推己及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鼓舞和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前仆后继。
“民胞物与”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仍然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关心社稷,体贴百姓,是民胞思想的具体表现,这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品质与道德。这种思想中包含的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人,甚至对世间有生命的万事万物的爱应该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情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优秀文学思想。这些思想或主张知人论世、熏陶情感或鼓励后辈勇于承担社会、家国责任或承载博爱仁慈理念,这些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海苓.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高校的实证调查[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杨彩丽.大学育人“文以载道”之我见[J].人文研究,2011(7).
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号XJK016CZY045)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