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题材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形式及风格呈现

2018-03-23伊丽媛

文艺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蒙东马修音乐

○伊丽媛

绪论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导演是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这也是他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篇作品。影片于2004年上映,首周票房就高达540万美元,在全球创造了8300万美元的票房奇迹,收获了2004年法国恺撒电影奖中的最佳音乐奖、最佳音响奖两项同音乐密切相关的大奖,同时这部影片的音乐也是欧洲电影奖最佳音乐奖及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的收获者,又在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曼谷国际电影节等多项国际电影节展中被提名。电影原声大碟也很受大家追捧,不仅在Billboard古典专辑榜上获得亚军,并且连续半年位于全美专辑榜前十名。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主要运用的叙事顺序为倒叙手法,讲述了已经成名的世界著名指挥家莫朗奇,在母亲去世后,重返故乡法国,参加了母亲的葬礼,昔日的好友佩皮诺找到了一本他曾经送给自己的陈旧笔记本,内容是自己当年音乐启蒙老师马修遗留下的日记,莫朗奇阅读着日记,陷入了沉思,回忆起昔日的音乐学习生涯,体会着恩师当年的心境。

《放牛班的春天》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也曾是一名优秀的古典吉他手,他毕业于巴黎当地著名的师范音乐学院,有正统的科班音乐教育背景,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曾与制片人雅克·贝汉共同制作过诸如《喜马拉雅》《迁徙的鸟》和《微观世界》等为广大受众十分喜爱的影视作品。而在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进入到影视音乐创作领域之前,他已经担任了十年以上的音乐制作人,这使得他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对音乐的把握十分精准到位。

法国电影音乐家布鲁诺·克莱斯担任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音乐创作,他的音乐创作及音乐配置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听觉感受。在电影叙事过程中,著名音乐家布鲁诺·克莱斯与保加利亚交响乐团深度合作,共同演绎了影片的音乐作品,美好的交响乐与童声合唱完美交融,为受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审美感悟,这也成为本部以音乐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的亮点及灵魂所在。音乐同画面进行完美的交织与融合,甚至直接参与影视叙事,推动了叙事情节的有效发展,同时也渲染了影片的叙事氛围,使观众的情感融入到影视作品之中,更好地领悟到了电影的主旨内涵。

同传统影片相比,以音乐本身为题材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更好地利用了音乐叙事所带来的内容功能,实现了音乐在电影作品中的多元化创作手法呈现,是同类电影作品音乐创作的典范,也为其他电影作品的音乐创作手法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一、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间的转换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开场序幕由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一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展开,在这次演出之前,音乐家莫朗奇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悲痛噩耗,为了不影响演出,他唯有忍住内心的痛苦,面容流露出苦涩的微笑,坚持指挥完成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作品在演奏的过程中,悠扬与激昂交杂,莫朗奇在美丽、光艳的交响乐舞台上,心中悲喜交加。在这一部分中,音乐一直没有间断,而是延续到了另一个场景:莫朗奇回家的小路,小路的尽头,便是他成长的乡村。在两个场景的情绪表现过程中,音乐整体不仅体现了自身的旋律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莫郎奇自身情感在另外一个维度空间的有效延伸,人物内心世界无法传达的痛苦和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情怀,利用音乐及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形式感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从呈现方式来看,这段音乐处于画外音乐,但经历了一个从画内音乐到画外音乐的转换过程,达到了声音与画面之间平行的匹配关系。①更值得赞赏的是,这段音乐转换的过程是自然的,带动观众跟随着莫朗奇一起回到故乡。以《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作为铺垫,还展开了对于艺术家莫朗奇童年生活的回忆以及对艺术家马修老师音乐人生的描述,以此开始“池塘之底”的记忆之旅。

二、用音乐烘托气氛、表情达意

在马修初次来到“池塘之底”时,他的内心非常感伤而低落,本来他对音乐充满理想与抱负,但却因为事业受到了挫折,不得不为了生活来到“池塘之底”,做起了孩子们的学监。此刻,马修的内心茫然失措,甚至充满沮丧与落寞,而孩子们也经历了一段黑暗与叛逆的青春成长期,无法忍受学校校长为了个人前途而制定的严酷教学制度,更无法忍受如同监狱的学校。因此,我们听到了在影片4分37秒开始,马修到学校报到时,背景音乐是原声音乐第三首(《到达学校》),充满无奈、麻木的童声合唱,与画面暗淡的光线进行交织,展现了此时此刻,“池塘之底”所带来的阴霾与冷清。

伴随着叙事情节的不断向前发展,音乐的风格也发生了转变,从暗淡转向温情,用来衬托马修的温柔与善良,马修在教孩子们的过程中,让大家写下自己的理想,这时,旁白声音伴随着一首《Pépinot》响起,镜头是平行移动的,缓慢的速度展现出了顽皮孩子们此刻的安静,面对理想,他们无比认真与虔诚,以此来表现出“池塘之底”的孩子并非本性顽劣,而是需要耐心和有方法的感化,从而表达出马修的教育使孩子得到了初步的改变。接下来,音乐仍然延续上一个阶段的主题,画面却转换到了马修在温暖灯光下对孩子们的注视,音乐的旋律是轻柔的,马修的内心也在倾诉着自己的感悟,孩子们远大的理想触动了他,使一切有了光明与希望之火。在影片的73分30秒,马修得知他爱慕的莫朗奇的妈妈已经有了新的归属时的失落感,同样以《Pépinot》这样一首主题歌曲来表现他内心渴望纯净的爱情。这几处音乐的处理与画面密切配合,不仅展现出马修的人物性格,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

三、音乐作为故事叙述的线索

1.《Vois Sur Ton Chemin》(《荣耀之巷》)

马修为孩子们写的第一首歌曲《Vois Sur Ton Chemin》(《荣耀之巷》)也是《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Les Choristes》。“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黑暗中的方向。”这段童声合唱温暖而朴素,管弦乐队为其进行伴奏,交相呼应,这是同学们与马修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也是灵魂上的交流,不论是画面中马修对莫朗奇的指导还是马修自己指挥下的歌唱,轮流切换的镜头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一步步加深。

《Les Choristes》主要旋律

也作为心理情感的变化伴随着莫朗奇出现,在影片的43分42秒处,与蒙东发生矛盾冲突。在影片的52分钟时马修帮助莫朗奇隐瞒受罚事实,与母亲会面等都响起《Les Choristes》主要旋律,来展现莫朗奇的内心情感不断因为音乐而改善,展现出莫朗奇因为音乐而更加柔软的内心,更加表现出马修的宽容,对于“池塘之底”的孩子们的影响。

3.《LueurD’été》(《夏日的灼热》)

一曲《LueurD’été》(《夏日的灼热》)把观众带到了草长莺飞的5月。“泪水已抹去了无痕迹,我沉醉其中,一切在闪耀,风中的船帆,远方的海岸,这是夏天的时刻,歌颂自由的歌曲。”这段乐曲的伴奏是钢琴,每一个音符是灵动和跳跃的,和弦效果饱满,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愉快而雀跃,画面在流动的音乐中飞速切换,不仅包括合唱过程中的画面,还包括了孩子们日常与马修生活中洗澡、做功课、嬉戏玩耍的欢乐情境。即便是严苛的校长,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触动,他在办公室叠着纸飞机,心情畅快。与此同时,刚刚从医院康复的马克森斯大叔归来了,同学们簇拥着他,这种氛围与之前拘谨的师生关系具有极大的反差,师生一同拍照后,校园的氛围融洽而欢乐,教学双方所体现的关系不再是对立与抗衡,而是美好的和谐。

4.《Les AvionsEn Papier》(《纸飞机》)

音乐以分解和弦开始,童声合唱轻快明亮。在影片的78分55秒的时候,由从不苟言笑的数学老师当钢琴伴奏切入。并且从其他老师融入到孩子们的歌声之中来展现,随着时间的推进,音乐不止改变了孩子们,老师也被灵动的音乐而感动。以此来展现音乐改善人性的魅力。伴随着歌词“空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过大海,飘向高空,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呐,在暴风雨中,你高扬着翅膀,别忘了回来,回到我身边。”音乐与画面同步,画面中孩子们看着窗外晴朗的天气,已无心坐在教室之中,心早已飞出这牢笼之外,渴望自由,渴望像纸飞机一样自由地飞翔。在影片的87分30秒处,“纸飞机”主题再次出现,马修却不得不离开学校,大家用歌曲《纸飞机》欢送马修,无数祝福从学校的窗口飞向蓝天。尽管马修被解聘,但他却用美好的音乐唤起了学生们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希望与自由,束缚随之也被解开。在美妙音乐净化学生们心灵的同时,他们开始懂得了爱与友谊,这将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永远不会消散。

5.《La nuit》(《夜晚》)

《La nuit》(《夜晚》)是马修所排练的哈默的作品。从影片的67分40秒开始,出现过两次。分别是由无源音乐转为合唱团练习时的有源音乐和给公爵夫人的汇报演出。音乐的出现都展现了马修与莫朗奇的矛盾冲突。马修为了不让莫朗奇感到骄傲,在练习的时候当众取消了他的独唱,而到为公爵夫人演出的时候,马修原谅了莫朗奇,恢复了他独唱的部分,马修第一次从领唱莫朗奇的眼神里看到了自豪与感激。

“哦,黑夜刚刚降临大地,你那神奇隐秘的宁静的魔力,簇拥着的影子多么温柔甜蜜,多么温柔是你歌颂希望的音乐寄语,多么伟大是你把一切化作欢梦的神力。”这首歌曲在节奏呈现上较为舒缓,曲调则带有忧伤,具有宗教意味。

6.《In Memoriam》(《悼念》)

《In Memoriam》伴随着蒙东的出现,在影片的45分40秒时,蒙东去偷食物,被马修发现。歌词中“主啊!怜悯我们。基督!请垂怜我们。上主,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吧,并以永恒的光芒照耀他们。”若有若无的歌唱,伴随着“反社会人格”的蒙东内心的排斥社会,以及充满暴力性的一举一动。歌词仿佛是马修心中的呐喊。一个个少年内心的束缚被音乐所解放,但蒙东仍然是个例外。马修力图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音乐对他进行开解,但却永远失去了机会,校长冷漠地带走了整个团队中唯一的男中音,冤枉入狱的蒙东在临走时送给了马修狡黠的笑容。事情的发生仿佛没有痕迹,孩子们却在无痕的却又残酷的事件中被潜移默化地改变,直到结尾,一场大火毁灭了整个学校,只有蒙东在远处的山顶,吸着烟,默然地看着大火离开。这把火也烧毁了校长升职加薪之路,烧毁了马修的精心铺好的音乐道路。音乐从影片的82分55秒处开始以《In Memoriam》的纯音乐响起,仿佛请求上帝去同情这个因为教育的失职、因为父母的自私、因为校长的冷酷而断送前途的孩子。这时,没有歌词的音乐,更加猛烈地敲动着观众的心。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主要的叙事线索依靠音乐来得以完成,贯穿影片始终,为画面的连贯性提供了依据,音乐的温情通过叙事缓缓渗透到观众心中,尤其是几首经典的合唱作品,起到了音乐支撑影片叙事结构的架构作用,同时也是孩子们性格、观念转变的连接纽带,这是音乐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有力的功能彰显,也为广大受众带来了审美教育体验。

四、结语

《放牛班的春天》原声音乐共有25首曲子,音乐每一次的呈现都有一种特定的美学表达形式,或渲染环境气氛、或表情达意、或赋予叙事以思维空间,或成为人物关系的枢纽。②整部影片在视觉与听觉上都没有用强烈震撼效果来刺激观众的视听神经,而是以一种回忆、娓娓道来、温暖的方式来讲述关于师生之间的爱的故事。音乐巨大的感化作用,以及音乐散发的艺术魅力,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①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②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猜你喜欢

蒙东马修音乐
生日谜语
基于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协同发展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圣诞音乐路
国网蒙东电力开展专项行动 确保迎峰度冬安全可靠供电
马修曾迷上摄影
音乐
马修曾迷上摄影
基于风险评估的蒙东电力外送串补方案评价
蒙东地区煤炭工业现状及科学发展对策分析
马修的夜晚